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穿越小说 > 成长之路[慢穿] > 100-120
    第101章

    峡谷那边养一些鸡鸭, 都是散养,也不怕它们得病养不活,那些鸡鸭在峡谷那里也好找食,完全不用人操心太多, 等鸡鸭长大了, 不仅可以捡点鸡蛋鸭蛋吃,还可以吃肉, 一举两得啊!

    要是吃不完, 也可以拿到镇上去卖, 镇上的人肯定十分喜欢愿意买的。

    听到陶长安过几天想要到镇上去买东西, 顺便把鸡苗鸭苗一起买了送到峡谷那边去的想法, 杨大妞也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想到孩子他爹这段时间这么辛苦,就劝道:

    “大石你先在家里好好休息几天, 反正如今天气才暖和过来, 鸡鸭的事情过几天再娶镇上买也是可以的, 不急这几天时间。

    可惜峡谷那边我不方便过去,要不然就不用大石你一个人去忙这么多事情了。”

    陶长安回到家, 就什么都不用干,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得还是十分舒服的。

    听到杨大妞这么说,他不怎么在意的说道:

    “那边也没有多少活需要忙, 我一个人过去完全就足够了。

    孩子他娘你就等着我拿东西回来就行, 那边的事情有我操心呢。

    你在家里这边也不轻松, 里里外外都是事情, 还需要照顾家里三个孩子, 说起来你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呢!

    家里的三个孩子已经不算小了, 要是有什么他们能够做的活, 孩子他娘你就让他们去干,回头你把把关就可以了。

    要是累了的话,这些出力气的活你就等着我回来干,可不能够累着你自己了!”

    陶长安可不是会惯着孩子的人,虽然他平日里也比较疼爱孩子,但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他也是会让孩子他们从小一起干的。

    培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顺便让他们把生活当中的一些基本能力也学会,对谁都好!

    只要不是故意虐待孩子,不给孩子饭吃,只是让孩子干点家里面或者地里面亲省的活计,村里哪家不是这样干的?

    疼爱孩子的时候,陶长安更加看重同时要慢慢锻炼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样以后孩子无论想做什么,都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作为支撑,有利于他们走得更加的长远。

    等陶长安在家玩了几天以后,这才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到镇上一趟,等买完东西以后也不直接回家,而是把鸡苗鸭苗赶紧送到峡谷那边去才行。

    这样来来回回的一走,可是得花上不少时间了。

    最近一年来,孩子他爹为了养家,一直在山里忙活着,尽管吃得不差,身体看着也比以前好了,但她还是十分心疼孩子他爹这样不停的忙碌着,也太辛苦了。

    早上送陶长安出门的时候,杨大妞就劝道:

    “等忙完这一趟,忙得也算差不多了,孩子他爹你到时候可得好好的在家待一段时间歇歇。

    三个孩子这一段时间经常看不见你在家,老是想找你,时间长了跟孩子疏远了就不好了。

    反正忙过这次以后,峡谷那边的也忙得差不多了,这次你可不能够出一次门就是十天半个月了。”

    陶长安想了一下,开春来的这一个月时间,加上这一次去镇上,确实挺久没有好好陪一下家里三个孩子,反正自己也不赶时间做什么,实在没有必要天天出门,疏忽了跟家里人相处的时间。

    他点头答应道:“孩子他娘你说得对,等忙完这次,我以后出门的时候,尽量不用这么久的时间。

    要是实在需要出去太多天,出门一次回来以后,肯定会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再出去的。”

    杨大妞其实也是想让孩子他爹多在家里陪陪自己和孩子他们的,毕竟如果一直只有自己和孩子们在家,时间长了见不到孩子他爹,总觉得不大对劲,家里还是需要男人在家搭把手的。

    家里男人经常不在家,杨大妞觉得自己带着孩子在家,总觉得没什么安全感,孩子他爹这次接连十几天的出门,她才发现孩子他爹在家里待着,即使什么都不干,但也能够给自己和孩子们一种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要不是为了家里的孩子能够多吃几口,日子过得好一点,杨大妞都不想让孩子他爹经常一个人进山,留下自己和孩子们在家等着了。

    等陶长安花费上差不多一天的路程,考虑到晚上在镇上没有地方住的问题,他干脆在树林里面拿出放在小空间里面的一套露宿简易装备过完夜以后,第二天一大早才进镇上。

    这个时候是四八年初春,在路上还能够时不时听到各种小道消息——说哪里哪里打仗了

    陶长安关注这些消息的主要原因是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不是跟自己那个世界差不多,把能够打听到的消息都打听了一遍以后,确认这个时间花国的发展轨迹跟自己那个世界大致差不多。

    确认没有出现什么出乎意料之内的大事后,趁着如今买卖自由,陶长安把自己在山里收集到的药材和山货都给卖了,顺便还用以前存下来银子换了点大洋,往小空间里面补充了不少存货以后,等买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到提前订好了二三十只鸡苗鸭苗的摊贩那里拿货。

    陶长安背篓用一块黑布挡着,满满当当的,旁人见了最多猜到他买了不少东西,但具体买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又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回到村里的时候,不想让村里人看见自己买了这么多鸡苗鸭苗,不然后面人家问起来就不好解释了。

    想到出门之前妻子和三个孩子们不舍的样子,陶长安停下了自己本来想要直接进深山的脚步。

    找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把鸡苗鸭苗放好,确定不会让人发现以后,这才转身往家里走。

    今天是陶长安离开家的第二天下午,杨大妞见到孩子他爹居然在这个时候回来了,本来她都做好十几天见不到孩子他爹的准备了,突然见到他回来,杨大妞好王树林他们三个感动十分惊喜!

    最小的王小松和二妮更是连忙围了上来,抱住陶长安的大腿,十分高兴的说道:

    “阿爹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娘说你去镇上买东西了,阿爹镇上人多不多,热闹不热闹啊?”

    其实王小松他们最想问的是自己爹有没有买什么好东西回来,比如好吃的或者是新衣服什么的?

    可是到底知道家里不容易,知道家里没有什么钱,尽管三个孩子渴望,但还是克制住了没问出口。

    陶长安笑着蹲下来,抱起小儿子说道:

    “镇上比较大,人也很多,十分热闹,小松你们如今年纪还太小了,等你们长大一点,爹就带你们到镇上看看热闹去!”

    这么说完,陶长安已经进到屋里了,他把背篓拿下来,笑着拿出不少零嘴,递给老大王树林,说道:

    “来,树林你是老大,这些零食就由你来决定怎么分了!”

    老大如今也有九岁了,作为最大那个,原主也是十分疼爱他的,只是平日里老二老三比较会撒娇,才显得原主比较喜欢跟两个小的亲近。

    王树林作为原主和杨大妞第一个孩子,那是带着期盼和第一次当爹的喜悦出生的,在原主心理面十分有地位,虽然不明显,但老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作为家里的老大,以后弟妹在父母照看不到的地方,还需要王树林这个老大代为照看一下,因此从小开始培养他们三兄妹间的感情,增强老大的威信和责任感就比较重要了。

    王树林接过自己爹递过来的一大包零食,没想到自己爹这么信任自己,这么多零食还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见到。

    为了不辜负阿爹对自己的信任,王树林一脸认真的接过零食,并保证道:

    “阿爹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会公平公正的分好零食的!”

    陶长安也一脸信任的说道:

    “嗯,作为家里的老大,阿爹还是十分相信老大你的,不过在分的过程当中,你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还得保证三个人都不吃亏才行。

    阿爹让老大你来做负责分配零食的那个人,可不是希望你们三个当中任何一个人吃亏来包容其他两个人。

    老大老二老三你们要记住了,你们是亲兄妹,关系再亲近不过的一家人,平日里面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老大可不是你们两个的爹娘,可没有惯着你们的义务。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你们三个只有互相为对方着想,关系才能够一直这么融洽下去,

    所以平日里老大照顾包容你们不是他的责任,只是他作为大哥对你们的照顾,你们作为弟弟妹妹,同样也应该挺你们大哥的话,得尊重体谅你们大哥,可不许调皮!”

    二妮和小松两个人其实没怎么理解自己阿爹说这番话的意思,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点点头,保证自己会好好听大哥话的。

    老大王树林倒是有点听懂自己阿爹话里代表的意思了,心理更是感到十分开心,觉得自己作为家里的老大,得到了阿爹的信任和认同!

    第102章

    自己阿爹一点都没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样, 老是喜欢让大的让着小的,什么都以大的比较懂事,就应该让着小的作为借口,做出让自己吃亏的事情来。

    王树林觉得自己阿爹阿娘实在太好了, 并没有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 就不喜欢自己和不信任尊重自己了,反而让自己出面管弟弟妹妹, 让弟妹他们听自己的。

    这种被当做大人来看待的感觉, 王树林觉得自己十分喜欢。

    教育了一番三个孩子, 让他们懂得互相尊重体谅, 不能够欺负人占自己兄弟姐妹便宜之后, 陶长安就让三个孩子到一边去分自己买回来那一大包零食了。

    陶长安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早就跟妻子说过了, 让她不要打断自己教育孩子, 要不然自己做爹的一个说法, 做娘的又是另外一个说法,容易让孩子谁的话都不听, 不好教育孩子!

    要是杨大妞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什么疑问, 可以事后私下里面两个人商量,要是自己真的做错了,陶长安也会承认, 尽量让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

    等孩子他们跑一边去吃零食以后, 杨大妞这才从孩子爹这么快就回来高兴的心情当中回过神来, 听着大石对孩子们的教导, 虽然好像跟村里人的不大一样, 但杨大妞还是十分认同孩子他爹的这种做法的。

    对老大这个孩子, 杨大妞也是十分疼爱和看重的, 用老一辈的话说,老大可是他们做父母的以后养老的依靠。

    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她的孩子,杨大妞都十分疼爱,孩子他爹的这种教法没有委屈任何一个孩子,三兄妹之间谁都不吃亏,等张大奕时候他们的感情才能够好。

    见孩子他爹教导完孩子了,杨大妞这才有点奇怪的问道:

    “大石你不是说从镇上回来,就直接进山了吗?怎么突然就回来了,难道在镇上没有买到鸡苗鸭苗?”

    “鸡苗鸭苗都买到了,我趁着周围没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放了点食物和水在那里。

    反正天色已经差不多黑了,我这个时候进山也走不了多少路,还不如先回家住一晚,陪陪你和孩子们,顺便把给家里买的东西送回来。

    等明天天亮之后,我再带着鸡苗鸭苗进山就可以了!”

