第131章 131.同僚们
这之后的几日里, 秦朝宁每日上衙的任务就是看不完的太祖实录。
而放衙后,就是被爹娘他们逮着念不完的叨叨。
在秦石夫妻两人看来,秦家和陆家两家都是要结姻亲的关系了, 自己人哪有什么隔夜仇的!
政见不合就谈到合为止,吵架了就找机会把话说开。
没有什么是好好沟通解决不了的。
所以, 他们很想劝幺儿不要执拗,陆杰修也算是他们家看着长大的, 多好的一个人呐。要是幺儿和杰修两个人要是伤了情分,多可惜!
而陆府那边, 陆杰修要面对的和秦朝宁相差无几。
只不过,没两天陆老爷子倒是像看明白了,让儿子儿媳那些别再对孙子说什么了。
说多了也没用,小辈们的事, 就让小辈们自己去闯吧。
听罢陆老爷子的话, 陆父和陆母只得无奈应下。
另一边,秦朝宁好不容易迎来他上衙以来的第一个休沐,他没在家呆, 一大早就往韦府跑。
而韦之贯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是问他,“身手这么好, 当初怎么就没去考武状元呢。”
闻言, 秦朝宁动作一滞:“……”
心虚。
“朝宁你往日里不是时常劝说为师,要珍惜身边的人,万事不到最差的境况没必要用过激的手段处理么。”韦之贯放下手中的笔, 抬眸看了他一眼。
一瞬间,他就把秦朝宁说过的话都还给了秦朝宁身上。
秦朝宁:“……”
好家伙, 姜还是老的辣。脸有点儿肿!
他尴尬地挠了挠头,主动上前给韦之贯磨墨, 顿了顿说道,“朝宁当时想着,快刀斩乱麻破局快。”
一团麻线,比起拆开,还不如就剪了。
“朝宁身在局中看不清形势,脱了身才看得清楚一两分。”秦朝宁实话道。
在没把事情闹大之前,他对于翰林院的那些排挤,是还不确定其中有无上峰授意的。等事情闹开了,他也领罚了,事后他就看明白了。
那些能够参加朝会的大人们,实际上压根还没到把他们放在眼里的程度。
而翰林院那些底下的官吏们,之所以被放纵来排挤他们,不过是各方的出发点想试探他们的成分居多。
看明白后,他其实放心了不少。
他们三人并不是处于什么危险的境地。
闻言,韦之贯就没再在这件事里说些什么。
同年、同僚这些,他反目成仇的也不少,甚至连妻儿都离了心,现下不知从何教这个学生。
于是,他便叮嘱他,“你自己注意分寸罢了。”
“是!”秦朝宁应得极快。
那架势,是恨不能韦先生把这些事情都忘了。
随后,两人又针对朝堂上近日发生的事聊了聊。
末尾,韦之贯又关心过秦朝宁如今在马大人手下干活如何了,才放他离去了。
而秦朝宁离开了韦府,往刘府去了一趟。
当刘阁老见到他时,倒没怎么问他怎么想的不着调的法子,而是让他帮忙喂府里的鲤鱼。
这些小事,秦朝宁做得熟得很。
他挽起袖子,把裤脚也折叠好,便拿起刘府做好的鱼粮开始仔细地往池里撒去。
刘旭在一旁看书,任由秦朝宁把两个鱼池都打理完了。
他才问秦朝宁,“倘若户部近日想找你过去讲讲你几个月前查账用的阿拉伯数字记账法,你可抽得出空来?”
闻言,秦朝宁:“……”
几乎是瞬间,他就头都大了。
在同僚眼里,他才在戊字号房安分了几日,这是又要让同僚们觉得他闹腾了。
见他犹豫,刘旭和蔼笑着打趣道,“怎的,马子生手里修的史书,要急着在这一两天完稿?”
秦朝宁:“……没。”
修史……没个十年八年,哪里修得完!
座师这是明知故问呐,看来,这活是躲不过了。
“那就去便是了”,刘旭给自己和他都倒了倒茶,“这人呐,只要价值分量够,有些怪癖都能称得上是天才性格有缺罢了。”
秦朝宁:“……学生,记下了。”
各种事情还是比他料想得来得快了太多。他原本想在翰林院韬光养晦半载到一载来着。
接着,师生二人又聊了好一阵子。
等到秦朝宁起身请辞时,刘旭突然想起来什么,嘱咐他道,“暴起打架这种癖好,咱们就还是换一个吧。哪怕是状元郎偏爱仕女图都比斗殴来得好。”
“这文人呐,一双手可重要嘞。”
他们干架,从来靠的都是笔杆子,哪里用得上自己的拳脚功夫的。
听罢,秦朝宁:“……学生谨记座师教诲。”
他的先生们,促狭起来,一个比一个狠!
等他回到家后,秦晚霞捧着给他新做的夏衣过来找他。
“幺儿,可有事在忙?”
“二姐”,秦朝宁上前开了房门,乖巧应道,“并无什么重要的事。”
他不过是在回集贤堂书坊孙东家的书信。
孙鹤轩前些日子听闻他高中状元,第一时间就是来信问他,他和他同年的那些文章能不能手抄一份寄回去给他,来印刷一版《手把手教你如何考上进士》!!润笔费好谈!!!
对此,秦朝宁在那日去子民兄西街宅子时便问过了陆杰修和杨乐二人。那些文章、解题思路、加上他们自己多年来的常用书目录等,整理出来给集贤堂倒无妨。
这会儿,秦晚霞进屋子后,笑着把手里缝制好的衣物均放在了桌上。
接着,她对秦朝宁说道,“幺儿你迟些试试这两身衣裳,若是有不合身的地方,二姐再给你改改。”
“谢过二姐!”
闻言,秦晚霞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她的幺弟,现下的身高已经是妥妥一枚少年郎了,连她抬手摸他脑袋都不太合适了。
在秦朝宁屋子里坐了片刻后,她才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幺儿,你有什么想做的,日后就放手去做吧,无需顾及二姐我。”
“哪怕你二姐我不懂朝堂上的事,我也是不愿干预你和杰修哥的。”
“你缺了什么就告诉二姐,二姐都给你添置。”
她的话刚落,秦朝宁愣了愣。
瞬即,他粲然笑了笑,点头道,“好!”
俩人这下都知道了对方的想法,就把那些事抛在脑后了,开始商量了一番大哥秦朝阳武会试需要准备哪些物什,家里可得早些给他备好。
再加上,在大哥武会试后,离他和黄家小姐的婚期就不远了,家中需要准备的可不少!
又过了几日,秦石和秦柳氏也没再规劝秦朝宁了。
他们眼瞧着二女儿都没说什么,亦不在意。而子女的相处又还是如往常那般感情好,他们还是随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秦石夫妻俩再次看明白了,三个子女都长大了!
他们操心来没用!
而翰林院那边,分开后了的秦朝宁、杨乐、陆杰修,在各个号房里的日子都比在庚字号房的时候好了很多。
他们三人中,最快和新同僚打得火热的是杨乐。
杨子民富有又大方,不仅时常给同僚们带些好吃好喝的,还什么玩乐都能参与其中。
那些人和他相熟了之后才发觉他竟是这般会玩乐的富贵子弟!榜眼郎身上就差刻着毫无野心四个字了。
这下,哪里会有人还担心他愣头青干出些什么捅破天的事。
兼者,和他杨子民处得好,还能沾沾杨富贵的光。
所以,己字号房的修撰、编修们简直一片和乐融融。
陆杰修那边则是,虽然不是和丁字号房里的同僚们处得甚熟络,但是互相之间都是秉着先做事再言其他的想法,倒是所有任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因素是源自于陆杰修他爹和姜家那边。
那位外放了的盐运司副使陆怀民,在回来京中复命后,他的最新安排吏部那边已经出来了。
对方接下来是留任京中,任正四品户部左侍郎,妥妥的高升!
而姜家那边,姜子钧据说在南方又立了军功!
至于秦朝宁,戊字号房的同僚们就仍旧对他有所芥蒂。
不过,苏修在期间倒是夸了几遍他写的片段,直白夸他概括得言辞准确、字句中立、事件描述完整,是难得的修史好苗子。
像秦朝宁在戊字号房上交的叙事片段,几乎就没有被马大学士打回来重写的。
这使得苏修忍不住时不时就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打量他,三天两头提醒他,“你不打架的时候,怎么看都怎么让人觉得省心!”
瞧瞧这张脸,多憨厚多乖呀~谁看了不被误导的。
秦朝宁:“……”
好家伙,他都听到耳朵长茧子了。
他有罪!苏修撰,他知道错了!
“要不是你打架的事传得内廷、外廷的官吏们都知晓了,如今都不知道多少大人会想把你招为乘龙快婿呢!”
苏修一脸惋惜,连连摇头,“眼下怕是门都没了。那些人看你,现下就像看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
谁会给自己的好女儿找个大儿子当丈夫呀!
秦朝宁握笔的手一顿:“……”
我只凭看你的眉眼神色,就仿佛已经听到了你内心的吐槽了。
无奈,秦朝宁扶额,提醒这位在戊字号房唯一一个对他稍微热情些的同僚道,“不知苏修撰,今日的片段可是早早写完了?”
活那么多!不干完是不想早点放衙归家了吗!平日里是谁一到点就迫不及待离开翰林院呀!
闻言,苏修顿时一惊,“……完了!”
他顿时转过身去,慌慌张张地继续埋头苦干。
秦朝宁见他终于重新沉浸在公务里,便悄悄深呼吸一口气,也和其余同僚一般,头都不抬地继续挥笔写着。
第132章 132.户部
六月初二这天, 秦朝宁如常在戊字号房里面,认真仔细地编写着叙事片段。
这些活,他现在做得很熟了。
甚至是, 他偶尔能够在实录里看得出记录太祖一言一行的史官们在文字底下的掩藏的太祖窘事。
戊字号房的惯常节奏,是众人在点卯后, 泡壶茶就会自觉开始当日的编写叙事,并且一坐就是大半天。
除非是要去内廷官吏的净房, 否则他们都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案桌。
所以,这会儿的屋子里, 落针可闻。
大家的脑袋都是一致地半垂着,注意力都在实录上。
只是突然,一位青衫外廷官吏的到来,打破了戊字号房里面的平静。
“各位大人, 下官是从户部来的, 奉旨抽调秦朝宁秦大人过去户部协助。”他拿出明黄色的圣旨,笑着说道。
对方到来的动静,使得屋子里的几人皆愕然抬起了头来。
怎么会有户部主动来抽调修史的修撰这种事呀?!简直闻所未闻好吗!
“劳烦秦朝宁大人随本官跑一趟吧。”
闻言, 屋子里的几人都转过身看向最后那张案桌所在的秦朝宁。
见状,秦朝宁放下了手里的笔, 缓缓起身应道, “……下官是秦朝宁。”
他的“下官”二字一出口,屋子里的其他人不由得产生了些许不满。
翰林清贵,哪怕是同级别的官吏里面, 他们也是最优秀的一批,没得这般自降身价的。
不过, 稍后他们就想明白了,谦词这是对圣旨的尊重, 却也仍然还是产生了一丝不舒坦。
那位青衫官吏倒不在意屋内的人现在什么表情神色在想什么。只见他立马朝秦朝宁走过去,脸上还笑得十分热情,“秦大人,那咱们就出发吧。”
这语气和笑容,任凭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对秦朝宁是很真挚的态度,隐约还很敬重他们戊字号房这位正历十年的状元郎。
对此,戊字号房的修撰、编修均有些许不解。
不过,没等他们探究,对方就开开心心地带着秦朝宁离开了。
眼睁睁看他们走出不远后,俩人间那一声声的“朝宁弟”传回来戊字号房,让戊字号房里面的修撰和编修们听得更是一头雾水。
不是,你们不是刚第一次见面吗,眨眼间就这么熟稔了吗?!
等秦朝宁到了户部,他很是惊讶自己受到了户部官吏们的热情欢迎。
由于却是震惊,他的人便显得又乖又呆。
户部的人瞧见了,更心喜和心疼这个小状元郎!他们直觉如果不是小秦大人在翰林院被逼急了,小秦大人怎么会小小年纪去和他们干架!
都是翰林院那些年长的官吏们没半点容人之量!
