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都市小说 > 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 > 18、018
    县长把这里面的厉害关系一说:“齐云村要是真照顾了知青,你觉得视察组会怎么看我?”

    肖红凤吓了一大跳,“我真不知道会这么严重,要不把他们分到别的村?”

    县长摆摆手,“算了吧,我刚到庆安县,多少双眼睛看着,你一定要多注意些,别自作主张。”

    隔天肖闻倩搭乘拖拉机来县城,买了一斤瓜子来看堂姐,说起齐云村的大新闻。

    “县里还没说把初中定在哪里,姜美心就叫开工挖地基,惹得姚家村又去闹事,两个村窝里斗,都说不许来县里告状,姐,你不和姐夫说一声,叫齐云村停工?”

    肖红凤劝道:“既然是两个村子窝里斗,你姐夫要是知道你跑来告小状,会不高兴的。”

    “再有一个,市里调查组带了瓜子回去,今天市里的供销社打来电话,要找齐云村的食品厂订货,我看这初中,肯定会选在他们村,你姐夫告诫我不许干预,我是帮不上忙了,你要想当老师,自己想想办法,别干等着呀。”

    肖闻倩心里有点急,坐了一会告辞回去了。

    …

    姜美心接到市供销社采购部下的订单,要赶在月底之前,每种口味的瓜子交货两百斤,也就是六百斤瓜子。

    她和村长商议,“中秋和过年,才是瓜子需求的旺季,咱们应该多收葵花回来。”

    “往年除了自家吃,剩的都烂在地里,有咱们齐云村的窑厂作保,可以先收货,年底给钱,这个问题不大。”

    村长担忧的是生产,“六百斤瓜子,你带着招娣和向南能行吗?”

    姜美心忙道:“招娣怀着孕呢,炒瓜子是力气活,我难以胜任,而且还有窑厂的担子,瓜子厂我想找两个人,把配方教一下。”

    这个人,肯定是他们老秦家的人。

    姜美心自己琢磨的配方,她想教谁都行。

    村长说:“行,只要不耽误瓜子厂的生产,瓜子厂的大师傅你自己选。”

    人选姜美心打算从老秦家挑人。

    把着配方靠炒瓜子,得继续熬好几年才能等到个体经济,算了吧,还是找个秦家人教了,瓜子厂盈利算集体的,年底一样分钱。

    “爹,瓜子厂的大师傅人选,我想和您商量商量。”

    秦家几个人,都抬头看着姜美心,这是要从老秦家选人教配方了?

    虽然都是大集体,吃大锅饭,但在厂里上班工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秦老头在窑厂,不论农闲还是农忙,出工都算满工分。

    而种地的话,农闲只能算七八个工分。

    秦老头问道:“炒瓜子的配方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你不自己炒吗?”

    姜美心笑道:“我这细胳膊腿的,干不来这重活,二弟三弟要是愿意,就跟我学吧,爹看行吗?”

    秦许生愣了,他以为大嫂会叫向南跟她学,怎么也轮不到他和三弟。

    秦海生也愣了,他媳妇没少在背后嘀咕大嫂,他原以为大嫂不会让他家占到一点便宜。

    老二媳妇心里自然愿意,瓜子厂一年下来,一个劳力能算三百多个工分,比下地强多了。

    老三媳妇心急难耐,这会只想给大嫂斟茶认错,生怕爹不同意,刚想开口,被秦老三瞪眼,不许她说话。

    秦老头一辈子不占人便宜,现在也不占集体便宜,问道:“一家去两个壮劳力,村里人会不会不乐意?”

    姜美心说:“爹不用担心,配方是我琢磨出来,教自家人合情合理,二弟三弟进了瓜子厂,那二弟妹和三弟妹,就不能再参加瓜子厂的招工了。”

    谢春梅实在没忍住,“我和二嫂现在不进去,以后就难了。”

    老三媳妇只顾小家利益,把徐老太气的不轻,“老二老三进瓜子厂,还能说自家人的配方不能外传,你要想进去,那让老三别去学了。”

    “那不行。”炒瓜子的大师傅和小工,计的可不是一样的工分。

    谢春梅也不能让二哥一个人独占配方,她呵呵笑道:“还是让海生和大嫂学吧。”

    “那就这么决定了,老二、老三,你们明天去瓜子厂,村里难免有人阴阳怪气,该忍要忍一忍。”

    “我们听爹的。”

    睡觉的时候,徐老太觉得跟做梦似的,这才几个月呀,村里多了个钻窑厂,现在又开起来食品厂,还建起了学校。

    “你看,咱们齐云村从老大媳妇嫁过来,是不是变好很多?”