    孩子他爹能够把昨天自己跟他说的话听进去,记得多回来陪自己和孩子们,杨大妞当然是高兴的。

    就跟孩子他爹说的一样,反正耽误一晚上也没什么,先回家一趟就先回家一趟吧。

    不过在看到陶长安那一大背篓里面买的一堆东西以后,她在高兴之余,由不得开始心疼起来了。

    “大米、鸡蛋、白面、红糖孩子他爹,你怎么突然买这么多好东西回来啊?

    这可得花多少钱啊,大石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看着妻子表情从高兴道惊讶,再变生气的模样,陶长安只能够老实的说道:

    “没花多少钱,这都是我用采的药材和山货给换回来的,以前我不是有碰见过以为老大夫,帮了人家一个忙以后,对方为了报答我,就教了我辨认了几种药材怎么找怎么采摘嘛!

    进山这么多次,偶尔我碰见熟悉的草药也会挖起来放好,这次去镇上,就顺便把那些处理好的药材一起卖给药店了。”

    杨大妞这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男人居然还有采药的本事,有点不大相信的说道:

    “大石你说你在山里摘了草药,那我怎么没见你在家里处理晾晒太过,你不会是干了什么不要的事情,才弄来钱买这么多东西的吧?”

    “大妞你没有看见我在家处理过,那是因为我怕自己处理不好被村里人知道了笑话,并没有直接把挖到的药材拿回来处理。

    而是直接放在峡谷那边处理好一起存放着,这才出来的时候才一起带到镇上,想看看药店那边的大夫怎么说?”

    杨大妞上次到峡谷的时候没怎么见到存放在那边的药材,对自己男人的话有点半信半疑,不过到底是夫妻,看到孩子他爹这么不自信的模样,杨大妞不由得说道:

    “那大夫怎么说?你能够有钱换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药店那边肯定是觉得你处理好的药材十分不错吧?”

    见妻子信了,陶长安这才笑着说道:

    “是啊,那药店的大夫说教我认识草药的大夫十分厉害,我挖的那些药材都处理得很好,因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价钱!

    没想到挖草药也能够换不少钱,看来以后碰见好的草药,我得多挖一点回来才行啊!”

    杨大妞虽然有点奇怪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听丈夫提过这些事情,但丈夫变得越来越厉害,本事越来越大,家里才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既然孩子他爹不想细说其中的事情,杨大妞觉得自己还是不要问太多比较好,只要对家里没有什么坏处,还能够给带来好处的事情,有时候确实没有必要追根究底,糊涂一点就过去了!

    陶长安知道自己的这番说词不是一点漏洞都没有,但这只是随便找一个借口让自己会采药的事情变成明面上的事情而已,要是编得太过完美了,反而才显得更加的不真实。

    多说多错,有时候没有说完,留下一点让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不会让人产生怀疑!

    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一只烧鸭,陶长安十分开心的递给妻子,说道:

    “大妞你看这是什么,今天我到镇上十分碰巧的遇到一家卖烧鸭的摊子,很多人排着队买呢!

    我闻了一下味道这么好,肯定十分好吃,就干脆买了一只回来,这些香,我们今天晚上就吃烧鸭吧!”

    杨大妞看着闻着味道,三个孩子和孩子他爹的眼巴巴看着自己模样,只能够无奈的答应了,难得大方一把的说道:

    “行吧,看在孩子他爹你这么辛苦的份上,今天晚上我们家就奢侈一次,用这只烧鸭做晚上的主菜吃光算了!”

    看着丈夫和孩子们高兴得欢呼的样子,杨大妞自己也发自内心的笑了,觉得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十分舒心!

    一直到今年夏天,老天爷都是风调雨顺的,大家春天种下的粮食总算是能够收获了,晾晒干储存以后,大家提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有了这一季的粮食打底,万一第二季的时候有什么变故,大家也不用这么慌了。

    经历过一次□□以后,村里人不管老少,都充分认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

    以前粮食收回库房以后,还有一些年轻的人会卖点粮食换钱,可今年已经没有任何人提出想卖粮食了。

    跟饿肚子和保命比起来,钱还是没有粮食重要啊!

    饥荒的时候,他们有钱也没有办法买到粮食,经历过一次以后,相信大家肯定是要储备足够多的粮食以后,才会考虑卖掉多余的粮食换钱的事情了。

    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陶长安看着家里每天都是跟着大人一起到田地里干活的三个孩子,不由得开始翻去原主的记忆来。

    可惜不管他找了多久,都没有从原主的记忆当中发现村里有什么可以送孩子过去上学的地方。

    询问了一下相熟的人,才发现村里人并没有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学习的意识,只是一代代的在山村里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

    不是说这种生活不好,只是陶长安不喜欢没有选择,就只能一生被迫过这样的生活而已。

    以前自己习惯了平凡的生活,也觉得没什么十分正常。

    可等自己学到越多,懂得越多以后,才明白自己这一生真正想要喜欢的是什么?

    而且陶长安还特地看了一下如今书籍上的字体,很多用的还是繁体字,估计得等建国推广了简体字以后,书写方便才会变得简便很多。

    原主自己都不怎么认识字,更别说教家里的三个孩子认字念书了。

    王家村也就老村长一个人认识几个字,会看点地契文书而已,想让家里三个孩子多学点东西,看来还得想点办法啊!

    等到四九年春天的时候,在忙完农忙以后,陶长安就去频繁了去了镇上几次,特地花了几块大洋请人教自己认了字,回来的时候还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本三字经回去。

    杨大妞看孩子他爹兴致勃勃的拿着一本书反复看的样子,还感到有点奇怪,

    “孩子他爹,你又不认识字,拿着书干嘛?这是谁的书啊,怎么放在你这里?”

    陶长安做这场自导自演的识字戏码,也只是让家里人渐渐接受自己慢慢会读书写字这事,等自己学会了以后,再提出教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就比较简单了。

    “我这阵子不是经常去镇上嘛,见人家能够干点轻省活计的人,都是会读书算数的。

    就想着我自己从小到大好像也从来没有机会读书,正经念书是别想了,就寻思能不能花点钱请人教我认识点字,会算一些简单的数这些的?”

    第103章

    杨大妞没想到大石都三十几岁做爹的人了, 居然这么自信的请人教自己认字,换成自己,估计在面对读书人的时候,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就更别说敢提出拿点钱来请人家教自己认字了!

    她好奇的看着陶长安手上的那本书, 问道:

    “大石你在那些读书人面前提出给钱请他们教你认字的要求,然后呢?

    那些读书人没有把你打出去, 居然还同意你提出的这个要求了?”

    这感觉怎么有点不大真是呢?杨大妞去过镇上, 也见过那些读书人一次, 那些人别说跟自己这样的农民说话了, 就连靠近一点都觉得会被脏了眼睛一样, 根本就不会多看自己这些人一眼!

    陶长安看妻子那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十分自信并且理所当然的点头道:

    “那位读书人当然同意了, 要不是为了方便学认字, 我也不会花了好几块大洋把这本书给买回来了!

    孩子他娘你不能够用老眼光看人, 那些读书人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就跟我们一样, 有什么可怕的?

    而且如今大家的日子过得是比前两年饥荒的时候好一点, 但外面一直不怎么太平,那些读书人如今可没有以前那么金贵。

    听到有人愿意出大洋请自己教人认字,有大洋赚他们肯定是乐意的!我都跟人家学了不少字了呢!”

    杨大妞听到孩子他爹居然花了这么多大洋去请人教识字, 就十分肉疼。

    男人花钱就是大手大脚, 以前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是在杨大妞手上的, 可经历过一次饥荒以后, 为了能够买粮食, 她手里那点钱都已经耗得差不多了。

    如今孩子他爹本事比以前厉害, 虽然偶尔也会交一点钱回来给自己做家用, 可看他大手大脚的模样,估计他手里还留有不少钱啊!

    杨大妞欲言又止的看了一下陶长安,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花这么多大洋,就为了认识点字,值得吗?

    大石你身上怎么有这么多钱,放你那里大手大脚用光了,不如一起放我这里收起来存着?”

    杨大妞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的说这话?

    以前家里的钱都是一起由自己收着存放好的,那个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钱,一旦有点收入了,杨大妞都直接让孩子他爹拿给自己,都是为了这个家,可没有感到有什么心虚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才经历过一次饥荒,杨大妞感觉自己在孩子他爹面前,说话已经没有以前那样随意和理直气壮了。

    难道这就是孩子他爹本事越来越厉害,家里的钱几乎都是他想办法挣回来的后遗症,知道家里靠的都是孩子他爹,所以不敢用以前那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爹了?

    不是陶长安不想继续让妻子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只是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要是明面上自己一分钱都没有,以后做起事情来就太过束手束脚了。

    陶长安十分干脆的把身上的钱拿出来递给了妻子,说道:

    “家里的钱总的来说还是孩子他娘你管着我比较放心。

    不过钱挣来总是要花的,经过这次饥荒以后,让我更加明白——钱一直攒着不花,以后可能越来越不值钱,该花的时候还是要花的。

    但把赚来的钱全部花完,已经积蓄也没有也不行,毕竟我身后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吃饭呢!

    我想了一下,以后我赚来的大部分钱就交给孩子他娘你存着,剩下的一小部分钱就留在我身上。

    毕竟想要一直挣到钱,总得想想办法,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总不可能每次花钱的时候都回来找孩子他娘你拿了之后,再去付钱吧,到底不是那么方便,大妞你觉得怎么样?”

    杨大妞这个时候已经接过陶长安递过去的那一打钱币,数了数发现这么多钱,已经抵得上以前好几年攒的总和了。

    没想到孩子他爹这么能挣钱,加上前面被他大手大脚花掉的那些,要是能够一起攒起来,估计是一笔巨款了。

    自己手里的这些,估计是孩子他爹花剩下的,杨大妞顿时肉疼起来了。

    可是听到陶长安这么说,杨大妞虽然不觉得孩子他爹做什么事情需要花钱才能够做成?

    毕竟陶长安一直对家里说他是通过在山里采药和卖山货来挣钱的。

    这两样事情可都是无本生意,最多费点精力时间和体力而已。

    可不知道为什么,杨大妞在孩子他爹用这样温和的语气跟自己商量时候,就升不起一点反对的意思来,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

    “孩子他爹你说的有道理,你可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身上肯定不能够一点钱都不留。

    毕竟孩子他爹你经常出去,身上要是不留着点钱应急,万一急用那可就难办了,就按照孩子他爹你说的来办吧。

    家里大部分钱都放在我这里,少部分放在你那里,要是以后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孩子他爹你再来我这里拿!”