因为外廷官吏们和内廷官吏们,天然会看对方不顺眼,在朝堂上下往常互相指责或是互相挖坑的事都是不少的。
所以,一旦有了什么矛盾,双方都会下意识觉得对方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这会儿就是纯然觉得秦朝宁是他们的自己人了。
这些官吏们不仅主动给秦朝宁摆好了案桌,布好了纸张笔墨,奉上了热茶,还对他各种嘘寒问暖。
更有甚者,还有的人关心他打架的身子好些没,有没有伤到手等等。
“下次小秦大人倘若被翰林院那群假清高给欺负了,就喊上咱们户部的弟兄们,咱们户部过去给您撑腰!”
“就是就是,那群人当同僚怎么这么坏!”
“平日里看他们就一肚子坏水。”
“小秦大人若是呆得不开心就来我们户部得了!”
“对对对,小秦大人你算账能力这般厉害,最适合我们户部不过了。”
……
秦朝宁在听罢这些七嘴八舌的话,终于明白了过来。
他们的喜爱是真的,而缘由还是因着上次查账的事。
听他们越说越护短,秦朝宁红着脸,“……谢,谢过各位大人。下官戊字号房的同僚们其实人都不错的。”
那些同僚,不过没怎么搭理他,刁难他是半点没有的。
这时,身着紫衫官服,上面绣着锦鸡的户部尚书周知临终于下了朝,回到了户部大本营。
当他的身影一出现,户部十个司,约三百人,加上秦朝宁皆瞬间起身朝他行礼。
“下官李行拜见周大人!”
“下官王伟拜见周大人!”
……
“下官秦朝宁拜见周大人!”
“都免礼吧”,周知临缓了一口气,抬手道。
他的神色有些焦急,连忙问身边的官吏,“秦朝宁可是到了?”
“禀大人,小秦大人到了的”,对方回话后,就示意后方的同僚把秦朝宁带上前来。
秦朝宁上前后,恭敬地朝周知临行了礼,“下官秦朝宁拜见周大人。”
闻言,周知临看了他一眼,随即认可地点了点头,叮嘱道,“今日就劳烦小状元郎了。”
“大人客气了,下官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秦朝宁应道。
闻言,周知临浅笑了一瞬,“小状元郎日后若是要选去外廷还是内廷时,可得优先考虑我们户部呐。”
“我们户部和小状元郎的缘分不浅,你看,大家都特别喜爱小状元郎你呢。”
“日后来我们户部的话,都无需担忧同僚关系。”
秦朝宁:“……下官谢过大人抬举,下官必定谨记。”
听罢,周知临笑得意味深长,“那小状元郎可得记牢了。本官可是很期待他朝小状元郎来户部发光发热呢。”
这位周大人笑容和善,但是目光却像是能把人看穿似的。
秦朝宁隐约感觉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是,只要人好用?性格缺陷都可以调教?
就是,将来他若是到了大人的手底下,大人绝对能够让他变得更趁手好用……
思及此处,秦朝宁下意识打了个激灵,瞬间打起十二分精神。
待周知临示意他可以开始教导众人了,秦朝宁立即飞快地走上了台阶,那背影竟然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感觉。
见状,周知临也没生气,笑了笑。
接下来,秦朝宁就很认真地讲课。
他把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表、算账记账的几种法子都倾囊讲授。
因为他的言辞简单,讲解的时候不会把原理包装得很深奥,竟是让所有人都深感通俗易懂!
周知临越听,对秦朝宁就越满意。
年纪小好呀~教起来可以成长的空间大呢。
而户部的这些人,每每听到秦朝宁讲到了新奇便捷的运算之处,更是不由自主地连连发出惊呼声。
他们看向秦朝宁的目光,都仿佛会发光似的。
算术竟是这般简单的一门课吗!
等秦朝宁终于讲完了所有基础的知识,他还举了不少题目例子,让在场席地而坐的三百名户部官吏尝试上手实践。
能够在户部的人当值的官吏们,本身对于算术都是相对敏感的人。因此,他们学得很快,几乎是放衙前,人人都明白了秦朝宁那些授课内容。
今日这般学习后,当真让他们眼前的迷雾都拨开了一般。往日里那些复杂的账簿,他们想象不到,日后究竟能轻省多少!!
众人眼下,均是心下感激不已。
就在秦朝宁准备离开户部时,他们拉着秦朝宁就问他,“小秦大人明日还会过来吗?”
闻言,秦朝宁顿了顿,向他们摇了摇脑袋,笑着道,“各位大人都能融会贯通今日讲的内容了,下官若是明日还过来蹭户部的饭菜,就太说不过去了。”
“小秦大人哪里来的话,若是小秦大人喜欢,明日弟兄们给您把饭菜送过去翰林院又何妨。”
“就是,小秦大人要是喜欢咱们户部,咱们就请尚书大人上奏把小秦的人要过来!”
……
他们热情得把秦朝宁的玩笑话当了真。
不过,也有可能是故意当了真,这些户部的官吏们本意就是趁机想把秦朝宁真要了过来户部。
闻言,秦朝宁顿时就傻眼了。
最后,还是周知临给他解的围,把他的人亲自送出了户部。
周知临站在户部大门的门槛内侧,抬手拍了拍秦朝宁,继续招揽他道,“外廷其实不错,你着实可以考虑考虑。”
整个朝堂,只有翰林院所属内廷,他们负责的事,对比外廷的各个官署而言,实用性还是有所欠缺的,并且缺乏历练。
“下官谢过大人厚爱!”秦朝宁再次行礼道。
他眼下没有离开翰林院的想法,所以亦不敢给户部的众人任何模棱两可的话。
翌日,待秦朝宁回到翰林院戊字号房里上衙,屋子里的众位同僚一见到他,就对他昨日的离开既好奇得挠心肝,但是又拉不下脸问他。
就连平日里相对性子活泼的苏修都看了好几次秦朝宁,却尔后欲言又止。
见状,他们没张嘴问,秦朝宁便当作不知,依旧专注在完成他的任务额。
他昨日离开了戊字号房一日,实际上他要编写的内容是不会减少的。修史本就任务繁重,无论谁手里都一堆实录,没有人能够帮谁分担。
不过,没等他写多少,又有人来戊字号房找他了。
戊字号房的官吏们:“……”
凭什么,能不能找个人来告诉他们,究竟是凭什么呀!!
明明他们在这里修史都两三载了,平时压根苍蝇都不来一只!
该降麻官来到戊字号房后,笑着打开圣旨对他们说道,“圣旨到,秦朝宁修撰接旨!”
秦朝宁立即起身,满脸疑惑:“??”
戊字号房的官吏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朝宁于兖州贪污一案协助得力,又于户部教授新式记账法尽心尽力,今圣上念其衷心勤勉,特赏纹银百两以资勉励,钦此。”
“下官秦朝宁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秦朝宁跪下行大礼。
戊字号房的官吏们:“!!!”
他们的双眼都快睁得眼珠子要掉出来似的,一时间竟是有种分不清是否在做梦的感觉。
而降麻官念完了圣旨后,秦朝宁行完礼也起身了。
对方看着眼前脸嫩的状元郎,脸上的笑意更甚,“状元郎,圣上还交待了下官转达,你日后可要更加努力报效朝廷呐。”
“下官领命!”他的声音脆生生地应道。
“小的也很看好小秦大人哦”,该降麻官顺势夸了夸秦朝宁,才转身离开戊字号房。
待他的人影消失后,戊字号房内的同僚们终是忍不住了,纷纷上前围住了秦朝宁,“恭喜恭喜秦修撰!”
“秦修撰,这是发生了何事呐?”
“秦修撰好本事!想不到数书一道竟是这般过人!”
……
一会儿后,苏修借过秦朝宁的圣旨看了两遍,登时满脸艳羡,“我在戊字号房修史满打满算都三载了!我都没得到过圣上犒赏的圣旨呢!”
“你这小子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能耐!”
秦朝宁见眼下各个同僚都对他发出了些许主动亲近之意,便把自己在国子监偶然遇到户部抽调一事给讲了出来。
反正,有心事后去打探的,也是能够知道详情的。他便当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至于昨日被抽调去户部,缘由也是在算术一道上面的内容,过去分享给户部各个同僚而已。
听罢,戊字号房的几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尤其是,修史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们却从未走出过戊字号房。不由得,他们的心情皆是万分复杂。
秦朝宁见他们有些许失落,便提议道,“朝宁这些天承蒙各位大人关照,不若择日不如撞日,便让朝宁用圣上的赏银,借花敬佛请各位大人下个馆子如何?”
闻言,戊字号房的几人心下都情不自禁产生了稍许惭愧和羞赧。
他们哪里有什么关照!
这些天,他们可是话都不想和小状元郎说几句的!真是羞煞人也!
不过,秦朝宁递出来的这个台阶,他们还是接了,皆应和着放衙便一道去长安街。
闻言,秦朝宁龇着一口小白牙笑了。
戊字号房的人见他笑容澄澈干净,心中往日里对他的芥蒂已是消失了大半,现下也都存了交好之心。
在两方都有意修复关系的用意下,这一次聚会,众人都吃得开怀。
酒足饭后,整个戊字号房众人的关系已是拉近了不少。
这一顿饭后的效果,还不止如此。
这之后,戊字号房里的众修撰、编修们每日上衙后都不再默不作声,只纯粹地埋头苦写了。
他们相互之间开始了各种交流和讨论,时不时还会拿对方写的叙事片段出来研究。
于是乎,阁老兼大学士的马大人某天就莫名发现,戊字号房的修史进度竟是进步神速……底下那些人交过来的叙事片段都越写越好!
第133章 133.朝贡
六月中, 在所有外廷官吏、内廷官吏休沐回来后,他们就敏锐地发现了宫内的气氛不太对劲。
那些五品以上的大人们,各个都行色匆匆, 看上去,似乎是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在这样的气氛下, 其余小官小吏这两天都尽量兢兢业业地做好分内事,不敢给各个上峰添乱。
翰林院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字号房内的所有翰林,合计约莫百人, 在第二天里都被喊到了翰林院的大堂。
这会儿的大堂里,内阁的七位阁老都到齐了,就在中央那老檀木长案桌侧的椅子分别落座。
而翰林们就站立在下方,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一同在场的秦朝宁:“……”
可恶!呜呜, 他的身高, 他的痛。
在他所在位置的视角,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是众多同僚的背影,最前面是什么情况, 他看不到。
不过,没等他纠结他的身高, 那几位他踮起脚尖也看不见的阁老们就开始发话了。
杨首辅率先起身, 他看着底下乌泱泱的翰林们,开始把朝堂上的事告诉他们。
这事起源于太祖年间与周边小国定下的朝贡制度。而那些朝贡制度,对于现在的宣朝而言, 已经不是荣誉,而是负担和压力。
如今, 时隔了数十年,面对周边小国的国力已经与多年前不同, 当年的朝贡制度却未改分毫。
历史上乞讨宣国怜悯与保护的小国,如今日益狼子野心。
这一次,他们联合起来上书,表达己国多年未曾来宣国朝贡,不若就今年中秋前就来瞻仰宣国的大国风范。
看上去像是询问,实质上是通知。那些人会在中秋前就来。
听罢,在场所有翰林院的官员都沉默了。
那些时不时就压境骚扰、抢夺、杀人的异族,瞻仰个屁的风范。这明目张胆的算计,都快溢于眼前了。
诡计多端的贼人,来者不善!
扫了底下众人一眼,杨首辅和其余阁老们继续告诉他们,现在朝堂上要集思广益,他们这些翰林明日就交上一份解决法子的策论上来。
之所以让所有翰林参与进来,也是圣上和阁老们都存了心思锻炼他们,考较他们。
翰林院的所有青衫官员无一不是每一届会试最优秀的几人,外面还时常戏称他们“小储相”。这些人,无论日后去了六部中的哪个,迟早都要处理朝政相关的各种事务的。
听明白了各位阁老的话后,众人皆行礼领命。
待众人解散后,各个号房的翰林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往回走。
秦朝宁动作有些慢,看了一眼众阁老的样子,才转过身的。随即,他隔空和远处的杨乐、陆杰修的视线对上,又很迅速地互相都悄然地移开了目光。
等秦朝宁回到了戊字号房,众位同僚互相已经在聊朝贡的事。
“扶桑、琉球、安南、苏禄、土司、南掌、高丽、百济、新罗……这一窝蜂地结伴而来,定是藏奸。”
“问题还是他们这样来一趟,我国拒了又怕变成了示弱。而若是接受他们前来,则怕他们对京城造成威胁。”
“那些使臣来一趟,怕是费我朝银子得很!”
……
“我看是不仅仅是对京城产生威胁,倘若让他们觉得我朝羸弱,在边境恐是更加肆无忌惮。万一联合开战,那将会使得我朝百姓如何生灵涂炭!”