    秦老头说道:“县长都夸老大媳妇能力强,也是咱们齐云村齐心,正好赶到一块儿了,厂子才能开起来。”

    徐老太赞同,“以前老大媳妇在青山村,村里没人说她好,来了咱们齐云村,老秦家和村里人,可没有为难过她。”

    “回头你交代老二老三,炒瓜子的配方,连儿子媳妇都不要说。”

    “这我懂,老三媳妇要是知道了配方,还不知道怎么作呢。”

    …

    姜美心和村长说老秦家出两个炒货的大师傅,另外还要招五个小工,岗位只有五个,人选让村长定,村长的意思,生产队根据队里情况,每个生产队推选一个名额。

    名额选好,姜美心带着大家去各村收葵花,先付二成的定金,剩下的货款等腊月结算。

    隔壁乡听说齐云村收葵花籽,价格公道,纷纷跑过来送货,几天的时间,收了几千斤了。

    数量高的让秦老二害怕,“大嫂,还收吗?”

    “收呀,但是质量你们要严格把关,没挑拣好的一律不收。”

    瓜子厂赶着交货,齐云村用瓜子厂做信用抵押,从信用社贷到了款,上人手抓紧施工盖学校。

    知青点已经盖好了,一排三间通铺,还盖了厕所和厨房,通铺里的床搭好,厨房的灶台也垒好了。

    知青们要搬到知青点去,住了十来天的窑厂办公室,再看看知青点,房檐低、空间小,没有之前住的敞亮通透。

    肖闻倩看着不远处已经上梁的学校,说道:“他们在学校给老师盖了宿舍,规格可比知青点好多了。”

    韩心欣说:“如果县里给调配老师,当然要宿舍了,老师是来教书的,我们是来劳动的,最好别去攀比。”

    肖闻倩问闵秀春,“你是师范毕业的吧,那应该可以去当老师。”

    闵秀春道:“我过两三年就要回城的,一届都带不了,不抢了。”

    搬好知青点,村里给每个知青半天假,让他们进城添置东西,闵秀春和韩心欣进城,去她家里吃了饭。

    韩心欣问道:“你不给家里打个电话吗?”

    闵秀春摇头,“不想打,打也是后妈接,没意思。”

    “对了,你说肖闻倩提我学历的事,她也落不到好处呀?”

    韩心欣说:“我估计她是想和村里提意见,但是不好一个人去,就想给你找点事一起去提,你当老师的要求村里无法同意,那她提的要求不过分,一对比,或许就满足她了,但我也是猜测,你这个省城来的大小姐不去,她不一定提。”

    肖闻倩果然没有多余的举动。

    …

    月底了,瓜子厂交了九百斤货,学校盖好,县里等于多了十几个工作名额。

    虽然学校在乡下,但是距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有班车有拖拉机队每天往返,报名的老师还挺多,具体人数,要看这次秋季招生有多少孩子。

    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庄的适龄孩子基本都报名了,姜美心给小西和小北报名。

    初一凑够了两个班。

    县里给了压力,说最好能开三个班。

    姜美心提议道:“学校的老师要吃饭,我建议弄个食堂,这样远一点的孩子也能来上学。”

    食堂不盈利,饭菜卖便宜点,还能解决三到四个劳动岗位。

    在学校食堂上班,也计一个满工分,村长把这几个岗位给了家庭困难的。

    姜美心和瓜子厂的员工说:“盖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你们出去收瓜子,多宣传咱们村的学校。”

    大家答应了,几天的时间,学校又多了几十个报名的适龄孩子。

    有人找秦家老二、老三打听,“你大嫂子把配方给你们,把向东弄去了拖拉机队,她亲生的向南却下地干活,你家大嫂子心里想什么呢?”

    老二老三才不上当,干嘛打听大嫂家的事。

    “我们也不知道,要不你去帮我们问问?”

    谁愿意多这个事呀,闲聊罢了。

    开学前一天,姜美心从潘大娘家拿回四套衣服,小西和小北一套,小南两套。

    谢春梅正在给儿子长丰准备带去学校的粮食和衣服,看那新衣服眼热,商议道:“小南和长丰的身量差不多,大嫂,你借套新衣服给我,年底我就还你七尺布料。”

    姜美心道:“前几天娘就说过,让你别抠门,扯几尺布给长丰做衣服,你自己小气,怎么好意思借我的。”

    谢春梅羞恼的很,跑回家和徐老太求个公道,“娘,这次不是我找事吧,又不逢年过节的,她给向南做新衣服,那下地干活能穿吗?”

    徐老太说:“你大嫂要向南去念书。”

    谢春梅怔了一下,随即想明白了。

    “高中要考的,大嫂是走了县长的关系吧,娘,我听到有人传大嫂和县长走的太近了,县长可是有老婆的,您真的要约束大嫂,闹点事出来,全村跟着丢脸。”

    徐老太心里打鼓,她想过的,老大媳妇要改嫁,老秦家不会拦着,但有老婆的男人绝对不行。

    她瞪一眼老三媳妇,“你就不能盼你大嫂点好?”

    谢春梅:“那娘说说,凭本事考上的高中,向南为什么能去,他又没参加中考。”

    徐老太说不上来。

    姜美心家里,分完衣服,老三和老四开心的同时疑惑,“娘,二哥为什么有两套新衣服呀?”

    “因为娘要你们二哥去做一件他害羞的事,多给一套衣服哄哄他呀。”

    姜向南心疼的很,“娘,下地也穿不上这样的好衣服。”

    姜美心道:“从今天开始,你不下地了,去上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