    陶长安才不会承认自己刚刚跟杨大妞说话的时候,因为不想听到她反对的声音,下意识的释放了一点上辈子身为荣国公的上位者气息。

    杨大妞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面对这样的气势时,很难升起反对的勇气,下意识的会顺从提出意见那个人的意见来。

    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以后,陶长安笑着说道:

    “既然孩子他娘你也这样觉得,那实在是太好了。

    反正这钱无论是放在你手里,还是留在我手里,都是我们家的钱,想用的时候说一声就可以了,没什么不方便的。”

    陶长安说完这句话,就干脆起身去整理背篓里面的东西了,不给妻子回过神来后悔的机会!

    杨大妞直到孩子他爹离开去忙其他的之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答应了什么!

    怎么孩子他爹以前身上都不留什么钱,怎么如今身上就要留那么多钱,不会是想着以后继续这样大手大脚的把身上的钱都花掉吧?

    那么多钱就这么随便花出去了,还是花在杨大妞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的读书写字上,可不就让她非常心痛了嘛!

    可自己刚刚才答应了孩子他爹,现在马上后悔,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看孩子他爹那不把身上那点钱花出去就不甘心的样子,估计是打定主意想要继续在读书方面花钱了。

    不好马上就说自己反悔了,杨大妞只能够安慰自己,反正家里的这些钱都是孩子他爹挣回来的,等孩子他爹把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身上没钱以后,看他怎么后悔?

    毕竟钱花出去容易,但想要赚回来,可就非常困难了,钱历来都不是那么好赚的,除非你有什么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才能够比较容易挣到钱,要不然就只能够苦兮兮的靠出卖时间精力体力来挣那一点点钱了。

    可惜杨大妞想看陶长安后悔把钱花光的想法,估计是不可能了。

    杨大妞一直陪着孩子他爹活到七老八十,发现孩子他爹花钱确实厉害,大手大脚的,但是他挣钱的本事更加厉害,就没有见他什么时候真正缺钱花过!

    等陶长安学了几个月以后,那位教他读书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教他的了。

    说他要只想着读书认字,如今学的已经足够他用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往下读下去了。

    毕竟原主的样子一看就是村里种地的农民,平常用得最多的也就是写写自己的名字,算一下家里粮食的收成,点清楚银钱的数量不被人骗就够了。

    陶长安确实也没有打算浪费太多时间在读书上面,毕竟他只是找个借口让自己识字这件事情变得正常起来而已,并没有在这个时代深入读书,当一个学者的意思。

    要知道这个时代以后二三十年对读书人可不大友好,相比起当一个学者,还是在村里当一个农民比较安全。

    至于以后要是想要改变主意,也可以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再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了。

    家里的三个孩子这几个月来,经常见到自己阿爹捧着书本在院子里的沙地上画来画去,说是要学习认字算数什么的。

    王树林他们从小就没有读过书,他们身边的小伙伴们也跟他们差不多,平日里都忙着上树抓鸟下河摸鱼,连念书是什么都不知道。

    如今一看自己阿爹居然学得这么认真,王树林他们起初在一边陪着学了几天,最后实在耐不住小伙伴们的呼唤,又跟着村里的小伙伴跑出去玩了。

    家里人听陶长安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常用的那些字和算术,以后不用再经常去镇上学习以后,也只是明白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反正认字不认字,对他们吃饭睡觉这样的平常生活又没有什么影响,陶长安去不去镇上继续学认字算数,对家里人来说没什么影响。

    可惜等陶长安以一种不容家里人辩驳反对的语气,宣布道:

    第104章

    “既然我这个大老粗学了几个月, 都能够学会基本的常用字和算术了,那么作为一家人,孩子他娘你年纪比我还小一点,树林他们年纪如今也还小, 那你们的记性肯定比我还厉害。

    那么为了让我们一家人都认字, 不成为文盲,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面, 就让我教孩子他娘你和三个孩子好好的学一学认字和算术吧!

    说不定你们比我还要厉害, 不用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就能够把这本书上的字都给认识并写出来了呢!”

    读书认字这事, 在前几个月陶长安忙着学习的时候, 杨大妞他们又不是没有看过,可惜他们脑子好像没有孩子他爹厉害, 学了几次都没有记住以后, 杨大妞也就跟着三个孩子一起放弃了认字这件事情了。

    如今突然听到陶长安这么一宣布让他们一起认字的安排, 杨大妞和王树林他们都十分惊讶,杨大妞第一个不愿意道:

    “我都过了半辈子了, 不认字这么些年还不是这么过了, 认字这事我就没必要参与了吧?”

    认字读书都枯燥麻烦啊,王树林还想着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出去玩呢,可不愿意被困在家里面认字, 他也不愿意的反对道:

    “阿爹, 村里的小伙们他们都不用认字学习, 学习有什么用, 我想跟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 不想在家学认字, 我可以不学吗?”

    老二王二妮是女孩子, 尽管平日里面比较沉默,但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她还是有点喜欢的。

    在自己哥哥和弟弟他们都开口拒绝的时候,二妮反而有点高兴的说道:

    “阿爹我真的能够跟您一样,能够把书本上的字都学会,还能够学会数数吗?

    那是不是等我学会了这些以后,就可以到外面读书了?”

    尽管二妮在家里面跟大哥和小弟一样受到父母的重视疼爱,没有跟村里其他女孩一样,因为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一直被视为家里多余那个,不仅每天要干好多活,还要受到歧视,让村里女孩子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可看得多了,二妮也知道像自己父母这样——不重男轻女的实在是太少了。

    要是自己现在不努力的话,难道等自己长大嫁人以后,就只能够继续过着跟如今村里大多数女人那样每天围着灶台和家里孩子家务转吗?

    王二妮可不想自己以后只能够这样的生活,凭什么就为一个女的,同样要干那么多活计,只是因为力气没有男人他们大而已,就要天生矮男人一头?

    二妮虽然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但性子也是一个倔强的。

    因为心里的那点不服气,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其他女孩子,女孩子以后不只是只有嫁人生孩子一条路走。

    陶长安可不知道,家里的唯一的女孩二妮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不知道这点也没什么,反正他只是想要好好的培养一下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至于以后他们自己想要做什么,就看他们自己想走哪条路了?

    这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陶长安可不是那种十分顽固——一定要让家里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路走的那种家长!

    至于杨大妞,她平常连去镇上都少,平时都围着家里和孩子他们转,在她看来给孩子吃饱穿暖,那已经是对孩子们最好的事情了,至于其他什么理想啊她可不懂,更加不会管了。

    反正如今二妮只是有一点心里的想法而已,并没有跟其他人说过,因此家里还没有人知道。

    要是让杨大妞这样自己女儿心里居然有这样多的想法,估计才会感到惊讶吧?

    毕竟周围女人一辈子都是这么过的,杨大妞也习惯这样传统的做法,倒是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

    自己女儿如果跟她说了以后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在杨大妞看来,估计才觉得二妮的想法不对吧!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今还是继续说让家里人读书识字的事情吧!

    听到二妮这样问,陶长安还是十分高兴家里面总算是有一个愿意跟自己读书的孩子了,他高兴的说道:

    “对啊,到不仅能够把这本书上的字学完,等你学会算数以后,以后懂得肯定比村里人多很多了。

    要是二妮你读书好的话,愿意继续往下念书的话,阿爹想办法送你去上学,让你也能够成为跟镇上县里那些女学生一样,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听到孩子他爹这样许诺,杨大妞忍不住开口反对道:

    “孩子他爹,哪里有女孩子读那么多书的,让她认识几个字,会点数数就已经非常好了。

    再说了,要是以后送二妮出去读书,那得花多少钱啊?我们家可没有那么多钱!”

    王树林这个时候也没有再一直喊着自己不想读书了,毕竟自己阿爹刚刚可是说了,要是读书好的话,可以送他们到镇上或者县里去读书啊!

    那可是镇上和县里,那么远的地方,那边的人家里的日子肯定过得很好,要是自己也能够去县里读书的话,还不得被村里的小伙伴们羡慕死!

    陶长安看妻子那不同意的样子,再看了下眼神有点倔强又有点期盼看着自己的女儿,他语气十分严肃的说道:

    “家里孩子读书可是大事,我这一辈没有机会念书就算了,可不能够再耽误家里的三个孩子也没有机会读书。

    至于孩子他娘你说家里没钱的事情,这个你不用操心,我会想到办法挣到钱供孩子们读书的。”

    杨大妞不大高兴孩子他爹想要供孩子都去读书的想法,但无奈家里面挣钱的是他,她反对好像也没什么用?

    既然孩子他爹想要供,又不要自己操心,反正读书也是一件好事,杨大妞句懒得反对了。

    不过她感到自己年纪太大了,脑子可没有孩子他们灵活了,可一点都不想跟着孩子们一起认字,为了逃避这个苦差事,她装作一副赌气的样子说道:

    “既然不用我操心挣钱的事情,那我就不管了。

    不过我都已经习惯不认字也能够在村里面过日子了,这事你们几个自己折腾吧,我就不掺和了,孩子他爹你就不用逼着我一起跟你们一起认字了。

    刚刚吃完了反,碗筷还没有收拾呢,我过去收拾一下,你们几个自己决定读书这事要怎么弄吧!”

    杨大妞趁机跑了,这种视学习为猛兽的样子,看得陶长安都有点没话说。

    见孩子他娘实在是不想认字,陶长安只能够先把注意力放在家里三个孩子身上了。

    他语气十分严肃的说道:

    “我不管你们以后想不想继续念书,不过作为我的孩子,那肯定是不能够做文盲的,在家里学认字写字和算术这点,不管你们愿不愿意,那都得好好的学。

    等学会基本的认字写字和算术以后,要是你们当中有谁真的不想再读书认字的话,我也不勉强你们了。

    但要是想要以后到外面去读书,那得就好好的先跟我学一段时间,让我看到你是真的愿意读书,我以后才会想办法送你们出去读书,要不然你们就只能够一直在村里面种田种地了!”

    王树林是不大想读书,但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毕竟男孩子都有一种想要征服世界,去更远地方看看的想法。

    二妮则是想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够过上跟村里女人不一样的生活,去走一条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

    老三小松这个时候还不是太懂得这里面的区别,只是懵懵懂懂的跟着哥哥姐姐他们。

    老大王树林想到以后自己有机会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心理就火热火热 ,十分积极的说道:

    “那我跟着阿爹你读书,这样以后就能够去县里读书啦!”