在他们看到秦朝宁回来了,便顺口问他,“秦修撰你呢?可有什么想法?”
闻言,秦朝宁提醒道,“不若咱们先搜集历代朝贡的资料,再做打算?”
他们说的都有几分道理。不过,若有数据和惯例在,再做计划,最起码有依据支撑。
戊字号房的几人一听,顿觉很有道理。
而且,他们戊字号房不正是修史的么?修的还是修弘明年间太祖的朝政国史!妥妥的近水楼台,还不用去文渊阁借阅书籍。
瞬间,大家就忙活了起来。
没多久后,别的号房的翰林们也想起来要找找历代资料这事了。于是,只见从翰林院走出来不少青衫官员,都是朝着文渊阁的方向快步走去的。
而秦朝宁就还是选择先把今日的编写任务赶急赶忙做完先。这之后,他才离开戊字号房,往文渊阁赶过去。
在文渊阁这里,不少翰林院过来的官员正被负责管理书籍的官吏劝离,“各位大人,太祖年间的资料都外借完了。”
“各位大人不若返回到翰林院找同僚们互相传阅?”
“一本都没了么?”
“真没了。”
门外的秦朝宁看着同僚他们神色低沉地踏出了文渊阁的门槛,他才缓缓走了进去。
正想着松一口气的管理书籍的官吏一瞧,脸色顿时不好。
怎么还有人来?都说了没实录了!
“这位大人,不知礼部关于朝贡,对外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记录,可有相关书籍?”秦朝宁行礼后问道。
该官吏:“……”
闻言,他思考了片刻,才告诉秦朝宁自己上去二楼的葵字号书架附近找找看。他也不确定那些书籍有没有他要的内容。
秦朝宁谢过对方,才往二楼走去。
他之所以想找礼部相关的历年对外事件记载,主要是想看看诸国朝贡的相互往来是怎样的,那些小国每次来是怎样的,而礼部往常的应对又是怎样的。
幸好,二楼的藏书里面确实有一些相关记录资料,还有的记载了宴席上的节目的。秦朝宁对这些信息没有分类,只要是事件相关的都记在脑子里。
就这样,他在文渊阁就呆了一整个下午,直至太阳要下山,才匆匆忙忙赶往右掖门离开宫里。
夜里,秦朝宁在自己的房间点着铜油灯,铺上纸张,开始落笔书写。
他打算先把目前看到的点都列出来,才准备针对问题点一一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一,各国朝贡历代记录,据里面的信息,那些小国送的都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有大象、长颈鹿,有石头,也有当地的农作物,还有烂铜废铁等。
二、朝贡的使臣团,据礼部历代记载的信息里面提及,这些人每次踏入宣朝的领土,就会一路上扰民,强抢妇女,连到了京中也依旧经常惹事。
三、朝贡的使臣团,以前每每见到陛下都会哭穷哭惨,把他们带过来的垃圾换回去一船船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
四、朝贡的使臣团接待环节里面,除去第一天是朝礼、后续接连五天都是展示各国才艺、武艺等的切磋。
五、送走朝贡的使臣团还要派人一路守护他们到边境。
……
待把所有他记得的点都列了出来,秦朝宁觉得自己拳头都硬了。
越看越可恶!别说国库现下空虚,拿不出那一船船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即使是国库丰盈,也应该先顾及宣朝子民,哪里轮得到这些外人!
他心头里燃烧起一把火,脑子里顿时有了思路,遂提笔就唰唰地写着。
都送漂亮废物和垃圾是吧,那就让那些朝贡使臣团走的时候都各自交换带走好了。他们宣朝还不愿意耗费人力物力,事后处理垃圾呢!
都夸得天花乱坠,说是好东西才送来朝贡的是吧。那想必他们相互之间,国与国的感情那般好,定然不会介意收到对方的好东西的了。
来了本朝的领地,还无视宣朝律法作奸犯科?那可不行。
朝廷有义务表现出自己对于这些朝贡使臣到来的热情接待,得提前让兵部安排最少一个军营的士卒,去各个入境地接他们好了。
贴心地带上一位文官,给这些使臣们讲讲朝廷是如何如何重视他们,特意派人过来给他们普及宣朝国内最新的境况和律法,免得他们一路上做出什么让双方为难的事也是必要的。
毕竟,我们大国可是讲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呢!
至于才艺、武艺切磋,这些有何难。
而返程的护送?送是肯定要送,就是这一路上的人力物力花费,各个使臣团可得掏点银子才行了。
他们这么热情地来朝贡,想必是国内的日子肯定是都过得富足惬意。总不能,连这点银子都掏不出来。
如果他们不掏这点钱,秦朝宁在纸上写着:抢。
一路人当白脸明抢,一路人当红脸保护他们。
他就着昏黄的灯芯亮光,一写就写到了半夜。
翌日,秦朝宁眼下青黑一小圈,睏得眼皮都有点儿打架。
老杨叔把他的人送到皇城的右掖门后,才叫醒他去上衙。
秦朝宁回到翰林院把文章交给了统一收文章的同僚后,他立即回戊字号房给自己泡一壶浓茶提神。
然后,他又继续沉浸在修史这件事上。
而几个阁老上完朝回到了内阁,只见那些文章都已经堆放在案桌上了。
杨首辅、汪次首辅、刘阁老、马阁老等人陆续往案桌侧坐下,接着把这些文章每人分了一沓,均开始看了起来。
今日上朝,朝堂上针对各国朝贡一事,文武官可是狠狠吵了一架。
武官们的立场很鲜明,那些使臣团谁想伺候谁伺候!他们兵营的军资都紧巴巴的,边境的士卒们缺衣少食。国库既然这么富足要大搞招待那些外来人,就给他们把军费补足得了!
文官们则觉得武官他们只长了身子没长脑子,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是那点银子的事吗?
如今若是让那些小国觉得宣国弱了,他们只会更加虎视眈眈!
更何况,他们堂堂一个大国,怎么能没有半点容人之量?
哪怕实际上双方心底里都是不喜那些使臣团,两边的意见和想法也是难以统一。
结果就是,他们吵得历帝脸都青了。
第134章 134.容我
“你们看看这篇文章, 里面的想法倒是有几分可行性。”
“我手上这篇亦不错,待会各位大人可以传阅一番。”
……
蓦然,马阁老惊得从椅子上猛地起身, 他手里不自觉地把该文章用力得捏皱。
其余阁老被他的大动静吓了一跳,皆顷刻间侧过脑袋看向他。
“这份, 你,你们看看”, 马阁老的脸色有浮上些许激动,声音都染了一丝颤音。
汪阁老见状, 笑了笑,调侃道,“这是多好的文章,才能让咱们往日里那般从容的马大人这般读之失色呀。”
闻言, 马阁老的老脸上难得一红, “咳咳”一声后,告诉他们,“各位阁老先看看吧。”
他立马把手上的文章放置桌上。
等几位阁老相继看完, 杨首辅瞥了一眼刘旭,见这位刘阁老面上的神色没半分变幻, 才和其余阁老说道, “这文章中的建议,乍眼一看是颇为有效。”
“就是不知这些法子的详细章程,咱们小小年纪, 未经世事的新科小状元肚子里有没有哈哈哈。”
他的话一出,只有马阁老应道, “让这小子过来讲讲看便知了。”
戊字号房,这还是他底下修弘明年间朝政国史的修撰呢。
马子生其实至今没见过秦朝宁的。
一方面是他上了年纪, 精力有限,不常往下面去跑。二是,所有下面的人的编写内容,会有人统一搜集排版,再呈给他过目。他下去跑的必要性不高。
“刘阁老,你怎么看”,杨首辅杨誉良忽然看向刘旭问道。
面上不刻意,却又问到点子上。
听罢,在场的几位阁老才想起来了,新科小状元乃刘阁老的门生。
被点名的刘旭笑了笑,平和地指出,“说起来,咱们汪阁老可是正历十年的主考官,想必对于秦朝宁的文章风格也是有所了解的。”
“眼下,倒是确实可以把秦朝宁喊过来说说他的思路。”
他的这两句话说完,事实上既表明了和秦朝宁是座师门生关系的,除了他还有汪阁老呢,而又表明了他对于此事的态度,可以听听。
闻言,杨誉良见其他人都没有别的意见,便说道,“那便让他来一趟吧。”
他刚才铺垫在话里的意思,这些同僚像是无人听明白似的,呵。
“也让我们这些老人看看小状元郎的才学哈哈哈”,杨首辅状似开玩笑地又添了一句。
他刚刚点明秦朝宁的年纪,是有他自己的用意在的。
在看完该文章后,若是里面的法子均可行,他已经想好了把其中提及的各项事务,分派给他底下的哪些人去办。
不过,现下无论他说什么,刘旭脸上都没露出什么异色,仍旧是平日里展现在外公平公正的风范,以及那一副对任何人都和蔼可亲的模样。
乍眼看上去,像是对于杨首辅似有若无想摘桃子的意思毫无察觉。
虽然内阁只有七人,几人之间时常还是暗流涌动。
没一会儿,秦朝宁就被别的翰林带来了内阁里。
他在被带过来的路上,自己消化了同僚告诉他,事关他的文章一事。
此刻,秦朝宁站在长案桌的末尾处,行过礼就乖巧站着。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这般近距离把宣朝文官之首的七位阁老们,于是便直愣愣地盯着他们看。
毕竟都是宣朝的大人物们!!
刘阁老刘旭:“……”
杨首辅杨誉良:“……”
马阁老马子生:“……”
看出来了,是个不怕生,胆子大的。
“咳咳”,杨首辅拿起秦朝宁的文章问他,“你的这篇策论,可是出自你手?”
他的话音一落,刘旭就微微抬眸瞥了他一眼。
这厮,第二次挖坑了。
秦朝宁实诚应道,“禀告首辅大人,文章确实是下官所作。”
听罢,其余几位阁老顿时就开始急切地问秦朝宁问题。
“如你文章所言,外邦来朝,礼部不仅不能简陋操办,还得大办,让那些使臣团的人需要认定我朝依旧国富民强。其中的花费在我们看来,必定不少。”
“这里面的花销,你可有想过如何安排?”
“户部可是半点银子拿不出来了。”
他们的视线,此时此刻皆一致地看着几步之遥外的秦朝宁,那目光灼灼,恍若想从他稚嫩的脸庞上瞬即看出来点什么。
而秦朝宁听完后,脸上其实没有半点儿慌张和苦恼的神色,依旧眼神澄澈。
他这样的表现,这让几位阁老这会儿心下对他的印象倒是好了稍许。
实在是,秦朝宁在大多数时候下,看上去确实都不像是莽撞无章法,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小子。
他的面相和气质,本身是憨厚乖巧,非常讨长辈喜爱的那一类。
“外邦朝贡的一应物品、仪仗等,其实可以不花户部一分一厘。”秦朝宁想了想,应话道。
“怎么可能?”
“小状元郎,你可别把朝贡一事当儿戏,在这里糊弄我们呢。”
“亏得本官此前还把你的文章当了真,眼下听来,你这怕不是做大梦。”
……
杨首辅眉间轻蹙,让那几位阁老静下来。他示意秦朝宁,“继续往下说。”
于是,秦朝宁顿了顿就把自己的想法往下说。
在他看来,如果朝廷拿不出这笔银两,其实可以把目光放到宣朝的商户中。
商户里面不仅有利字为上的商人,也有一腔爱国情怀的商人,还有儒商、奸商……就是这样复杂多样性的群体,实际上是朝廷目前最容易拉拢,为朝廷所用的人。
在这上面,朝廷可以恩威并用,公开招募能够赞助朝贡一事的富商。
倘若贡献大,朝廷就可以考虑给对方封个皇商的名号,给予某些物什的特供资格。
更有甚者,就提供该商户子嗣科举免试,直接授予举人称号。
朝廷能给出去的封赏能有多少,全凭商户们的奉献精神有多高的觉悟。
这其实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朝廷不缺那些荣誉和便利,缺的是银两。富商不缺银两,缺的正是荣誉和门庭。
各位阁老听完他所说的,大部分人陷入了沉思。除去其中一位阁老皱着眉斥责秦朝宁,“你小小年纪怎么这般满身铜臭味。”
这话一出,秦朝宁愣了愣。
宣朝的文人重视名声,更何况对方是年长如斯,又位高权重的阁老。他的话要是从内阁传了出去,那么他秦朝宁的名字就真的日后和满身铜臭脱不掉干系了!
在他明显慌了慌之际,刘旭闻言,登时不乐意了。
刘阁老轻笑一声,“李阁老倒是清贵,从不沾染铜臭,那么想必很乐意给朝贡一事捐些家资了。”
“银子都提不得了,看来李阁老日后都不打算去户部领取俸禄了的。当真我辈楷模呐!”
对一小辈把话说得这般重,还要不要脸了!
李阁老一见刘旭发作,还直接上升了问题,他就一脸吃瘪闭了嘴,不欲再招惹他。
他心里诽腹,就知道你平日里都是假模假样的好脾气。
刘旭见他没再言语上给秦朝宁扣小帽,才恢复了和气样。
他看向秦朝宁问道,“那么,在震慑外邦这件事上,你又有什么想法。”
秦朝宁的文章里面,在震慑诸国这个点上提及了几次,和他们内阁的想法是一致的。宣朝内忧外患,承受不起大乱。
必须把外邦诸使臣团的狼子野心扼杀在苗头上,给宣朝争取出几年休养生息的机会!
闻言,秦朝宁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震慑,只有硬实力是最有效的。
其一,他们需要给所有参与此事的兵卒都武装到最好的状态,给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铠甲等。其二,工部那边,也需要对武器进行一些改进,从根本上提升武力。
这两件事,不仅仅是现下面对外邦朝贡时不得不做的,朝廷自此后还得正视并重视才行。这就是吾国国力的根基之一!
拳头硬,才是底气。
至于如何做,涉及的内容很多,他还需要些时间整理。
他没想好是一步到位,喊白云观的师兄弟们来研究火.药那些,还是就着现有兵器改进那些冷兵器。
听罢,汪阁老插话提醒道,“秦朝宁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武器哪有那般容易改进的!要是有那个水平,我朝的士卒们何至于多年以来遭受那么多的兵荒马乱?
兵部每年上奏的宣朝士卒伤亡数据,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与此同时,杨首辅、刘阁老、马阁老等人同样神情严肃地齐齐看着秦朝宁。
见状,秦朝宁顿了顿,在心里做了几番心理活动,才应道,“下官自小在军营长大,由于盐边县军营的生活穷苦,下官和其他小子时常上山下河,做过不少小物件。”
“待年长些后,下官有了机会读书识字,就更加沉迷在各种杂书中。”
“各位阁老若还有印象,我家给盐边县军营献过的那些抗倭利器等,也是从各类杂书中识得。”
他告诉各位阁老,他眼下虽不确定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把改进武器一事,但是他愿意尽力配合工部。
但是此事,他仍是需要工部现有的工匠等配合的,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他的上手实践能力比朝廷的能工巧匠差得太多了。
听罢,众位阁老仍然没有当下把事情敲定下,而是互相看了看,从同僚脸上看懂对方的想法后,才继续针对秦朝宁的文章内容,往下问他。
于是,秦朝宁把外邦朝贡一事可用来活跃商业经济也说了。
既然来都来了,就物尽其用吧,顺便利用起来刺激各地的商业,把宣朝的手工业,农业特色展示出来,给百姓们一个机会参与其中挣几文钱。
同时,来者虽然是敌,实际上也可以是友。
宣朝这么多年都没把外邦外交搞起来,趁此机会是不是可以加以利用?他们这些小国既然这么团结,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顺势将其分崩离析。
他们大国自古以来那么多兵书兵法,兵不厌诈,离间计……哪个都能拿起来用。
倘使外邦之间多有猜忌,信任不再,是不是我朝就有了好些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那么,既然大家都相处这么愉快了。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不是可以捡起来了?宣朝地大物博,外邦自古对吾国的瓷器、丝绸等爱不释手,我朝何不就此换取大量的黄金、白银回来。
再者,若是外邦外交行得通,朝廷是不是可以重新审视一番开海禁一事?
秦朝宁越往下讲,他的计划宏图的枝丫越发野蛮生长,给了众位阁老庞大的观念和思维冲击。
“你先停一下,我缓缓”,众位阁老不约而同开口道。
思路快要跟不上这小子的了!
第135章 135.上朝
杨誉良沉思了片刻, 他抬手让秦朝宁先回去。
其余几位阁老不解地抬眸看了过去。
他们还没听够,也还有很多疑问,倒也不必这会就把人赶走。
见这会儿的时辰接近午时, 秦朝宁顺从应下,离开了内阁。
他自己一个人就往公厨走去。
这时, 内阁里,几位阁老才开始问杨首辅, “不知首辅这是何意?”
闻言,杨誉良笑了笑, “这篇策论大体上的思路和事项已经知道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小状元郎这个年纪,又能做些什么。”
“本官不过是体恤他, 让他回去做自己熟悉的事罢了。”
这下, 在场其余六位阁老倒都是听懂了他明晃晃的意思。
这就是明面上表明了态度,后续的事情不需要秦朝宁参与其中。
虽然权倾朝堂的首辅大人表了态,但是这里还有刘旭这个难缠的。汪阁老他们不由自主地朝刘阁老看了过去, 想看看他作何想法。
他们不信,刘旭对此能够半点反应没有。杨首辅这可是, 半点不遮掩, 让大家一起直接摘他门生的果子呢。
而刘旭面对他们的目光,态度淡然道,“各位大人既然都有了主意, 那便依各位大人的。”
听罢,杨首辅微微抬手, 当下就把事情分配下去,“劳烦李阁老起草一份奏折, 把今日所言的诸多事项写清楚。”
“既然这些主意都是咱们小状元郎想到的,末尾帮他请个功。”说到这里,他的余光看了一下刘旭,见他仍旧没异议,才接着往下说。
“你们对于后续各项事务有合适推荐执行的人,就分别写上来交给我。”
几位阁老听完,皆应下。
杨首辅的话里,意思就是让他们举荐底下的人来参与此事,从中分一杯羹。他们听懂了,更是没什么想再说的了。反正,这块饼都是大家一起分。
这之后,秦朝宁继续他的日常,每天准点上衙、下衙,做好他的编写任务。
他没把内阁那那一次会面放在心上。
而内阁在翌日的朝会上,就给历帝呈上了外邦朝贡相关的奏折。
针对这份奏折,朝堂上众人又再次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的文官觉得奏折的内容天马行空,空口说大话搁那做梦;有的武官觉得内阁完全在痴人做大梦,他们既然张嘴就是改进武器,那拿出章程呀;有的人听完就不满里面捞功劳的位置都有了推荐人名占坑,质疑内阁这是有何居心……
闹哄哄的朝堂使得历帝沉着脸,目光扫过底下的文武百官。
他看向内阁的几位阁老,“你们之中谁人能给朕以及文武百官解释说明其中要点的?”
扶桑、琉球、高丽、百济、新罗……区区弹丸之地都敢对他们宣国多有觊觎,此次寄来国书朝贡,内容和态度比之挑衅,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帝憋着一口气都好几天了。
闻言,刘旭和马子生几人都没动。
杨首辅见状,动作一滞,脸上堆着笑自己上前,“禀告陛下,下官知晓一二,可为诸位解答。”
他的话音一落,那些武官们就很不客气地嗤笑一声,“首辅大人,既然只是知晓一二,那便让那个知晓八九不离十的人出来答疑才是。”
“咱们首辅大人,总不会这把年纪仍旧贪功,事事抢在前头吧。”
他们的话就很诛心,杨首辅的脸色瞬间就没了笑意。
韦之贯站在吏部尚书身后,心中有些许猜测,但是随了他的上峰吏部尚书曹明洋一般,不吭声,就站着看戏。
这些事,还轮不到他们吏部参与。连礼部都半点反应,他们吏部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这会儿,历帝已经被他们众人嘴皮子上的各种机锋烦了,他顺着武官们的话,直接道,“杨首辅,你就让你们之中对此最清楚底细的人上来解答吧。”
他的话补上一句,免得听上去半点儿不给杨首辅面子,“这也是方便了武将诸位能够听明白。”
这话就差直白说,底下的武将们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也没多少耐心,找个能顶事的人出来把话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听明白。
瞬间,杨首辅就神色一紧。
他几乎霎时间脑子里就转了几百回。
内阁几人里面,汪阁老微微皱了皱眉,扫了一遍其余的人,见他们没什么表态,便也静观其变。
刘旭刘阁老则一脸老神在在,仿佛事不关己。
什么都想抢手里,也不怕烫手。
“这事,怕是得宣咱们新科小状元郎”,杨首辅眨眼间重新堆上笑,他奉承历帝道,“说起来,这事还是陛下英明,今科点了咱们的小状元。这次折子里面,内阁给秦朝宁请功,也皆因奏折上的建议大多数取自他的想法。”
闻言,历帝神色一松,“宣新科小状元郎上朝。”
杨首辅见状,心下不再担忧。
他只是可惜了原有的安排,现下怕是都得打乱。不过,影响不大,秦朝宁又不是有三头六臂的人,那些他们内定了的人大部分仍旧可以去到安排好的位置。
只是眼下,就不得不先给秦朝宁出头的机会了。
他的私心原是不想让秦朝宁这么快就三番两次在圣上这边刷存在感的。一想到这人是刘旭那老匹夫的门生,他就不喜。
而武官们听罢,不少人的脸上就耿直地无语了。
他们听懂了,搞了半天,压根就不是你们这群老臣想的法子!真是好大的脸!
没一会儿,当秦朝宁被内侍带到太和殿,他人还是懵懵懂懂的。
在他踏入大殿那一刻,几乎是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朝他看了过来。
说实话,所有人对新科小状元郎的第一眼印象都是,看上去多乖巧的一个半大小子,眼神清澈,神色自己都还是懵懂的,那般人畜无害。
所以,为何小状元郎刚入翰林院就闹出一桩打狠架呢?听闻,新科一甲的三人至今都还是互相彻底不搭理的状态。
而秦朝宁被注视得睁圆了眼眸,动作顿了顿,才反应过来继续跟着内侍往前走。
“下官秦朝宁,拜见圣上。”
“平身。”
历帝今日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他钦点的新科状元,从秦朝宁的面相看,觉得此子内心干净纯粹。
相由心生,多少沾点边。
“小秦大人,这份外邦朝贡的奏折里面提及的各项章程,可否为朕以及众爱卿解答一番?”历帝对秦朝宁说道。
之所以加个“小”字,皆因朝堂上的官吏中,姓秦的也有好多位。
“下官领命”,秦朝宁一板一眼地行礼应道。
他转过身,朝那上百双看向他的眼睛问道,“诸位大人,疑问的点的是在?”
因为他此时此刻看上去实在是太乖了,众位官员们看他像看小辈似的,不由得连语气都放好了,收敛起了和同僚互撕的嘴脸。
“小秦大人,诸位使臣团踏入宣国国境的入口不一,倘若让兵部安排兵卒前去,不知小秦大人可有算过,其中耗费人力物力该几何?”
“小秦大人,历代官商泾渭分明,此次引入商户进朝廷大事,你是觉得户部亦或者是礼部负责合适呢?一旦让商户得势,商人逐利,于朝廷而言,会否存在威胁?”
“小秦大人,奏折提及的,惠及百姓,不知道你的章程是何种?如何惠及呢?”
“小秦大人,工部年年月月殚精竭虑,至今未能见识过奏折所写的大杀伤力武器。不知小秦大人是从何得知?可有图纸?”
……
秦朝宁眨了眨眼:“……”
好家伙,这连珠炮!
他顿了顿,才上前逐一解答。
接外邦使臣团的兵卒,从当地抽调,并不从京中派遣。这意味着,现在边境挨着那些外邦的兵营,很大几率能够拿到他们该得的军资。只有军资到位,那些兵卒才能以全新的武装严阵以待。
至于军资一事,倘若户部账上缺银两,也可以考虑引入商户,许以名誉或是其他,展开双方的合作,各取所需。
至于,商人会否成为朝廷的威胁?按照宣朝目前的生产力,不会。
若是朝廷对他们不放心,其实也有很多法子,诸位大人可以集思广益。
秦朝宁不敢明说,让他们的子嗣捐官,从此有了软肋,有所顾虑即可。这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利大于弊,长期弊大于利。
一旦,商人圈层的子嗣在官场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法无度,规则打破,有一定几率会越来越多。
无他,商户们不缺银两,再加上权,如鱼得水。到时候,这些人想要的就不仅仅是眼前的小恩小惠了。
他收拢发散的思绪,继续解答。这一次外邦来朝贡,朝廷六部估计都要互相协作,不存在哪部单独统筹。
外邦朝贡一事倘使安排得当,全国百姓确实都有一定机会惠及。
但是得把这事当成盛事来操办,从沿途各地开始,那些地方与京中都可开启富有当地特色的一系列活动。譬如,民俗展示、美食街、手工艺品……游览名胜景点。
当地官吏都可因地制宜,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从外邦的人手里挣些银子,同时盘活本地和周边的消费需求,让当地经济转起来。
而武器改进这一块,是所有建议事项中最难的。
秦朝宁实话说明,自己还未有万全之策,若是有机会去和相关经验丰富的大人们一起研究,他愿意一试。
武官们一听,“这有何难?小秦大人若是想去少府监,倒不如来兵部的北都军器监?”