    二妮性格的有点内向,但面对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机会,她也不敢示弱的说道:

    “阿爹如果我认真读书了,以后我也可以去外面读书吗?”

    陶长安看着女儿,笑着说道:

    “那是肯定的,在阿爹看来,二妮你和树林、小松都是自家孩子,对你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只要二妮也认真读书,并且还能够读得下去的话,跟你对待你大哥一样,阿爹也会送你到外面读书。”

    二妮听到自己阿爹这句保证,不知道怎么的,总感觉心里面热热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她狠狠的点点头,保证道:

    “我以后肯定会认真跟阿爹你读书识字的,我想以后到外面读更多的书,见到更多不同的人和事!”

    老大王树林听到自己妹妹这么说,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我肯定会好好读书的,等以后也能够去到外面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外面好吃的好玩的那么多,可比在村里种田种地舒服多了!”

    王树林从小就跟在家里大人身后干农活,才记事的两年,更是经历了差点被饿死的饥荒,留给他太过深刻的印象就是靠着在家里种田种地,万一哪年老天爷又来一个干旱,那自己和家里人就只能够饿死了。

    第105章

    这样的经历在王树林心理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痕, 不想再经历这样只能够等着饿死的生活,如今有机会能够去外面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他读书的积极性更是被调动了起来!

    陶长安见老大和老二都已经下定决心好好的读书了,满意的点点头, 虽说要尊重孩子们的意愿, 但在他们还没有懂事之前,这种意愿还是得看家长怎么培养了。

    前面两个大的都已经想要好好读书了, 陶长安这才把目光看向老三, 如今老三也有六岁了, 刚刚到了应该读书的时候。

    “老三你呢, 是只要跟阿爹学会识字和算术以后, 就不念书了,还是想要跟你哥哥姐姐他们一起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 等以后到镇上或者县里那边读书?”

    小孩子可不懂读书有多辛苦有多难, 听到以后可以跟着哥哥姐姐他们一起到外面读书——就想着外面可是有十分多好吃的好玩的, 每次自己阿爹从外面回来,都能够带好多吃的回来, 这让小松对外面最大的印象——就是要好多好吃好玩的。

    小孩子怎么可能经得起这样大的诱惑, 他很肯定的说道:

    “我也要跟大哥二姐他们一样,以后也要到外面读书,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陶长安十分满意的看了三个孩子一眼, 说道:

    “今天你们答应好好读书的话, 我希望你们好好的记在心里, 是你们自己想要学的, 可不是阿爹逼着你们学的哦。

    既然答应了, 就要做到, 以后你们反悔阿爹可是不会同意的!”

    三个孩子都点头说自己记住现在说的话了, 以后肯定是不会后悔的!

    他们以后会不会后悔陶长安是不知道,不过在他们懂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之前,陶长安是不会让他们反悔的(*^▽^*)。

    接下来这几个月,每天除了需要跟着大人到地里忙活的时候,王树林他们三个人都要被困在家里面苦逼的学着他们老爹给布置的任务。

    陶长安仗着三个孩子不懂书本上到底有没有教那些东西,反正只要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被被陶长安夹带私货的塞进课程里面了,让三个孩子学得有点苦逼!

    看着三个孩子皱着脸苦苦学习的样子,陶长安心理就有一种成就感,这种自己吃过的苦,也要让自己孩子也尝试一遍的心思,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了?

    杨大妞看家里三个孩每天绞尽脑汁学习的模样,心理就更加庆幸自己拒绝得早了,要不然拒绝得快,现在受这种罪的人里面,就有自己一个了!

    你让杨大妞干点活,使点力气,这对她来说没什么难度,可是让她动脑子学习,那就是要了她老命了!

    在孩子他爹教三个孩子读书的时候,杨大妞很多时候都是找借口溜出去,借口干活不在家里面待着的,生怕孩子他得不死心,把自己也拉过去让自己也一起读书,那就不好了!

    到了这个时候,杨大妞也不觉得读书是享福了,这种好事还是留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够了,她可不想享这样的福啊!

    陶长安看到孩子他娘那避学习如蛇蝎的模样,只能够无奈的摇了摇头,干脆随她去了!

    反正家里有自己在,杨大妞这个妻子以后一辈子都有自己帮着,到时候不怕她以后再吃什么苦头。

    但三个孩子可不同,他们以后肯定会有自己的人生,谁知道以后会遇见什么的事情呢,所以趁着能够学习的时候,只能够让他们多学点了!

    这么一学习,就是几个月,等差不多九个月份的时候,陶长安听到了外面打仗胜利的消息!

    随着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是,十月份建国的消息!

    村里面人听到外面终于不在打仗的消息后,说实话也是松了一口气的!

    毕竟他们王家村所在的地方再怎么偏僻,也怕万一哪一方突然给村里带来了战争啊!

    面对死亡,谁能够敢站出来说自己一点不怕的?

    打仗胜利了,随着而来的就是和平,也就是说悬浮在大家心头的战争这个阴影,终于可以消散了!

    听说胜利者非常看重大家这些老百姓,会为民做主,不会像以前那些人一样,动不动为难他们这些老百姓之后,村里的人开心的同时,也更加放心了!

    以后和平了,老百姓也能够过上安生一点的日子,不用担心会被强硬拉去打仗了。

    能够安心的在家里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不用再经受战乱这点,对老百姓来说,才是最大的好消息了!

    杨大妞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可是狠狠心割了几斤肉回来,说是要好好庆祝一下!

    那喜气洋洋的模样,让孩子他们也跟着高兴了起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年一样!

    村里人这一年来好像终于拂去了前面两年饥荒带来的影响,在这个马上就要建国的时候,都开开心心用各种方式庆祝了起来!

    那喜气洋洋的气氛,仿佛感染了村里所有人,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孩子聚集在一起,笑容满面的大声庆祝了起来

    有一些经受过战乱的老人,这个时候更是忍不住载歌载舞的庆祝了起来,显然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好日子!

    没过多久,老村长作为王家村的代表,被叫去镇上开会了,听说外面要开始分田分地了!

    听到这个村里人最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忍不住开始期盼老村长回来,想要问问这田地要怎么分了?

    王家村里面的人,说起来都是同一个祖宗里面出来的,大家平日里面的日子过得都差不多。

    即使稍微过得好一点的那几户,也是人家家里孩子多,勤劳能干才稍微过得好一些的。

    村里大多数都是山地,能够种田的地方也没有多少,那些富起来的人,以前即使是想要买田地做地主,就村里这么点田地,那些肥点的田都没有多少,人家也看不上。

    零零散散的山地和田,即使全部买下来了,也没有多少,给自己带来不了多少的收益,还得浪费时间精力去管。

    有那个钱想要买田地做地主的人,宁愿拿着钱到山下其他地方去买大片一点的好田好地去了,可不会留在王家村这样穷乡僻野的地方,连去一趟镇上买东西都不方便。

    可能是因为那些富起来的人都差不多搬走了,所以留在王家村的人,过的日子跟一般人一样,田地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地主可以打的。

    至于镇上下来划分家庭成分的时候,看在同一个老祖宗的份上,陶长安偷偷提醒了一下老村长,有老村长拦着,村里的人都是贫农,可没有一个富农和地主的人家!

    镇上问起来,老村长就说了一下王家村的情况,村里比较有钱的人,早就搬走了。

    能够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日子过得比较苦,没有本事搬走的人家。

    就是老村长家的日子看着好过一点,但那也只是因为家里壮丁多,能够多干活挣钱而已。

    要是按照人口平均下来一算,老村长家人人均一亩田都没有,可达不到富农的标准啊!

    上面下来划分成分的人被老村长一家好好的招待了一番,客客气气的请他们到村里各处看了看情况以后,忙活了好几天,村民家家户户的成分总算是划分下来了。

    划分完成分以后,接下来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重新划分田地了。

    村里就那么点可以种植的田地就那么多,上面派下来负责分田地的人一看,都忍不住感叹,怪不得王家村的人都被划分为了贫农呢。

    就那么一旦田地,按照人头划分的话,一个人就只能够分到几分田和几分地,一年收获下来也没有多少,填饱肚子都有点难!

    要不是王家村靠近山林,村民们平日里还能够进山里摘点山货补贴一下家用,要不然日子估计得更艰难!

    一个人分到的田地加起来,最多也只能够分到一亩左右吧,有一些还是山地,土地非常贫瘠,种不了什么东西的。

    陶长安家里有五个人,田和地加起来分到有五亩了,这比以前家里只有三是亩田地,还多了一亩呢。

    能够多分到一亩田地,杨大妞才是家里面最开心的人,田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田地才可以种植粮食。

    多了一亩田地,能够给家里面带来不少粮食,能够增加家里面的收入,这让杨大妞怎么可能不高兴?

    被杨大妞高兴的模样一影响,陶长安和三个孩子他们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也能够明显感觉到村里的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在为花国的成立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喜悦!

    没有国家的和平统一,他们就只能够继续生活在战乱当中,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不管是过了多少年这样的生活,那也是不会习惯的!

    如今新花国建立了,他们才能够过上人人平等的新生活,还能够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有了自己的田地,以后只要肯干,相信大家的日子也只会越过越好了!

    第106章

    即使以后再遇到饥荒年景, 有这么好的国家在,村民们相信这么好的官方,肯定是会帮助自己的。

    前两年遇到饥荒留下来那种没人管大家的心慌之感,到现在村里面活着的人都心有余悸, 在期盼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荒年之外, 现在花国成立了,他们心里也有一种找到了依靠的感觉!

    华国成立当天, 镇上十分热闹, 更是举行了大型庆祝活动, 王家村的人为了庆祝这样的大喜事, 在老村长的带领下, 也提前一天来到镇上参加庆祝活动了!

    陶长安趁着这次机会,拖家带口的全家人一起出动, 夫妻两个带着三个孩子好好的在镇上玩了两天才回去。

    三个孩子左手糖葫芦, 右手麦芽糖, 兜里面还揣着一大兜零嘴,还在镇上看到了这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和事, 回去的时候, 三个孩子都是一副心满意足,十分尽兴的感觉!

    回去的路上,小松忍不住问道:

    “阿爹, 是不是以后只要我们好好读书, 就能够到镇上或者县里面读书, 天天过这样可以买好多东西, 跟这么多人一起过节的生活啊?”

    想到镇上居然有那么多新鲜事物, 都是自己从来眉宇间见过的, 那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可比村里好玩多了。

    要不是自己爹娘说要回去了,小松那真是恨不得多在镇上玩几天啊,才两天时间,他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好多吃的没有吃过呢!