少府监隶属工部,北都军器监隶属于兵部,同样负责军事武器锻造。
工部的人一听,顿时不乐意了,纷纷怒目瞪了一眼那些四肢发达的同僚,“小秦大人能和你们武官们聊什么?他的话你们听得懂吗?”
第136章 136.北都军器监
秦朝宁在太和殿上答疑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直至所有人把其中关节要点都理解清楚。
“小秦大人果真好生聪慧”,武官那些对他心生好感道。
军户子出身,却胸有沟壑, 腹有乾坤,完全就是他们梦想有的子嗣!
而文官们心思百转, 已经开始思考自己适合请缨做些什么。
历帝听罢,觉得朝贡一事大抵上能被顺利解决掉, 便开口让内阁再出详细的章程,把事情如何安排下去的也都排好, 再呈上来。
“下官领命!”杨首辅和几位内阁阁老应道。
随即,历帝起身看向秦朝宁,问他,“秦朝宁, 你想去少府监还是北都军器监?”
“朕观此事, 唯独武器一事离不开你。”
他短短的两句话使得底下文武百官思绪各异。
众人能够同样明白,确实只有硬骨头的武器一事离不开小状元郎。
但是,这差事可谓当真是十分棘手的, 没油水可捞,还容易背锅, 任凭谁来都风险远比收益高。
另一层则是, 要是能有那般容易就改进了武器,岂不是说工部和兵部这些年都白吃干饭了么。
一时间,众人皆摸不准, 历帝这是喜欢秦朝宁,还是不喜秦朝宁了。这和架在火上烤, 区别不大。
站在文官前排的韦之贯瞧了一眼秦朝宁,见他听完历帝的话后并没有面露慌张, 才收回了自己欲站出去帮他说话推掉此事的想法。
他的这个学生,指不定是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刘旭刘阁老同样如此,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发声,或是掺和进去。
他连外邦朝贡诸事安排,都没塞任何一个人进去。在其他阁老问他时,只应话,没想到合适的人选。
不过,武官那边倒是有人站了出来,“陛下,小秦大人于武器一事,怕是不如常年精通此道的老匠人的。”
“若是事不成,还望陛下网开一面,莫要严惩。”
秦朝宁其实在对方出声的时候就已经转身看向了对方的。这会儿,待他听到对方的话里,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前给他讨个恩典,以免将来受罪,秦朝宁心下一暖。
而历帝对于该位武官的话,当下就给了准话,“秦朝宁,你就放手去干。做好了大大有赏。”
虽然半字未提日后失败了有没有罚,但是这态度显然已是默许最起码不会严惩。
“微臣谢陛下。”
“微臣想去北都军器监。”
秦朝宁领下这任务。
工部的人一听,顿时皱了皱眉。
他们不是不想争取秦朝宁过来,只是一想到此事是福是祸皆是未知之数,一时间就犹豫了。
“好”,剑眉星目,年轻力壮的历帝瞬间脸色和煦,他看向兵部尚书晋鹏,“晋大人,此事你们兵部可得全力配合,务必落实小秦大人的所有需求。”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下官领旨!”
这下,工部的人再也无需考虑了。
事已敲定,晚矣。
这还未完,历帝这会儿再砸下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所有人心下确认了,当今圣上实际上确实是重视新科小状元郎的。
历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的是,“秦朝宁,改进武器一事,若是遇到任务突发状况无法解决,朕允许你随时可到乾明殿,直接向朕汇报。”
闻言,文武百官:“……!”
朝堂上,能够直接去乾明殿的只有几位阁老和六部尚书。
而当事人秦朝宁怔愣住,慢了半拍才行礼应下。
外邦来朝一事议得差不多了后,接着,朝堂上众位官员就近日南方倭贼增多,漕运遇阻,北边马贼抢掠……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期间,还有御史们参谁谁谁一本,众官员就此各种唇枪舌战。
由于秦朝宁一直站在一侧未曾有人把他带离朝堂,他就直观地目睹到了宣朝朝会的真实状况了。
对此,他的感受是,颇为震撼。
他感慨到,各位大人们吵架,不是,辩论的反应能力切换得可真快!!
上一瞬间还是争得面红耳赤,骂人不吐脏字,下一瞬间就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如何吵架,竟然都是一门学问……
不过,这里面有个秦朝宁不久后,万万没想到的事。这次朝堂上提及的某个信息,没被他给予重视的信息,会带来那般惨烈的事件。
现下,当散了朝会,秦朝宁便小跑到帮他说话的那位武官面前,朝对方行礼谢过对方的好意。
这时,兵部尚书晋鹏把秦朝宁喊住了,而马阁老同时也是在喊秦朝宁。
于是,秦朝宁立即跑回去,“下官拜见晋大人,马阁老。”
马阁老看了一眼晋鹏,笑着道,“既然晋大人也在此,那么本官便把话简单地说了吧。”
“戊字号房修史一事,你可以先放一边,全力配合兵部北都军器监诸事优先。”
“即日起,你便跟晋大人去忙吧。”
晋鹏闻言,即刻谢过马阁老深明大义。
他对秦朝宁说,“本官叫住你,亦有此意。如今马阁老发了话,小秦大人不如就随本官去兵部熟悉一番?”
秦朝宁应下,跟着他离开。
他还没去过外廷的兵部,乖乖跟着兵部尚书身侧。
一路上,晋鹏就针对各类武器的优劣势,军营各种俗务来找话题和秦朝宁聊天。
一方面可以试探出新科状元郎的深浅,另一方面可以熟知对方的性情。
他对于当今圣上委派的此事,心里相当没底。
就怕万一,小状元郎有的都是嘴上功夫,那就是妥妥祸事一桩了。
幸好,秦朝宁的所有应答,都相当贴合实际,不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那一类。这使得年过不惑的晋鹏稍稍安心。
见状,他便把北都军器监目前的情况,给秦朝宁稍微介绍一番。
虽北都军器监也同属冀州,但它的大本营并不在京城内。京城内有的只是北都军器监的小分支,主负责设计、试验,刚好契合此次改进武器一事。
兵部下属的某些分署会有重兵把守,晋鹏让秦朝宁,哪怕是在森严守卫下,也要保持警惕之心,机密的图纸不可随意留在各个分署。
秦朝宁一边听着一边实诚地应下,表示自己定会谨记。
另一边,戊字号房内,诸位修撰和编修临近午时都不见秦朝宁回来,心情真是纠结复杂得很。
大家都是修史的,为什么他能被那么多大人传唤!!
等晋鹏和秦朝宁回到了兵部,晋鹏让手底下的兵给他们俩人去公厨带回来了晌食。
他和秦朝宁快速吃过了饭后,晋鹏就带着秦朝宁在兵部走了一遭。
期间,不少武官对于秦朝宁这个今科小状元郎都很是热情的,还有数人非要摸摸他的脑袋,说要沾沾他的文气带回去给自家儿子。
见状,晋鹏笑着打趣秦朝宁,“小秦大人日后在翰林院满了三年,倒不妨看看我们兵部。”
“本官看众武官可喜欢小秦大人了。”
闻言,秦朝宁憨厚笑着,没敢接话。
毕竟,户部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
待他们俩人赶到北都军器监分署时,里面正传来一阵争吵声。
驻守的分署的士兵们给两位大人行礼后便放行。晋鹏眉间轻蹙,带着秦朝宁快步往里走。
“你个臭老头子,我都说了多少次,黑铁不是炼的次数越多越无坚不摧!”
“你这是在质疑祖宗传下来的百炼钢法!”
……
“我朝的大刀没有倭刀锋利和炼多次压根没关系!”
“那你倒是说出个一二三四来,有关系的又在哪里?!屁都放不出一个,还不许别人尝试!”
“我这是不许你们尝试吗,分署就这三旬费了多少铁矿石,要不要我把账簿放你面前?”
“何事争吵?”晋鹏踏入北都军器监分署后,语气稍冷,面容威严地问道。
瞬间,分署内争论的几人顷刻间鸦雀无声,明显还慌了慌。
他们立即跪下行礼,“小的拜见尚书大人!”
“方伟和卓昊呢?”晋鹏问他们道。
分署这里,平日里负责各位协调和管理的是监丞方伟、少监丞卓昊,另外还有主簿和录事那些就都在北都军器监大本营那边。
众工匠回话道,“回尚书大人的话,监丞大人近日回总监处,不在分署,而少监丞大人则走开了。”
“都起身吧”,晋鹏朝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小秦大人,正历十年的新科状元,从即日起,他将会在分署此处和诸位共同深入研究如何改进武器。”
“你们务必全心协力,配合小秦大人。”
“小的领命!”
“小的拜见小秦大人!”
“有劳各位老前辈了”,秦朝宁客气地回礼道。
他这么一行礼就把诸位工匠吓了一跳,忙称使不得使不得。
一会儿后,待少监丞回来了,晋鹏就把诸事给他交代了一番。
卓昊听罢后,对秦朝宁甚是恭敬有加。
哪怕不知道他的底细,但是状元的称号在他这里就是聪明人的代表词。
晋鹏在分署呆了片刻,想着等不到方伟了,就先离开。他叮嘱秦朝宁,好好干!他十分看好他!
少监丞卓昊一听,看向秦朝宁的目光都亮晶晶的。
“小秦大人,咱们尚书大人还是第一次对人这般关切呢”,卓昊在上峰离开后,帮上峰美言道。
秦朝宁想了想,应道,“许是,看朝宁年纪小?”
卓昊:“……”
“咳咳,小秦大人,不如下官先带您熟悉一番分署?”
“嗯,劳烦卓大人。”
北都军器监这边主要是负责兵器甲弩这一类,而分署开年以来都在研究如何制作出倭刀那般削铁如泥的武器。
他们尝试了诸多法子,企图破解倭寇的锻造工艺,但目前未有任何进展。
第137章 137.武器改进
秦朝宁在北都军器监分署内, 呆了一整个下午,直到放衙才离开。
傍晚,少监丞卓昊在分署大门前, 甚是热情地与秦朝宁挥别,并表示期待他明日的到来。
经过短短大半天的相处, 他已经很喜欢秦朝宁的脾性。
“卓大人,明日见!”秦朝宁粲然笑着, 同样热情挥别。
右掖门那边,老杨叔今日在这边等了很久, 都不见小少爷秦朝宁的身影,现下已是有些许慌张无措。
在他犹豫要否去找大少爷秦朝阳拿个主意时,幸好一身青衫官服匆匆跑来的秦朝宁恰时出现了。
“老杨叔,抱歉久等了”, 秦朝宁喘着气说道。
老杨一看到他, 就松了一口气,老实笑着,摇了摇头, 准备把秦朝宁接走送回家。
秦朝宁在马车上告诉他,他接下来都无需去翰林院, 要去上衙的地方是外廷, 所以每日下衙过来右掖门的时间会稍晚些,让他日后可以无需早早过来。
听罢,老杨笑着应下, “都听小少爷的。”
待秦朝宁一回到家,他和爹娘打过招呼就回房间埋头整理思绪去了。
原本秦石和秦柳氏见幺子回来, 是想告诉他,再过没几天他大哥武会试的结果就要出了, 另外他们和黄府那边也要定下迎亲吉日。
不过,见秦朝宁行色匆匆,似乎有事情忙,他们就算了,过几日再说也无妨。
翌日,秦朝宁抱着一沓自己昨晚熬夜拿炭笔描绘的图纸去上衙。
他的人是直接去的北都军器监分署的。来到分署时,刚好,监丞大人方伟今日也在,他们便客气地互相行礼,简单说了几句话介绍了个人情况。
这时,秦朝宁见监丞大人方伟,少监丞卓昊都在,他就主动邀请他们二人一同商议关于武器改进一事。
时间宝贵,择日不如撞日!