    老大王树林和老二二妮他们两个尽管比小弟大,但他们也才是第一次来镇上参加这样大型的庆祝活动,见到一个跟村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让他们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一样,对外面更加向往了!

    杨大妞想到这两天居然花了这么多钱,就十分肉疼,可惜那些钱都是孩子他爹给的,没动用到存在自己那里的存款,杨大妞就是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想要天天想过节一样,那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是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花自己的钱就没人说了。

    但看着小儿子那一脸天真期待的模样,陶长安也不戳破他的美梦,笑呵呵的说道:

    “以后还能不能一直过上这两天这样的好日子,那就要看小松你以后读书厉不厉害,能不能到镇上或者县里面读书了。

    但读书的时候,家里可没有那么多钱可以让你一直买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想要一直过这样的好日子,就只能够等你读书出来,有本事了以后,挣到很多很多的钱,才能够一直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哦!”

    这些话家里三个孩子都听到了,心理若有所思!

    显然他们是把这话听进去了,想要过好日子,还是得靠自己努力读书出来以后,有本事了挣到钱才可以。

    老三握紧拳头,一脸认真的说道:

    “那我以后肯定要更加认真的读书,等毕业了挣好多的钱回来才行!”

    新花国成立了,说明外面的情况已经比较安全了,陶长安继续教导家里三个孩子之余,也开始打听起哪里举办了新学校,看可不可以把家里这三个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

    经过他的一番打听,在来年春天的时候,他打听到了县里新办了一家小学,说是可以面对全县招生,凡是从小学毕业的学生,以后还可以到县里的初中继续读书!

    听到这个好消息,陶长安给家里三个孩子安排了一番学习任务后,跟妻子说了一声要去县里看看能不能把孩子塞进学校里面的事情后,就收拾了几天的衣服,独自一人去了县里!

    陶长安来到县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事情了,毕竟如今的路可不好走。

    出来之前,他特地让老村长给自己开了一个证明,免得等需要身份证明的时候,自己还要回村里一趟。

    如今花过才刚刚成立,正是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候。

    因为以前长年处于战乱当中,很多事情不能够按照正常秩序来走,毕竟才开国,急需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来满足全国各行各业的需要。

    陶长安在县里找到了那家新开的小学,打听清楚了如今入学的要求,只需要是本想县城范围内的户籍,加上得通过基本的笔试,就有资格入学了。

    小学一共分五个年级,来报名的学生最后具体分到那个年级,就要看他们笔试成绩来决定了。

    问清楚入学需要考的知识范围后,陶长安就放心了。

    三个孩子毕竟被自己教导了大半年的时间,通过基本的笔试还是没有问题的。

    考虑到以后家里三个孩子可能都要在县城这边读书,他们年纪还小,肯定得有家长照顾着才行。

    这事得回去以后,跟妻子商量过才能够决定。

    不过为了方便下次一家人到县城这边有地方住,陶长安特地在小学附近打听了一下。

    费了不少功夫,又偷偷从小空间里面拿了一根金条出来兑换,才让陶长安在新开那所小学不远处买下一个农家小院。

    因为小学就在县城东北方向的入口处,靠近县城的边缘,不远处就有不少农田和一些居住在不远处的农户。

    估计以后这些地方会被并入县城范围内吧!

    正是因为这样的前景,才让这里的地价变得比较贵。

    要不然一个农家不大的小院,要不是地里位置优越,哪里值得一根金条的价钱啊!

    小院里面本事就带有三间土砖房,陶长安随便打扫了一下,就锁好门,买了些东西就往家里赶了。

    马上学校里面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在那之前,得赶紧把三个孩子带过来进行入学考试才行

    等陶长安回到王家村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等一起吃饭的时候,陶长安把话一说,杨大妞他们都感到有点惊讶!

    虽然知道这次孩子他爹出去,就是为了家里孩子读书的事情。

    可她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有了结果,还要马上就把三个孩子送到县城那边进行考试读书。

    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岁,最小的也才七岁,就这么让他们自己去县城读书,杨大妞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可夫妻两个人由谁去县城那边陪孩子们读书,就成了一个问题?

    毕竟家里这边还有许多农活需要做,要是让夫妻当中的一个过去陪读,家里这边估计就要忙不过来了。

    而且家里三个孩子一起到县城那边读书,虽说学费不算贵,但三个人的学费,加上平时的生活费等,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本来家里的负担就重,要是还要一个人专门过去陪读,那家里干活挣钱的人就只剩下一个了。

    家里还有这么多田地,一个人怎么能够忙活得过来?

    杨大妞这么低声的跟陶长安一说,陶长安也发现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到的地方了。

    毕竟明面上,自己家里可没有什么家底,要是让一个大人去陪读,家里只有一个人干活,即使再怎么能干,也不可能供得起三个孩子读书,加上一家人吃饭吧?

    想了一下,幸好自己刚刚没有说自己已经买了一个小院的事情,以后对外的说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怀疑,那个小院还是说是自己租来的吧!

    王树林他们听说三个人都可以去县里那边读书,都非常兴奋。

    不过听说还要进行入学考试,并要根据入学考试的成绩来分配年纪,王树林他们三个就有点紧张了。

    尽管他们三个已经跟自己阿爹学了不少,在家里也考了不少次试,但去县城的小学考试,到底没有经历过,不由得让三个孩子开始紧张起来。

    不用陶长安催促,一吃完饭,他们三个就自动自发的去看书复习了,就怕几天后到县城的考试考不过,那就不能够到县城那边读书了!

    最后经过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的仔细商量,决定这次还是一家人先一起到县城那边,看看三个孩子入学考试的情况。

    不管三个孩子中谁通过谁不通过,还是他们都能够通过入学考试,他们两个大人都陪着孩子先适应一下县城里面的生活。

    不过等农忙开始之后,他们还是得回村里忙活的,到时候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大不了花点钱,请人帮忙照看一下家里的孩子就行了。

    毕竟三个孩子从小开始干活,基本的洗衣煮饭做菜还是可以做的。

    需要请人照看,也只不过是是不大放心孩子们的安全而已。

    等一家人经过几天赶路,来到县城以后,就在陶长安买下的那个小院住下,没让他们等几天,小学的入学考试就开始了。

    经过三个孩子的努力,他们最后都十分顺利的通过了考试,老大王树林被分到了四年级,老二王二妮被分到了三年级,至于老三,则被分到了小学二年级。

    小学那边并不包吃住,学生需要每天上下学回家才行。

    不可以住校这点,实在是对陶长安他们夫妻两个人来说不大友好。

    单独把孩子们放在县里,他们夫妻两个又实在不放心,左右为难的时候,杨大妞忍不住埋怨道:

    第107章

    “孩子他爹你也是, 怎么一下子让孩子们到这么远的县城读书,就是在近点的镇上读书,就没有现在这么为难了!”

    要是再镇上读书,他们速度快一点的话, 一天时间就能够赶到镇上了, 来回都比在县城这边方便。

    被妻子这么一埋怨,陶长安能够说自己只是单纯的想要让家里的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这才步子稍微跨得大了一点嘛!

    想了想, 陶长安还是说道:

    “这样吧, 如今孩子他们还小, 孩子他娘平日里你就辛苦一点在, 在县城这边陪着孩子们。

    到农忙的时候,我再接你回去一起忙农活, 请其他人帮忙照看孩子他们几天, 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农忙的时候有你回来帮忙, 家里这边应该就能够忙得过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我一个人就可以做了。

    要是忙不过来的话, 大不了送点东西, 请大山他们帮着干点,应该就可以了。

    以后等树林他们大一点,能够照顾好自己以后, 孩子他娘你再回村里面住, 你觉得怎么样?”

    杨大妞想了一下, 家里面主要也是靠孩子他爹挣钱, 要是自己不留下的话照顾孩子的话, 让孩子他爹留在这边, 那三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开销钱怎么办?

    自己一个人干活可挣不了几个钱, 只能够让孩子他爹回去努力挣钱供孩子们读书和吃饭了。

    反正老大如今已经十来岁了,等他再大一点,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还能顺便照顾一下弟弟妹妹以后,自己再回去也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的话,听说上到初中,学生就可以住宿了,大不了自己等到老三也考上初中以后再回村里。

    老三如今读二年级,等他五年级毕业,也就四年的功夫,自己还是等得起的。

    大不了这四年时间在,自己夫妻两个忙一点,经常往返县城和村里算了。

    这么一盘算,杨大妞觉得自己还能够接受,加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忙活,辛苦一点就辛苦一点了。

    见妻子同意以后,陶长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夫妻两个开始了往返两地的生活。

    等适应了以后,倒是还行,除了农忙的时候麻烦一点外,平常杨大妞在县城陪着孩子读书,陶长安就在村里忙活家里的田地,顺便经常抽空进山挖点采药来卖。

    因为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峡谷那边的田地,陶长安就干脆种了一下鸡鸭爱吃的蔬菜粮食,在峡谷那边多放了几十只鸡鸭在那里散养着,饿了就让那些鸡鸭吃自己留下的鸡食鸭食,以及重在那一亩多田地里的粮食。

    陶长安自己只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会去峡谷那边看一眼,确保那些鸡鸭好好的活着以后,就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你还别说,这么粗放的管理方式,那些鸡鸭没有天敌的在峡谷里面放养着,生长得十分不错,才几个月,就长了好几斤重,陶长安时常过来抓几只鸡鸭带回去给家里改善伙食。

    家里妻子和孩子他们都不在家以后,陶长安平常偶尔去看看村里的那五亩田地的情况,剩下的时间就时常泡在山里面练武,顺便挖药材什么的,自由的时间就更多了。

    有了这么多时间,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好好的调养一下自己原主的身体,把以前亏掉的底子补回来一些。

    村里面人听说陶长安家一下子把三个孩子都送去县里读书了,为了照顾孩子,连杨大妞都到县城那边去照顾孩子去了,都感到十分惊讶!

    村里面不识字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并不觉得过日子,就一定需要识字读书什么的,反正他们一辈子没有认识几个字,还不是过了这么些年,也没有觉得不识字有什么不好的?

    在感到惊讶之余,就开始纷纷问陶长安一下子送三个孩子县城那边读书的具体情况?

    一般人村里人问起,陶长安总是会笑着说没有花多少钱,因为孩子他们读书还可以,学校那边只是收了点学费而已,住的地方还是租的

    反正家里没有多少钱,供孩子读书已经十分吃力了,要是那些人再问,陶长安就一脸囊中羞涩的样子说,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可不可以跟人家借点钱给孩子们读书的话,就把那些人给吓跑了!