“本官亦正有此意”,方伟笑着道。
他也想看看小状元郎有何思路。关于小状元郎在朝堂上一人对百官答疑一事,他已是有所听闻,不少人都说新科小状元郎有真才实学,非不知事的小儿。
于是,三人便进了分署的议事堂。
坐下后,方伟和卓昊便问秦朝宁有没有什么头绪和方向。
闻言,秦朝宁把自己带过来的图纸放置在大长桌上。
接着,他解释道,“昨日下官在分署走了一遍,把分署现有分管的武器看了看,下官在夜里便苦思冥想,哪种武器眼下相对适合改进的。”
“两位大人可仔细瞧瞧我带来的这几份图纸,这是下官把单弩改成连弩的粗糙想法。”
他带过来的□□有两款。一款是给兵卒使用,能够连发十箭的弩;另一款则是攻城所用,能够连发五十箭的弩车。
闻言,方伟和卓昊都露出了些许不确定的神情,缓缓拿起桌面式的图纸看了起来。
一晚上就已经改出了图纸?!
这么一看,他们登时讶然得嘴巴微张,一时间忘了言语。
清晰了然,细节处都标注了尺寸,连该武器都画得栩栩如生的图纸!!
仅仅只是一眼,他们二人已经仿佛能够感受到该武器出世时的威力,比之现有所有军营所用的弩可是强上不是一星半点!
“这,这,小秦大人,你的这是?”方大人和卓大人很是震惊。
此时此刻,方伟不可置信地抬手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直到疼得他倒吸一口气,他才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瞬间,他狂笑道,“有了这十连弩,五十连弩车,武器改进一事已是大定矣!”
有了这些,且看他们兵部日后在战事上是如何大发神威的!
卓昊心服口服叹道,“小秦大人,你竟有此般能耐!!下官当真佩服万分!”
这才仅仅一个晚上过去了!
“两位大人,且听朝宁一言。”
见他们二人喜出望外,高兴得像是已经完成了兵部尚书大人的任务似的,秦朝宁连忙实话道,“这里的只是下官拙见,所出具的图纸,能不能成,是否能够达到杀伤力的提升,还得看工匠们实际做出来看看。”
“接下来,怕是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在高兴还为之过早,只有真正做出来并且试验过威力,才算稳了。
实际上,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是他顾忌着时间紧迫,觉得弩的改进方向最能够快速实现,才把它们先提出来。
秦朝宁真实想改进的方向是炼铁,以及部分非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武器。
炼铁这一块,宣朝目前的锻造工艺是落后于倭的,而北都军器监分署本来也是在进行这方面的改进研究,他倒是能很顺理成章地参与进去。
只是,他还没理清相关思路。
在外邦朝贡一事中,扶桑和琉球也在上书申请来宣国朝贡的名单内。届时,这些人随身携带的定然是倭国最锋利的武器。
在诸国比斗中,若是有人提出的携带武器比斗,宣朝的兵卒们现下就很有可能吃闷亏。
所以,锻造工艺一事,其实迫在眉睫,是很重要的一环。
至于热武器,秦朝宁想推进并非炸.弹,火.炮那一类。他想做的是低配版的热武器,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这种。
但是,哪怕是低配版的热武器,也还是需要火.药配比制作。所以,他暂时未将这些信息对方大人和卓大人公开。
术业有专攻,炼金这类化学研究,目前看并不适合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
他还得找他大哥帮忙向白云观那边去信看看,能否找些帮手过来。或是,若是京中有这类的人才,他也得花时间打听打听。
而监丞方伟、少监丞卓昊在拿到了这些图纸后,就拍胸脯表示工匠制作与试验一事就包在他们身上,让秦朝宁好好再琢磨琢磨别的。他们倘若遇到难题再带着工匠来找他。
瞧瞧!不过是短短一夜过去,小秦大人就把他们北都军器监用了十来年的弩给改进了数个等级!
他们眼下不得不信,有的人的脑子就是非同一般好使的!这样的人,就该让他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用作思考!至于动手、跟进、打杂的那些事就交给他们就行了!!
见状,秦朝宁就应下了。
他确实需要时间把锻造、低配版热武器的事捋清楚。
至于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武器,他目前没有想让这些东西面世的念头。除非宣朝以外的大陆,已经有了侵略和飞速发展的苗头,那么他才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坐在议事堂的长桌前,秦朝宁开始提笔写写画画。
分署这里,在方大人和卓大人都去忙了后,就没人过来议事堂这边。偌大的议事堂里甚是安静,秦朝宁自己一人呆到午时,才被兵卒送来晌食。
简单吃过饭,秦朝宁就去找了分署的工匠,提出想看看倭刀。
工匠们听罢,立即把分署现存的一把倭刀带了过来。
“小秦大人,这把长六尺的倭刀还是沿海那些军营缴获送回来京中的”,老工匠苦恼道,“这刀的材质像铁又不像铁,可锋利得很!”
“咱们在分署里拿它与分署的刀、剑、矛、戈、戟、斧钺等对砍,竟分毫未损!这也是奇了怪哉了。”
“莫不成那些倭寇成精了,在长刀上施了妖法?”
……
秦朝宁听着他们的话,仔细观察倭刀的通身。
他很快就确认了,这柄倭刀已经称得上是钢的成品材质制作,而他们宣朝的武器锻造,还停留在铸铁。
他把武器还给了工匠们之后,顺势问了问他们尝试过哪些法子试验来制作更锋利、更坚硬的材质。
工匠们一听小状元郎对这些感兴趣,纷纷围上来把他们过去这段时间里做过的都一一给他说出来。
秦朝宁在心里记下他们碰过的壁后,才返回议事堂里继续未完的写写画画。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倘若想炼钢,得先找到铁砂和煤炭。分署现在的炼铁炉,燃料用的是木炭,对于铁矿石而言,远远难以达到熔点。
如果有煤炭在,再把炼铁炉稍作改进,也有一定的概率可以直接熔掉铁矿石。
至于锻造方法,则可用夹钢锻造法和包钢锻造法。
他在每个点的右侧陆续写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个下午过去后,秦朝宁就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数张纸张。直到接近放衙的时间,他才把它们收拾起来,准备带回家。
另一边,兵部尚书晋鹏已经从监丞方伟的汇报中得知了秦朝宁的进展。
他心下大喜,不由得抬手用力拍了好几下方伟的肩膀,叮嘱他,后续定要好好配合好小状元郎,一切他所需的资源都直接倾力给予帮助。
而秦朝宁,是过了几日后,才把锻造一事的内容整理好,给监丞方伟和少监丞卓昊讲过了后,三人才一同去给兵部尚书晋鹏汇报。
锻造这事的改进,需要兵部配合的资源较多,单单北都军器监分署而言,无力支撑。实话讲,他们连煤炭都没有。
待兵部尚书晋鹏下了朝后,一听秦朝宁他们来找他有事上报,立即笑着让他们进去。
待听完秦朝宁所言的内容,他激动得满脸通红。
“小秦大人,这内里所言当真?!”晋鹏按耐不住心中的激荡情绪,再次问道。
“下官所言,如无意外,皆能成真。”秦朝宁肯定道。
闻言,晋鹏在屋内走了几圈才镇定下来。
这锻造改进一事倘若能成,将会让整个宣朝的兵力都立即提升一个高度!这件事不是小事,是利国利民,兴国安邦的大事!!
“你们需要的东西,给本官写详细点,最好有配图。本官会安排人去各地搜查,找出来。”
“此事,事关重大,你们切记保密,莫要声张。”
“是!下官谨记!”
翌日,秦朝宁就把煤炭的详细介绍,配上配图,以及煤矿可能存在的地形是哪些等信息逐一写了下来。这里面,他重点提及了冀州内、兖州内、徐州内、梁州内的地域。
同时,他还顺便在纸张上写上了硝石和硫磺的资料,才一并把它们交到尚书大人的手里。
硝石、硫磺、木炭,火.药的三种基础配料。
第138章 138.疑是煤炭
当天夜里, 秦朝宁找上自己大哥秦朝阳,把自己的来意说明。
他是在请示过兵部尚书晋大人后,就得到了可以引荐他需要的人才给兵部的许诺。并且, 引进的人员,他们相关的俸禄, 一应都会由兵部安排支出。
“这事交给我吧”,秦朝阳毫不犹豫揽下联络白云观一事。
他本来就一直在给白云观的师兄弟们在京中找合适他们的活计。现在一听, 这事还是兵部的,更是想帮师兄弟们争取一番。
他当天夜里把信件写好, 次日就托人快马加鞭寄出了信件。
这之后的没几日,正历十年七月初,武会试放榜了。
在满天的喜气和敲锣打鼓中,秦家迎来了报喜的差役, 秦朝阳高中了二甲武进士!
这下, 秦石和秦柳氏终于放下一颗悬着的心来。
他们终于可以没半点负担去黄府那边定下迎亲日期了!也无需再担心大儿子委屈了儿媳妇!
而陆府那边,自然也是知晓了秦府的喜事,第一时间就派管事赶往秦府那边, 一是送上祝贺礼,二是顺便提及陆府想找时间和他们合个黄道吉日。
秦石夫妇俩一听, 便懂了, 眉眼带笑连忙应下。
子女的大事,终是要落地了!
最后,秦朝阳的大婚定在了八月, 而秦晚霞的大婚则在十月。
为了这大喜事,几家人都忙碌得不行。
八月初, 秦朝阳的婚事在新院子举行了。
新院子就挨着老秦家原来的两进院子,是秦家特意买在相邻隔壁的。这院子也是两进的大小的, 就作为秦朝阳和黄瑾小两口日后的住所。
在黄瑾嫁进来后,秦石和秦柳氏瞧着隔壁两进院子有些空,媳妇又是家中唯一的子嗣,还提议亲家黄大人和黄夫人若是不嫌弃,不若搬到隔壁去。
长辈和小辈一起住着,人多也热闹。
两家挨得近,平日里走动也方便,多少有个照应。
黄彬和他夫人闻言,哪有不应的。
很快,他们就收拾好家中的物什,带上家中的老仆就投奔女儿和女婿了。
婚事过后没多久,秦朝阳的任命也下来了,授御前侍卫。
他领命上任没几天,就找了个时间给家中爹娘,岳父和父母都提前说明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
秦朝阳的想法是,眼下短期内他会任御前侍卫,迟些他则会自己主动请辞。比起在京中过安稳日子,他想出去,要么是去北方边境守边关,要么就去南方打倭寇。
听罢后,秦石和秦柳氏表示知道了。
他们不想阻拦儿子的决定,只得提醒他,他可以选择去吃苦,但是得多考虑下他媳妇是怎么想的。
没得新婚燕尔没多少日,就让别人守活寡的。
另一边,黄彬这个老丈人,倒觉得男儿志在四方,还鼓励秦朝阳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放手做。
而黄夫人就不太认可她丈夫,表现出来颇心疼女儿。
不过,她面上也没说什么,还是把事情留给女儿和女婿二人解决。
黄瑾在秦朝阳给她请罪时,应得很干脆,表示秦朝阳去哪她就去哪。
闻言,秦朝阳满心眼里,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委屈她了。于是,接下来在京中的每一天,他都费尽心思讨媳妇欢心。
因为秦石夫妻俩,秦朝阳他们大多数自己能够解决的,都少有去找秦朝宁的,所以秦朝宁对于家中的这些事知道得不多。
他只知道大哥有了自己的主意,日后想出京。
而北都军器监分署那边,是在七月底做出了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的样板。其中,试验则安排在八月初七,试验地点就选在京郊,兵部其中一个军营的驻扎地。
武器试验那天,兵部尚书晋鹏,北都军器监监丞方伟、少监丞卓昊,秦朝宁都一同去现场围观兵卒武器试用情况。队伍里除去他们几人,还有不少兵部的将领都跟着去。
不出意外,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的试用结果都很好!那些参与试用的军营兵卒们皆为其效果大吃一惊,事后更是激动得阵阵欢呼不停!
见状,晋鹏他们几位大人喜上眉梢,那神情比过年还要红光满面。
总而言之,他们觉得武器改进一事,到此阶段已是稳了!