    村里人自己一年都攒不下多少钱呢,听到陶长安想向他们借钱,可不就赶紧跑了嘛,生怕跑慢了,被陶长安拉住借钱就不好了。

    经过陶长安这么一吓,村里人都觉得他和杨大妞夫妻两个人疯了,居然把所有钱都用来给家里三个孩子读书了。

    要是只送两个儿子去读书他们还能够理解一点,毕竟儿子以后还能够给他们养老嘛!

    可他们夫妻两个居然连女儿二妮也一起送到县城那边读书了,等以后女儿出嫁了,那花在女儿身上的钱不就亏了吗?

    以后女儿读书出来,好处自己也沾不上,把钱打水漂了这样的事情,也就陶长安他们夫妻两个人干得出来。

    不是没人用为自己好的语气劝说过陶长安,可惜都被陶长安笑着说自己就喜欢会读书的,自己不能够读书,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能够读书的他就是再辛苦也要送孩子他们去读书!

    那一副为了让孩子读书,拼命挣钱的架势,看得村里很多人忍不住摇了摇头,劝不了也就只能够背地里说陶长安和杨大妞夫妻两个傻了。

    等农忙杨大妞回来干活的时候,村里跟她关系好的问她关于孩子读书的事情,劝她不用那么费心费力的供所有孩子读书,起码让二妮回来,家里的负担就没有那样重了,还能帮家里干不少活计呢!

    要不然平时家里就陶长安一个大男人在,连洗衣服做饭什么都得自己来,太辛苦了,村里人那一副为自己一家好的样子,弄得杨大妞都有点心动了。

    毕竟她也心疼自己男人一个人挣钱养家,干活回来连一口热乎饭都没有,可惜给不给女儿读书这事,她说了不算。

    要是她做得了住的话,也不会同意让家里三个孩子都去外面读书了。

    杨大妞一副拗不过家里男人的样子,无奈的说道:

    “这些都是大石决定下来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管再苦再累,就是一定要送家里的孩子去读书?

    改变不了他的主意,能怎么办?我只能够依着他,去县城那边照顾孩子三四年再回村里了!”

    这一番话也是杨大妞自己的真心话,说得那叫一个真情实感,搞得村里面的其他女人,也十分理解的点点头,歇了劝她不要让孩子出气读书的话了。

    毕竟她们自己也拗不过家里男人的决定,要是家里男人硬是要做的话,只要事情不是坏事,她们最终还是只能够让男人们去干了的!

    家里五亩田地,因为陶长安力气是一般人的两倍多,干起活来还是十分快的,力气活他都主动干了,农忙的时候杨大妞只需要做一些并不怎么费力的活辅助一下就可以了。

    面对这样不舍得让自己辛苦干活的男人,相比同村里面大多数的女人,杨大妞感到自己已经轻松很多了。

    面对这样一个体贴自己的男人,杨大妞心理因为孩子读书的事情升起的那点怨气,也平和多了。

    自己男人哪里都好,对自己也是好得没话说的,难得在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坚持一次,自己就当男人难得任性一次依着他算了!

    大不了以后实在供不起孩子们读书了,到时候再看看要怎么办吧?

    其实对陶长安来说,别人干起来可能特别吃力的体力活,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干活的力气和技巧他都不缺,干起活来还是很轻松的。

    杨大妞到底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亲娘,他知道她肯定会有点生气自己让三个孩子都去读书的事情,可这到底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大事,原则性问题,不能够退让。

    但夫妻和睦相处,也有利于家庭和谐,他顺手把体力活干了,体贴一点妻子,如果能够让妻子消消气,过得顺心一点的话,他还是愿意干的!

    自己一个大男人,可不能够跟一个女人太过计较,其实一般女人,你只要对她体贴关心,她总是能够感受到你的好。

    看在这份好的面子上,自己一些平日里不大好的地方或者小毛病,她自然也就不会太过放在心上,一直生气了。

    不得不说陶长安这招对杨大妞来说还是十分有效的。

    特别是一边有村里那么多比较大男子主义,什么都不干,还对妻子孩子叽叽歪歪,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男人一对比,可不就显得自己特别好了嘛!

    夫妻之间有点小心机,无关原则的小问题,这不就十分容易解决了嘛!

    陶长安从山上干活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妻子对自己总算是恢复了当初对自己十分好的态度时,心里面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第108章

    看来自己平日里面的体贴总算是有点效果了, 孩子他娘消气了,自己日子过得才能够更加舒服啊!

    杨大妞心疼的看着孩子他爹道:

    “陪着孩子他们这一段时间,我大概算了一下开支。

    三个孩子一个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得要不少钱呢。

    要是只靠地里这点收入,估计是支撑不起的。

    可是孩子他爹你这样经常进山挖草药和卖点山货, 也挣不了太多钱吧?

    长期让三个孩子一起读书, 家里能够吃得消吗?”

    反正杨大妞自己是没有办法挣多少钱回来的,她能够想到的办法也只不过是多从家里带点粮食蔬菜菜干腌菜到县城那边, 平日里在住的那个小院里面挖几垄地重点蔬菜, 省点买菜买粮食的钱罢了, 其他方面她就是一个农村人, 可不懂得要做什么才能够挣到钱?

    陶长安见妻子是真的担心孩子读书花销的事情, 为了让她能够安心的在县城那边陪着孩子们读书,不用操心那么多。

    他灵机一动, 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先是看了家里周围没有其他人过来, 再关起屋门以后,这才十分神秘的从房间里面拿出一个小盒子来。

    招了招手, 示意杨大妞过来以后, 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

    杨大妞还奇怪孩子他爹搞什么,这么一副神秘的样子?

    可当盒子打开之后,她不敢相信的睁大眼睛, 那盒子里面的东西, 怎么这么像传说中的十分值钱的金条啊!

    她忍不住上手摸了几下, 激动当中不忘低声的问道:

    “这是什么, 孩子他爹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不会就是听人说过那种特别值钱的金条吧?”

    陶长安一副肯定的点点头, 说道:

    “孩子他娘你猜对了, 这确实是金条。

    这三条金条可是十分值钱的, 足够让家里三个孩子读好多年的书了!

    至于怎么得来的,当然是从山上挖草药的时候发现的,估计是以前的人埋在山里的吧!”

    “山里居然还能够挖出金条,孩子他爹你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这几年,村里人可没少上山挖树根草根,怎么就没听其他人说过他们在山上能够挖出金条来?

    杨大妞倒是没有怀疑孩子他爹说谎,毕竟家里的那点家底她是知道的,要是有金条,不用等到今天,她早就能够知道了。

    面对妻子的惊叹,陶长安只能够默默的说道,这哪里是什么运气好啊,这可都是自己从小空间里面拿出来的私房钱。

    要不是为了这个家能够过得好一点,他何必一直掏自己老底来补贴这个家呢。

    如今暂时只能够先这样了,大不了等以后改革开放了,自己再想办法多挣点钱,把这个时候自己拿回来的老底给补回去就行了!

    他只能够略带得意的说道:

    “你男人的运气,这几年来一直都不错,孩子他娘你应该是感受到的。

    估计是老祖宗保佑,觉得我们的日子太过艰难,这才想办法让我们过得容易一点吧!”

    想不到别的理由,杨大妞只能够往这方面想了。

    一副感谢老祖宗的模样说道:

    “那是得感谢一下老祖宗,要不是老祖宗保佑,我们可能都活不到现在了。

    为了感谢祖宗保佑,明天我们就带着香烛纸钱去祭拜老祖宗吧,感谢他老人家对我们的关爱,保佑我们一家人以后顺顺利利的过好日子!”

    对于这样的要求,陶长安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反正只是去祭拜一下老祖宗而已,就当给老祖宗尽尽孝心了。

    陶长安把装着这三根金条的盒子递给杨大妞,说道:

    “ 家里大的钱都是给你收着的,这个也给孩子他娘你放好吧!”

    杨大妞看到孩子他爹居然直接把这么值钱的金条递给自己,一点都没有不舍,理所当然让自己保管家里财产的样子,心里忍不住为孩子他爹对自己的这份信任感到十分感动!

    能够做到这样,说明孩子他爹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最亲的人来信任着,对自己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也不怕自己拿着家里这么多钱,万一跑了怎么办?

    她神色激动的接过盒子,开始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房间,想着应该怎么藏好这盒子才能够不被人发现?

    相对于妻子的感动,陶长安只能够善意的表现出自己对妻子的信任,反正这三根金条确实是这个家里最值钱的财产了。

    要是对妻子不信任,自己肯定也不会把这些钱都给她来保管了!

    等忙完五零年的春天的农忙,杨大妞收拾出了一大堆东西,等着去县城的时候,跟陶长安两个人一起拿过去。

    毕竟孩子他爹力气大,一次能够拿上不少东西呢,多带一点到县里,就能够少花点钱去买了。

    临走那个晚上,杨大妞想着自己存放金条的地方,总觉得自己不在家的话,孩子他爹也忙,不是时刻在家的,万一有人进了家里偷了自己家的金条怎么办?

    不论放在哪里,她总觉得不大安全。

    带到县里那就更加不行了,不是自己家的房子,县里那边比家里这边复杂多了,万一有人偷摸进了自己住的地方,岂不是白白的把金条送给小偷了?

    反正左不行,右不行,实在是找不到让自己放心存放金条的地方,她干脆直接把金条从存放的地方翻出来,直接交给孩子他爹了,决定还是让孩子他爹烦恼这事吧!

    面对陶长安那疑惑的眼神,杨大妞十分理直气壮的说道:

    “金条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我这里不大安全,还是给你收着吧!”

    看妻子是真的不愿意拿着金条的样子,陶长安只能答应道:

    “放我这也行,有事需要用的时候,孩子他娘你就直接找我拿就是了!”

    等孩子他爹拿走盒子以后,杨大妞才感觉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生怕金条从自己手里被人给偷了的压力终于消失了,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在知道了家里有这么大一笔意外收入以后,杨大妞心理担心没钱继续供孩子们读书的压力已经没有了,也能够安心的待在县里那边照顾孩子了。

    因为农忙已经结束了,陶长安自己也不是很忙,反正家里暂时不缺齐钱了,完全不用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张,过日子还是得放轻松,过好每一天才对嘛!