秦朝宁虽然也高兴于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的攻击力不错,但是他想要的还是锻造的提升,以及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等的批量生产。
不过,看到诸位同僚兴奋得恨不得在试验场跑几圈的模样,他也笑得粲然。
由于兵部派遣出去寻找的队伍,目前还未有半点消息回来,秦朝宁其实急也急不来。
后面的一段日子里,他在北都军器监分署,就陪着那些工匠一块研究现有武器的外形,铠甲的材质和制造等。
待到了八月底,秦朝阳终于收到了白云观的信。
可是,把信看完时,他顿时跌跪在地,霎时间泪流满面。
信中内容是,七月初,观里的师兄们,以及年满十五的师弟们,自发下山抵御倭寇,保护城外村落百姓。二十几人出的道观,无一人回来。
如今的白云观,只剩下老道士三名,小道士十二名。南方多个村落死伤无数。
与此同时,南方急报,朝堂上亦乱了套。
急报中说明,七月里,多队倭寇中的佼佼者从南边沿海岸线,在伪倭的接应下,如无人之境一路杀人抢掠,大肆破坏,意欲直奔南州、扬州等多地。
这些倭寇杀红了眼,砍杀宣朝士兵上万,死在倭刀底下的老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等各地军营反应过来追击这些倭寇,这些倭寇就玩起了躲猫猫。如今,竟是大部分倭寇完好无损地全身而退。
该急报内容使得历帝在朝堂上气得在脸色铁青,半晌没了话,连骂人都骂不出来。
底下众武官和众文官吵得不可开交,连袖子都情不自禁挽了起来,貌似随时随地就要打一架。
武官们的角度是,觉得倭寇简直欺人太甚,他们应该派兵把那些倭贼、伪倭都一网打尽!
文官们则觉得外邦朝贡的日子渐近,这次倭寇来势汹汹,恐是有所依仗!另有所图!他们要做的是静安其变,等十月外邦朝贡,扶桑、琉球到来时再看看他们有何阴谋。
“等等等,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就只懂得站着看那些百姓无辜死去是吧!?”
“事态已是紧急如斯,再不派兵,岂不是南方所有城池连地形都被打探得一清二楚么?!”
“一旦被倭贼摸清楚我方地形和兵力,日后大举入侵才是大祸临头!”
……
“不可理喻,你们武官就只懂喊打喊杀,那些倭寇上岸时,你们的士兵又拦下了吗?要不要看看你们死伤多少?上万!”
“南方现在没有你们的人吗?南方有哪些军营驻扎你们没数?还需要朝廷派多少兵?!”
“那些人来者不善,不把他们的目的了解清楚,祸害无穷,你们这些武官能不能用脑子好好想想!”
……
底下文武百官吵得历帝脑袋嗡嗡作响,头痛得无法。他有些心灰意冷,直接散朝,让他们回去想法子,明日再议!
等秦朝宁知道这些事时,还是傍晚他放衙回到秦府了。
秦朝阳把白云观的书信直接拿给他看。
看完了书信,这消息来得太突然,秦朝宁一瞬间大脑都空白了。
而秦石和秦柳氏,以及秦朝阳皆面露哀戚,在大厅里愁得不行。
这世道,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呢!道观里就剩下的老的,小的,日后可怎么活……
深深的哀伤压在心头,他们一家几人呆在客厅,沉默了好一阵子。
“把老道长和小道童们都接到京中吧”,秦朝宁抿了抿薄唇,对他大哥说道,“让万隆镖局帮忙跑一趟,等他们到了后,我安排他们的去处。”
“行,我明日就去镖局托镖”,秦朝阳哽咽着应下此事。
“住处和衣物那些,就爹和你们娘亲来安排。”
白云观一事,老秦家很快就商议好。
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做些自己能做的。
而朝堂上,对于倭寇一事好几天过去了,仍是吵个不停,都没定下个章程来。
直至杨首辅一派的人力议,先罚南方失责的军营将领,再下旨让他们将功补过,扫清残余倭寇。
按照他们说的,无论倭国有何阴谋,待十月就知晓了,朝堂上的同僚再争吵亦无益!
历帝听完沉思过后,“那便依首辅所言,内阁拟旨吧。”
这事才暂时告一段落。
实际上,南方的一系列变故,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伤亡惨重,而是兵卒们和百姓们信心的溃散。
许多兵卒和百姓对倭寇的恐惧被此事无限放大,有的甚至觉得对方是无坚不摧的,杀不死的煞神,未迎敌就已经怯了。
信心溃散带来的后患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朝堂上的官员们丝毫没有察觉。
八月下旬,兵部传来消息,类似煤矿的矿洞被发现,一队押送煤炭的队伍朝京中日夜兼程赶回来的路上。
这算是难得的好消息!
秦朝宁因为南方倭寇突发爆起一事带来的焦躁,在煤炭这事里稍稍得到了放松。
他迫不及待想知道是不是真找到了煤炭,这样他们就能够尝试也炼出倭刀那般锋利的武器了!
没见到实物之前,在疑是煤炭的东西还未运至京中,他准备提前带着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把现有的炼铁炉进行改造先。
为了未雨绸缪,他想和工匠们做两款锻造炉,一款是古法冲天炉,一款是平炉。
平炉就是倭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常用锻造炉。
秦朝宁按照脑海里的记忆片段,想一比一复刻。
而冲天炉的构造信息,也同样是来源于他脑海里残存的记忆片段,按照他的理解,效果应该是会比平炉好。
不过,这些他都还没实践过,只能先把炉子也做出来备着。
第139章 139.火.药
九月初, 秦朝宁终于看到了兵部运回来的黑色疙瘩。
他很肯定,这些就是煤炭!
兵部尚书晋鹏看到秦朝宁点头,心里的大石顿时落下。他急切地叮嘱秦朝宁, “那么小秦大人,你近日就开始你们所谈及的那个炼钢吧。”
“你的一应要求, 整个兵部上下都定然全力配合!”
当初,朝堂给各国的回复是中秋是宣国阖家团圆的日子, 十月倒是京中最美的冬日景象,这才得以把外邦朝贡定在十月下旬。
现下, 宣国边境各地,不日内应该陆续能够看到外邦使臣团的身影了。
无论是七月南方倭寇耀武扬威一般肆意砍杀宣朝百姓一事,亦或者是朝贡在即,诸国别有用心, 锻造锋利武器一事都迫在眉睫!
“下官定当全力以赴!”秦朝宁神色凛然应下。
在北都军器监分署全体开始昼夜不分地开始忙活, 尝试提炼钢铁,融合不同的钢和铁的配比来锻造武器的同时,白云观的老老小小十几人也赶到了京中了。
秦朝阳毫不犹豫就和同僚换了轮值, 亲自去把他们接到了老秦家。秦石夫妇俩就给他们张罗了接风宴,安顿好他们歇息。
他们夫妻俩挺心疼白云观的老老小小的, 提前数日还给他们整理了不少药材, 用来调理身体炖汤用的。
翌日,秦朝宁就带着换了一身厚实新棉衣的老道长和小道童们,一同去了兵部。
老道长和小道童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些忐忑, 但是很是信任秦朝阳的幺弟。
而秦朝阳则是很放心地把老道长和小道童们交到自己幺弟手里,自己继续回去当值。
他告诉他们, 等休沐时,他再去找他们。
听罢, 老道长和小道童们皆应下。
兵部这边,尚书大人晋鹏,一大早在兵部看见老的老,小的小的一行人,他不由得有一瞬恍惚。
这是??眼前的众人让他的心中颇有顾虑。
原本,他以为秦朝宁给他提及的道观炼金人才,好歹是青壮年的道士师傅。这老的都半只脚迈入棺材似的,小的这些个则又瘦又懵懂,真能扛事??
晋鹏想了想,这些人都山长水远,还是长途跋涉来到了京中,他也不愿眼下拂了小状元郎的面子。
“接下来就有劳各位道长和小道长们了”,晋鹏让人把他们的信息记录下来,许诺他们,“尔等尽管倾尽全力,若是事成,本官大大有赏!”
先走一步是一步,看看吧。不行,他再找别的有炼金术才能的道长过来替换掉眼前的这些个。
“草民领命!”老道长们领着小道童们立即行礼应道。
见他们老老实实地,晋鹏就示意秦朝宁走到一旁说话。
几句话里,内容是他言语关切地叮嘱火.药武器一事就劳烦秦朝宁自己多上点心。至于分署那边的事,他就让监丞和少监丞多看着点,遇到不懂的地方再过去实验场找秦朝宁。
闻言,秦朝宁能够意会晋大人现下是对道长和小道童们没有信心。没结果出来前,他不欲辩解,利落地点头应下。
实际上,火.药一事,他就是打算自己上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配方的配比。不过,事成后的各项事情,他就打算全权交给老道长和小道童们了,让他们能够安身立命。
晋鹏见他理解自己的用心,顿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的满意溢于言表。
小秦大人一颗心,果真七窍玲珑!
秦朝宁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随后,他就借用兵部的马车,带着老道长和小道童们直奔北都军器监分署在京郊新弄出来的实验场地。
那个实验地建在一座矮山坳的半山腰,有几亩地大,兵部还派遣了重兵把守。
这个地方的整体规划是按照秦朝宁交待的,实验用地是开放式露天的,只简陋地搭了雨棚。
老道长们和小道童们的落脚点则是在实验场后方,那几间临时搭建的屋子是普通砖瓦房,内里粮油米面等已经准备齐全。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实验场。下了马车,和守卫的兵卒们交接了文书后,秦朝宁就带着道长和小道童们先去安置。
小道童们见兵卒们没跟进来,这才抬起头,目光天真懵懂地看向秦朝宁,七嘴八舌地问他话。
“朝宁施主,我们日后就住这里么?”
“师傅说的火.药我们真的能够炼制出来么?”
“我们若是做不出来,会被赶出去么。”
……
小道童们经历了白云观挂满白幡,满天黄纸的一幕幕后,内心的彷徨无助和迷茫至今仍在。
他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如浮萍无根。
闻言,秦朝宁动作一滞,满目怜惜。
他抬手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语气肯定道,“你们目前是定居在实验场,日后若是有别的安排,我会再和你们商量。”
“别害怕,你们接下来这段日子里,就在这里读书、识字。而炼金术一事,前期有老道长们和我就行了,后期你们再慢慢学。”
“哇!读书识字!”
“那朝宁施主会时常过来么?”
“朝阳施主也会时常来看我们么?”
……
秦朝宁耐心地一一回应着他们,把他们带到砖瓦房后,让他们先去放置好行囊。
尾随他们身后的三位老道长,听着他们的对话,偷偷抹了抹眼角。
一会儿后,他们很快整理好心情,慈祥地看着各个小道童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子,随即争先恐后地去炕上占自己的床位。
久违热热闹闹地一幕,让人看了心都宽了两分。
待出了砖瓦房,老道长们脸上的愁容已是散去了不少。他们抬起满是褶皱的手去紧握住秦朝宁的手,说了好些打心底里感激他的话。
秦朝宁宽慰了他们一会,轻轻回握了三位老道长的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道,“不如,咱们先去庖厨把晌食做了,吃饱了之后再商议实验一事?”
有事情做,等道长和小道童们都有了寄托,精神气也能快速振作起来。
“好,好”,老道长们听罢后,就没有不应的。
虽满头白发,他们这会儿却步履有力地跟上秦朝宁。
最终,在值守的兵卒的帮忙下,十几人的晌食很快就做了出来。而那些值守的兵卒们,他们自己就有相应的伙头兵操持饭菜。
实验场地的这些人,一开始对于秦朝宁这个状元郎挽起官服袖子,当真亲自动手去洗菜,去烧火,可真是把那些兵卒们着实吓了一跳的。
不过,后面见到状元郎的次数多了,见他惯常事事都会动手,大家才见怪不怪。
这天,老道长们见秦朝宁再次混合好硝石、硫磺、木炭,把它们研磨后的粉塞进一截竹筒里,他们立即神色慌张地上前劝道,“朝宁施主,这次的试点火,可千万别再亲自动手了。”
“这截竹筒还是交给老身吧。”
说来惭愧,本来火.药的试验就是他们白云观领的命,结果所有事大大小小都是朝宁施主率先做了。他们跟在秦朝宁身后,干的活实在不多。
像前两天那场爆.炸,那是彻底把大家吓破了胆。
朝宁施主可是新科小状元郎,倘若有什么差池,伤到了眼睛、手、面容,那可真是罪过了!!
“好,这次不会自己去点火了”,秦朝宁看了一眼脸色一白的老道长们,应下了。
他垂眸看了看手里的竹筒,想着这次的比例是把硝石、硫磺、木炭都处理了杂质后,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古法炸.药的配方来配的,应该问题不大了的。
料想这次做出来的,爆.炸威力会不容小觑,他确实不敢自己亲自上手,也不打算让任何人亲自去点火。
安全第一!