    王树林他们看到自己阿爹终于有时间过来陪他们住一段时间了,个个都感到非常高兴。

    这十几天因为农忙三个孩子只能够自己回来随便做点饭菜对付一下了,如今见到阿爹阿娘过来了,他们个个都十分亲昵的上前说着这些日子他们在学校里面生活学习情况。

    陶长安也喜欢三个孩子围着自己亲近自己的样子,看他们才来县里这边读书,这才过了一个多月,给人的感觉就变了不少。

    跟在村里的时候有很大不同,至少在待人处事方面,他们的样子就大大方方了很多。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三个孩子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平常表现也比较正常,可是一旦带他们到陌生的人面前,三个孩子就比较害羞,不大敢说话了!

    这才来县城这边一个多月,就有这样大的变化,不得不说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考教了一番三个孩子最近的读书情况,见他们有所进步,陶长安还是有点满意的。

    不过想以后能够超过别人考上县里的初中,光是这样可不行。

    看来他得抽空去弄一套初中的课本回来让孩子他们提前开始学习才行了。

    指点了三个孩子一番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见他们都听明白了以后,陶长安这才让他们出去玩了。

    毕竟三个孩子还小,生活当中不可能只有学习,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还是要好好玩的。

    杨大妞看孩子他爹这个只读了几个月书的人,居然还能够教三个孩子读书,看来孩子他爹的水平也能够达到小学的程度了。

    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学会这么多,还能够教导孩子们读书,这脑子得有多厉害啊?

    看来以前因为家里没有条件,真是耽误孩子他爹这么聪明的人了。

    那怪丈夫这么不甘心,一心想着让家里的孩子多读书,原来是因为他做没能够拥有上学的机会,就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用来弥补他一直不能够上学的遗憾啊!

    想通了这点以后,杨大妞心里不由得有点同情自己丈夫,这个时候算是彻底的不怪丈夫不顾家里面的情况,硬是要送孩子他们到县城这边读书了。

    陶长安给三个孩子布置了一番他们最近一个月需要学习的任务以后,又在县城这边待了几天,给妻子和三个孩子好好的改善了一番伙食以后,这才拿起背篓回王家村了。

    县城那边繁华是繁华一些,但这个时候才刚刚建国,很多方面在陶长安看来,还是比较落后的。

    看几天领略一下建国之后的风土人情就够了,其他方面还没有在王家村那边待得舒服呢!

    至少在村里,自己想要吃什么用点什么,还可以借口在山上呆几天干活,可以好好的在山上找个地方,过一过属于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第109章

    想吃什么就从小空间里面拿出来, 想用什么也不用顾忌周围其他人的眼光,在山里一个人觉得寂寞了,就可以回到村里面,过上跟一般人差不多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还是非常舒心的, 一点都没有外人眼中——陶长安一个人在家待着, 什么都需要自己做的辛苦模样,相反, 陶长安在村里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滋润的!

    每隔一个月, 陶长安还会背着大背篓, 装满了妻子和孩子他们需要用到的粮食蔬菜什么的, 送到县城那边, 给妻子和孩子他们吃。

    顺便监督一下三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要是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也能够及时帮着矫正过来, 保证三个孩子好好的正常成长!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 一下子就过了四年多,如今已经是五四年了。

    头两年, 老大王树林经过一番苦读以后, 终于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开始了一个星期回来一次的住宿生生活。

    有陶长安的教导,接下来老二老三两个也都考上了初中, 一家三个孩子全部都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初中, 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轰动!

    要知道五四年的初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读的, 录取率十分底, 只有百分之五而已。

    很多人小学毕业以后, 考不上初中, 就只能够回家干活了。

    陶长安家居然每个孩子都考上初中了, 在很多住在周围的家长看来,可不就是十分会教导孩子的典范嘛!

    在很多人上门请教怎么教导孩子的时候,杨大妞还是感到非常高兴的,一脸骄傲的说着家里平日里是怎么教导孩子的,

    “说起来我家孩子都能够考试初中,多亏了我家那位平日里对孩子们的监督。

    每个月到县城来,除了给我们娘几个送吃的喝的喝钱之外,还会检查三个孩子的功课,别看孩子他爹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脑子可是非常聪明的。

    我家里三个孩子当初启蒙认字的时候,还是孩子他爹自己请别人教会了他,他回家再教导给孩子们的”

    那滔滔不绝的架势,让偶然碰见过一次的陶长安都默然了。

    算了,好歹为了三个孩子们读书,她已经在县城这边待了四年多了,平日里也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可以聊聊天,好不容易遇见一件可以让孩子他娘骄傲的事情,还是让她好好说说,调节一下无聊的生活吧!

    陶长安这次到县城这边来,是来接妻子回家的。

    毕竟最小的老三,如今都已经考上初中了,他们三个孩子已经能够互相照顾,不需要再让妻子陪着了。

    离开村里这么久,平常只有孩子过年、寒暑假放假和农忙的时候回村里面。

    杨大妞在县城这边待了好几年,平常除了跟周围同样带孩子的女人聊聊男人孩子外,也没有其他话题好说了。

    如果在村里,她还能够忙活一下家里田地里面的活计,可是在县城这边,她最多也只能够在院子里种点青菜,补贴一点家用,不用买那么多菜吃而已。

    县城这边的人,跟杨大妞在其他方面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时间长了,在孩子们都去读书的时间里,她一个人在家还是感到非常无聊的。

    待在县城这边,不仅感到无聊,每天吃喝拉撒还需要花钱,在这边一点都没有家里的感觉,她早就想要回村里面了。

    可惜之前顾忌着老三还离不开人,他她只能够一年拖一年,如今老三总算是考上初中,能够跟着哥哥姐姐他们相互照顾了,杨大妞可不就早就说过要回村里嘛。

    因为初中是二年制的,老大王树林吊车尾的,勉强考上了个中专,学习的还是医护专业,以后毕业了,还能够有工作分配呢!

    算是不用担心老大以后的前途了,最差也能够混口饭吃,不用像老一辈一样,只能够在地里刨食了。

    至于老二王二妮,她如今才刚刚读初二,不过老师说她的成绩很好,平常也十分努力,还是十分有希望能够考上高中的。

    说不定以后家里还能够出一个大学生呢!

    因为家里有金条可以供孩子们读书,杨大妞倒是不用担心家里的花销了。

    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出息,这个时候也是十分庆幸孩子他爹有远见,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让孩子们出来读书,给孩子们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活法!

    如今的生活,是以前杨大妞根本就不敢想的,自己的孩子居然个个都十分厉害,等以后读书出来了,就不用发愁他们以后的前程了。

    据说读大学的时候,不仅不用学费,每个学期还能够有补贴呢。

    大儿子读的中专,虽然需要交点学杂费,但花销也不大,加上学校多少有点补贴,家里还负担得起。

    在离开县城这边的时候,杨大妞其实已经知道这几年住的这个小院,孩子他爹已经买下来了。

    本来她是不赞成在县城这边买院子的,可想到以后三个孩子可能还要在县城这个需要一个落脚点,留着这个院子,还能够让孩子们平常有一个住的地方,她这才没说什么。

    陶长安看妻子有点不舍的样子,就说道:

    “要是孩子他娘你不舍得这里的话,其实也可以一直住在这边的。

    反正孩子他们的户口都已经迁过来了,把你的户口一起迁过来了,你在县城这边就有了基本的口粮,到时候再想办法找个工作,就能够在县城这边安家落户了。”

    只要陶长安愿意想办法,正式的工作可能给妻子找不来,但一个临时工还是可以给她找到的。

    大不了先坐几年临时工,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了,再转正呗!

    之前不提这个,那是因为三个孩子需要家里大人照顾,要是去工作的话,哪里忙得过来?

    不过陶长安自己是不想到县城这边来上班的,他又不缺钱,可懒得规规矩矩的每天按时上班了。

    相对来说,在村里的日子还是比较自由一点的,他自己还是在村里带待着比较舒服一点,相对来说也安全一点。

    不过杨大妞的想法可能跟自己不同,所以陶长安还是准备问一下她的意见?

    杨大妞听孩子他爹说到工作的事情,连忙把注意力放过来,问道:

    “我这样什么都不会,只能够干点力气活的人,也能够在县城这边找到工作吗?孩子他爹你赶紧说说!”

    嗯,这个主意只是陶长安临时起意才说起的,他现在还没有出去找呢,可提供不了什么具体的选择来说。

    “嗯,这个只是我初步的想法,要是孩子他娘你有这个想法的话,我们家留不急着回去先,先留在这里打听一下关于工作的消息,看有没有什么好机会?”

    杨大妞还以为自己男人这么厉害,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工作呢。

    原来只是说说,虽然她一直觉得自己男人挺厉害挺聪明的,但县城这边的工作人家都是优先安排县里这边的人。

    在县城这边住了四年多,杨大妞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关于工作的事情,这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弄到的。

    他们家可不认识什么厉害的人,可以帮忙安排工作,家里的日子最多只是比其他人过得稍微好一点,但跟县里这边的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不过到底觉得自己男人十分厉害,先待在县里这边的房子里面,让自己男人出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抱着一丝希望,她答应道:

    “反正我们如今回去也没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干,那就先留在这里看看,实在不行,我们再回村里吧!”

    陶长安当然是不会反对的,在把收拾好的东西重新放回去的时候,他就开始想有什么办法能够给孩子他娘找到工作了?

    第二天陶长安就出去打听了一番,还特地带了不少东西出去打听。

    在走动了好几天以后,总算是让他打听到了一点消息,听说有人家里面需要离开县里去外地投奔,有一个工作可以腾出来的消息。

    县里这边不少家里没工作的人,可都盯着这份工作了,能不能弄到这份工作,不到最后可说不准!

    在陶长安去接触这家人的时候,那家人听说他愿意多出点钱想要给妻子弄一个工作,本来还是十分心动的。

    看那家人都已经有了点意动,陶长安还以为只要自己出的价钱够高,这份工作应该可以落到妻子头上了。

    可是在差不多谈好的时候,那家人却突然反悔,说那份工作已经给了其他人了。

    这让费了一番功夫的陶长安和满怀希望的杨大妞怎么甘心,自然是去打听了一番,最后才知道原来那家人在外地的儿子跟县里这边的人做了一番交换。

    他们家让出在县城这边的工作换给人家,人家可以在他家儿子所在的地方,想办法给他们家人重新安排一份工作。

    有了这份工作,即使他们一家人到外地投奔儿子,也不用担心万一身上的钱花光了以后,日子需要怎么样过了!

    第110章

    毕竟老两口到了那边以后, 没了工作可不就得看儿子和儿媳的脸色过日子?