秦朝宁出去找来把守实验场的兵卒们的上峰,告诉对方麻烦安排个腿脚功夫最好,跑得最快的人来给他。另外,还得帮忙找一柄长竹竿来。
他打算让这个兵卒,用长竹竿绑着点着了的的香,用来点燃装有火.药的竹筒上面的引线。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在场的所有兵卒都转过身来围观着实验场空旷的沙地那边。小道童们也都跑出来,在砖瓦房屋檐下踮起脚尖挤在一起,朝沙地看去。
最近这些天,他们已经围观过不少次点火试验了的。
依旧每次都让他们觉得很是震惊!!
“小秦大人,小的准备好了”,指定点燃火.药的兵卒对着秦朝宁说道。
闻言,秦朝宁再次检查四周,见老道长们已经走到了廊檐下,那些兵卒和小道童们也做好了准备,他才对该兵卒嘱咐道,“小心些,点着了就跑。”
“晓得嘞,小秦大人放心!”
等秦朝宁跑远了,该兵卒才手持两丈有余的竹竿稳稳当当地靠近沙地中央的那一截孤零零的竹筒。
随即,一声巨响“砰!——”,瞬间尘土飞扬,沙石四溅。
众人哪怕早有心理准备,眼下也俱是被突如其来的巨响吓了一跳。
这平白无故大白天打雷似的!!比前些天的动静都要大许多!!
片刻后,待到烟尘黄雾散去,沙地上凭空出现的出现大坑让众人刹那间惊呼出声,“成了!——”
“哇!——师傅师傅,成了成了!”
“小秦大人,小秦大人!”
“朝宁施主!——你快看快看”
……
秦朝宁也看到了,不由得满脸笑意。
比他想象中的快上许多,半个多月就做出来了。
他提醒大家擦一擦脸上的尘土,才应道,“是的,我们做到了!这些天辛苦大家了。”
火.药能够顺利做出来,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就不难了。
听到他说成了,大家才真正放下心来,顿时整个实验场都是笑声。
小秦大人说成了,那就必定是成了!
当天傍晚,秦朝宁就赶去兵部给尚书大人晋鹏汇报了此事。
晋鹏听罢,立即就安排了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参与进来,和老道长们一同研究秦朝宁给出来的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等设计图纸。
这可是大事,晋鹏激动得声音都是带哆嗦的,吩咐秦朝宁戒骄戒躁,趁着外邦使臣团都还在路上,继续好好干!
他会给圣上禀告此事,给他们这些参与的人记大功的。
“下官领命!”
“你做得很好。”
晋鹏看着少年模样的秦朝宁,心头那个火热呀!恨不能绑回自己家给自己当干儿子!再不济,当女婿也行!!
倘若进度再赶赶,待到寒冬时,他们的士卒还能好好教训今年北边各个边境来犯的贼人们了。
而秦朝宁,次日就回到了北都军器监分署,参与新武器的锻造。
皆因,少监丞卓昊找到他说,工匠们锻造出来的大刀虽然比从前的坚硬且锋利,却仍旧比倭刀差几分。
第140章 140.外邦使臣团
北都军器监分署的众位工匠一看到秦朝宁的身影, 迫不及待就围了上去,像是终于找到主心骨一般。
“小秦大人,咱们试过了, 冲天炉锻造的出钢率确实比平炉的高。”
“夹钢锻造法和包钢锻造法咱们也都试了,就是试了好多次调整配比, 锻造出来的武器仍是比不上倭刀。”
“小秦大人,咱们大宣国的兵卒用惯的还是大刀, 长戟一类武器,不知要否对武器的品种多加改进?”
……
见状, 秦朝宁一边听,一边思考。
他让众工匠勿着急,喊上了少监丞卓昊一起去锻造炉先看看。
闻言,众人立即跟上, 那脚步快速得颇为急切。
小秦大人难得露面, 必须抓住机会!!
因为现在北都军器监分署的木炭和铁砂有定量,而冲天炉的出钢率比平炉的高,所以这会儿分署里面只开了冲天炉, 没开平炉。
尽管如此,锻造的大棚里面仍是热气腾腾, 似有烈火迎面袭来似的, 不一会儿就让来人皆是汗流浃背。
众人没被热浪影响,围着冲天炉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这座独一份的小型冲天炉,高一丈二(高四米), 这会正有工匠踏上长梯子往冲天炉的入材料口倒进铁砂。等他下了梯子,底下的工匠就立即往烧火的口倒入木炭, 开始鼓风。
无需片刻,鼓风口相反的另一侧开始流出高热的铁液。
秦朝宁仔细看了看冲天炉的各处, 见冲天炉的运转毫无滞塞,才点了点头。
这炉的效率看起来确实不错。
“小秦大人,托您的福,这冲天炉配合灌铸法,锻造武器比起往年,那可是又快又好。”
“只是,咱们不确定,日后兵部锻造武器,是否还要沿用灌铸法。不知小秦大人可有别的建议?”
……
眼下,他们每人围着秦朝宁,都迫不及待把自己闷了几天的话,噼里啪啦地一股脑说出来。
随着发言的人越来越多,众工匠们那看向秦朝宁的目光像是冒光似的,恨不能把他们的小秦大人永远留在分署!
原本刚刚还跟在秦朝宁身侧的卓昊,瞬间就被众工匠们挤到一边去,使得他踉跄一步。
见此,他不由得失笑出声,“你们这半点儿不给小秦大人喘息的时间,他哪里顾得来。”
“别急,别急,有问题的一个一个来。”
“卓大人说的是!”
听罢,工匠们顿时皆是老脸微赧,这才一个接一个地拉着秦朝宁说话。
秦朝宁听得认真,不过,有一些他们提及的,他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对此,他只能捡着自己已知的给他们做出解答。
秦朝宁拿过纸张笔墨,在众人围着的情况下,想了想,便在上面画出唐横刀的尺寸。同时,他一边写上包钢法锻造唐横刀的注意事项,一边给众工匠介绍其中唐横刀锻造过程中的要点是哪些。
唐横刀这样的兵器,对于宣朝士卒来说,会更符合宣朝人的日常使用习惯。
比起模仿倭刀或是锻造长戟那些,唐横刀会更适合现下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境况所选择的锻造方向。一是工序少些,二是容易实现批量生产。两者结合,省时省力,可直接用作震慑外邦使臣团上。
而钢材包裹熟铁锻造出来的唐横刀,自身具有很好的硬度和韧度。最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他列出来的步骤制造出来的唐横刀,它在锋利的前提下,其损坏率还能够有所降低。
这对于日后南北方的各个兵营而言,都能减少不少战损。
在制作过程中,唯一需要重点注意的点是覆土烧刃的步骤。它是指在淬铁这个步骤上,锻造成型的唐横刀需要覆上一层特制泥土。
至于,锻造过程里的钢和熟铁的比例问题。他的记忆片段里并没有具体的数值,只有大概的比例。
他给出的建议是,工匠们每尝试过一种比例就留下一柄样版,并且留下相关记录。这样逐一排查,找出最适合的比例。实际上,他印象中哪怕比例有所偏差,唐横刀仍旧会是很好的武器。
众工匠听罢后,皆是立刻领命!
“那便这般安排吧”,秦朝宁把所有纸张卷起来递给工匠们。
时间紧迫,北都军器监分署锻造这边可以在接下来这段日子里就集中精力把唐横刀先锻造出来一批,用作应对外邦来朝再说。
等朝贡一事结束,北都军器监分署能做的事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工匠们可以自由发挥,自行摸索,不断研究。
一旁的少监丞卓昊听罢,也觉得很是有理。
目前大家的精力都有限,时间也有限,还是集中干好某个方向,某个点。
而众工匠们理清了头绪,顿时斗志昂扬,立马重新四散,忙碌起来。
“还得是小秦大人您出马”,卓昊走到秦朝宁身侧,感慨道。
在秦朝宁忙活于实验场那边时,他们这边总感觉诸事进展都摸不着头脑。瞧瞧,秦朝宁一回来,这才一个时辰而已,事情都理顺了!!
他实在是兴奋和激动,便十分热情地搂着秦朝宁的肩膀,哄道,“小秦大人,您看看,咱们可真是离不开您呀!以后可当真要考虑留在咱们北都军器监分署呐,咱们兵部就是您的第二个家!”
“卓大人实在过誉了”,秦朝宁笑了笑,实话道。
哪怕他只是提供个思路,假以时日,北都军器监分署的众位工匠和同僚也定然能够摸索出来个八九不离十的。他从不怀疑宣朝人的智慧。
“哪里就过誉了”,卓昊真是越看秦朝宁就越喜欢。
年纪轻轻,能力出众!能够捞功劳还愿意让同僚们分一杯羹!!这样的人,实在难得!
他一副俩人好哥们的模样,拼命在秦朝宁这里说他们兵部的好话,企图告诉秦朝宁兵部多么适合他。
听了片刻,秦朝宁登时明白过来了卓大人的用意,不由得失笑。
他只好答应卓昊,将来若是朝廷需要抽调,他会愿意随时来兵部支援的。
卓昊听罢,便先暂且放过他先。
他定会良心上谏他的上峰尚书大人,留住人!
自此以后,宣朝的北都军器监分署就多了两个司,分别是北都军器监锻造司和北都军器监火械司。
它们各自承担起了宣朝往后百年有余的军备革新任务。
另一边,朝堂上关于外邦朝贡一事的各个事项在这些天里面,都已经分派到各个指定的人头上了,连陆杰修和杨乐都捡了个任务。
陆杰修是跟随礼部接待各国朝贡使团,而杨乐则是进了户部,负责对接所有出钱出力的商户。
这些事对于他们二人而言,没有什么难度,几天就轻而易举就融入进去了。
然后,朝堂上下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甚至于宦官一系的人也在朝贡一事争取到不少任务。
直至九月末,京城迎来了第一波使臣团,来自百济的百来人。
他们作为第一批进京的使臣,刚到京城就被礼部协同从边境就一路“护卫”他们上京的兵卒们,给送到了西市指定安置使臣团的客栈。
哪怕是百济使臣团在客栈落脚后,“护卫”的一队兵卒们都没离开,顺理成章地围守客栈,使得整个使臣团的人竟是憋着一肚子气。
“不是说宣国已经外强中干了吗?!”百济使臣团为首的人,现百济君主的其中一个弟弟,阶伯怒叱道。
他一路上竟然连个宣国女人都玩不得!还被像是囚犯一般严加看管!!
“义兴王息怒”,下方一名上了年纪的官员上前跪着道,“大王再忍忍吧。如今这一月有余的路程上,所见所闻与其余各国通信的内容对不上,还需等那些使臣团到来再做商议。”
闻言,阶伯脸色更是难看,他抬脚一踹该名官员,“孬种,每天只会劝本王忍耐,留着你和留条狗有何区别?”
“大王息怒”,对方被踹倒在地又立马爬过去,谄媚道,“这京中乃美人云集之地,小的马上给大王安排好今夜的伺候之事,熄熄火。”
“还不快滚去安排!”
闻言,对方立即屁颠屁颠出去。
随着百济使臣团的人安顿下来,礼部那边的人就从“护卫”的负责人那边知晓了该使臣团的各种情报。
譬如,使臣团核心的几人是何人,使臣团的武力如何,使臣团带来朝贡的物品是什么,使臣团一路人有无欺压宣朝老百姓……
消息一清二楚,让礼部和兵部等对其都能有个底。
这之后,扶桑、琉球、安南、苏禄、土司、南掌、高丽、新罗等的使臣团也陆续到达京城。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京城内因使臣团闹出来的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禀告大人,顺天府那边派人来报,扶桑、琉球、百济、新罗的使臣团把京城春景楼、梅兰苑的姑娘们强占好些天,不放人。”
“大人,大人,安南使臣团的人在闹市强抢百姓东西,不付银钱。”
“大人,苏禄和土司都在闹着,觉得自己的客栈比其他使臣团的简陋,要求换地儿。”
……
没几日,整个礼部上上下下,可谓被这些外邦使臣团弄得焦头烂额。
这些人就没有一天不闹事的!
这些破事,最后都是兵部出马协助处理。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朝贡的事情就没那般复杂。
突然涌入京城那般多外邦人,使得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热闹极了。
尤其是,大部分使臣团的人还是守规矩的,所以哪怕百姓们出去摆摊碰运气,一些新奇小玩意偶尔还能卖出比往日贵两三倍的价钱。
更何况,在使臣团们到达得七七八八时,京城内东市那一带的美食街、传统文化街就开起来了,顿时带动起了京城及周边的人流涌入,尽显繁华。
于是,几乎近日百姓人人嘴里谈论的话题都是美食、字画、瓷器……外邦的人事物,竟是开开心心凑热闹的居多,惶恐惧怕的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