    要是老两口能够把工作换到那边去,自己每个月有工资,就不怕到了儿子那边以后,日子需要看儿子儿媳的脸色来过了。

    这么一合计, 陶长安这边给再多钱, 那家人也不愿意换也就十分正常了。

    错过了这次机会,等下次有这么合适的工作机会, 就比较难了。

    可是人家都已经换好了, 自己再过去说什么都没用了。

    陶长安有点遗憾的说道:

    “这次不行, 大不了继续让人帮我们打听着工作的消息, 下次有工作的机会, 我们再努力试试?”

    杨大妞本来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到底不甘心想要试一下而已。

    “这工作机会有这么多人盯着, 我们可争不过县里这么多人, 我们还是先回村里吧, 家里那边还有很多活需要做呢,一直留在县城这边也不是一回事!”

    这个工作机会, 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搞到的, 陶长安打算以后再看看了,实在不行就算了,反正妻子回到村里, 也不用她干太多体力活, 做点轻松的活计也不算太辛苦。

    带着点失望, 杨大妞就和陶长安一起回到村里了, 村里人的人早就听说王大石家的三个孩子继一起被送到县城那边读书以后, 如今又都陆陆续续的全都考上初中了, 等以后王大石家的孩子都读书出来, 估计他家的日子就会变得非常好过了!

    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开始羡慕起王大石当初送孩子去县城读书的举动了,可让村里人跟着学,他们又没有那个胆量,害怕把家里仅剩的那点钱花光了都不够,可能还要借钱给孩子去读书,万一学不到多少东西,不是白瞎了家里那些钱嘛!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知道,脑子可不算非常聪明,读书估计随大人一样,估计读不出什么效果来!

    听说县城那边很多去读了小学的人,都没有考上初中,王大石家三个孩子都能够考上,说明人家孩子脑子厉害,家里大人也会教,才能考上的。

    他们村里人可比不上县里的那些大人会教导孩子,要是也送孩子去读书,估计除了浪费钱,也没什么用了。

    羡慕是羡慕王大石杨大妞他们家,但让村里人跟着做,他们就没有这样大的魄力和胆量了!

    村里的人除了羡慕之外,见到杨大妞终于从县里回村里住了,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比较喜欢过来找杨大妞打听一下县里的那些事情,不能够去县里,听听县里面的事情,涨涨见识也是可以的。

    说不定他们以后也能够去县里,亲眼见见听到的这些事情和东西呢!

    王家村这边,在村里人个个都开始羡慕陶长安家的还有出息的时候,有一户住在村西头,靠近河边不远处的人家,村里人都叫这户的男人王老赖,跟他老婆王大梅生了五个闺女一个小儿子。

    可以说为了生儿子,他们家可真是不要命了,四□□七年干旱饥荒的时候,他家几个大点的闺女差点没被饿死,要不是后来陶长安在山上发现了其中一种树根能够吃的消息,估计王老赖家前头那几个闺女,要被饿死好几个。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自己都顾不过来,看到王老赖家那几个闺女饿脱了形的样子,最多心理可怜一下,可人家爹妈都没有把自己闺女放在心上,他们这些外人自己都顾不过来,实在见他们可怜的时候,最多给一两口吃的,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了。

    别看王老赖家大那五个闺女差点没被饿死,但他家的小儿子,可没有被亏待半点,即使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同样没有吃饱,但为了保住这个根,王老赖两口子可是把家里能够吃的,都留给小儿子吃了。

    自己两口子找到吃的时候,也会吃上几口免得被饿死,但对于家里的那几个闺女,除了赶他们出去找吃的回来外,也不管闺女她们饿没饿死?

    可以说,王老赖家的那几个闺女能够活到今天,全靠他们家几个大点的女儿顾着下面的妹妹,加上村里人偶尔给点吃的活过来的。

    王老赖家的二女儿,叫王小草的,这个时候在睡梦中醒来,她神情一片恍惚,总觉得有点不大真是!

    王小草就着微弱月光的看着屋里的一切,身边还躺着自己十分熟悉的几个还十分稚嫩的面孔。

    要不是小的时候五姐妹相依为命,一起在同一个茅草屋住了十几年,换成身边躺着的是其他人,她可能还认不出来。

    可即使以后五姐妹因为各种原因分散各地,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几姐妹日子过得都十分苦,有的甚至早早的就过世了。

    以后几十年,每当觉得日子苦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就回想起小时候那个连活着都十分艰难的日子。

    她们五姐妹有父母相当于没有父母,每次她们有点什么东西,都会被偏心的父母要求她们让给小弟。

    好不容易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父母为了小弟,就把她们几个嫁给了出聘礼最高的人家,也不管对方家里是什么人,她们嫁过去能不能过好日子?

    大姐嫁给了一个瘸子,姐夫对大姐并不好,整天就只知道喝酒打牌,家里全靠大姐一个人苦苦支撑着。

    因为太过辛劳,大姐早早的过世了,自己身为老二,被嫁给了一个家暴男,三天两头的挨打,回去求助父母要离婚,可惜父母为了小弟,怎么也不愿意退彩礼,根本就不顾自己这个女儿的死活。

    后来自己实在受不了了,就跑了出去。

    可自己一个女人,什么都不会,没有身份证,没有文化,也找不到什么好点的工作,只能去干点洗碗洗菜打扫卫生的事情。

    等上了点年纪,连这些活都找不到了,只能靠捡垃圾苟活着。

    不是没想过回去,可回去了也没有自己可以容身的地方,自己跑了,丈夫这边肯定会去找父母小弟赔钱。

    让父母小弟他们出了这么一笔血,他们不恨死自己才怪!

    自己这么一事无成的回去,估计不被娘家父母扒了一层皮,帮着小弟榨干自己最后一滴血是不会罢休的

    这样的老家,她怎么敢回去,宁愿死在外面她也不愿意回去那个会吃人的家了。

    因为跟老家这边失联了很多那,王小草并不清楚自己下面的三个妹妹后来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有自己父母小弟在,估计三个妹妹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王小草知道自己几姐妹的日子之所以过得这么艰难,可以说是父母小弟她们造成的。

    可等她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活到六十多岁,身体因为从小到大的辛劳,彻底撑不住了。

    想到自己一个人孤零零死在出租屋里,估计死了都没人知道,除了房东估计连个给自己收尸的人都没有!

    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这么结束了,可是没有想到,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自己小的时候!

    她年老的时候,也是偶尔从电视里面看到过那些穿越重生的情节

    不敢相信的掐了自己几下,感受到痛感那么真实以后,她才敢相信自己真的重生回到还没有出嫁之前了。

    王小草忍不住开心的笑出声来,还没笑完接着马上又哭了起来!

    为了自己和几个姐妹的悲催命运,命运的不公感到心酸

    大姐招娣被二妹的笑声哭声给吵醒了,她用瘦骨嶙峋的手臂拍了拍二妹的背,小声的问道:

    “二妹,你是不是饿了,多喝点水,忍忍就好了。”

    王招娣见自己二妹还一直哭,以为她实在饿狠了,就悉悉索索的爬了起来,偷偷听了一下外面,见父母他们还继续睡着,这才轻手轻脚的小声开门,走了出去。

    好一会儿,她才小心的回来,见自己二妹一脸呆呆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推了推发呆的二妹,递过去小半截红薯,低声的说道:

    “二妹你实在饿了,就把这半截红薯吃了吧,吃了就不会被饿哭了!”

    王大姐还以为自己二妹是因为太饿了,睡不着才哭的,就有点不舍的把自己藏了好几天的半截红薯给拿了出来。

    王小草握着手里被塞过来的半截红薯,看着大姐那还十分年轻的面容,暗暗发誓——这一辈子她肯定不会再这么看着自己几姐妹再过上一世那样悲惨的生活了。

    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她们五姐妹以后能够过上像样的生活,王小草这辈子决定不再认命了。

    既然自己父母能够做出为了小弟,不顾她们几姐妹死活的事情来,那她自然不会再顾忌着他们父母的身份,一再退让了!

    已经被父母小弟他们害了一辈子,王小草已经不再期盼父母对自己那点的感情了。

    这辈子她只想要好好的为自己活一次,过上一次寻常人那样的好日子,即使以后要结婚,也是自己好好的找一个合适的人,相处合适了才会结婚。

    第111章

    她们几姐妹的婚姻, 这辈子是不能够任由父母摆布了!

    握紧自己大姐的手,想起从小到大大姐对自己的照顾,王小草十分感动的说道:

    “大姐,实在是太谢谢你了, 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王招娣被自己二妹突然的煽情给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有点不大自在的摆摆手说道:

    “就半截红薯,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 二妹你可能是还没睡醒, 赶紧吃完红薯继续睡觉吧, 明天一大早还得起来干活呢!”

    这么说完, 王大姐就自己睡觉去了。

    留下王小草一个人在那里胡思乱想着, 等被肚子里面咕咕叫的声音惊醒以后,这才发现自己的胃已经饿得有点麻木了!

    顾不得胡思乱想以后要怎么反抗父母, 努力挣钱改善几姐妹的生活条件, 至少不能这么总是挨饿受冻了。

    王小草重生回来, 发现自己居然回到了自己12岁的时候,如今是五四年, 这个时候家里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她们几姐妹虽然每天也吃不饱,但跟同村的女孩差不多,日子相对来说还可以。

    可等以后大姐长大一点, 为了能够让家里的小弟上学, 父母不顾大姐的不愿意, 就把大姐给嫁了出去。

    没有大姐帮着一起干活, 自己身为老二的日子就开始过得更苦了, 天天带着三个妹妹都有干不完的活, 还得经常被父母小弟嫌弃打骂!

    如今距离大姐出嫁还有好几年时间, 王小草只能够庆幸一切还来得及,不过在她旁敲侧击的打听村里面事情的时候,同样也听说了村东头那家——也就是陶长安家里的情况。

    对于王大石夫妻两个不重男轻女,把家里三个孩子都送去县城读书,如今甚至都已经考上了初中的事情,王小草上辈子尽管忙着干活,但也是听说过这事的。

    对于王二妮这个跟自己同龄又是同村的女孩子,一直都是王小草的羡慕对象!

    毕竟两人家里同样都有弟弟,可是王二妮就能够得到父母的看重,不惜花大价钱大力气去培养她,送王二妮去读书。

    上辈子在自己还没有跑出去以前,王小草也是听村里人用十分羡慕的语气说起王大石家三个孩子的事情,老大中专毕业了以后,就被分配到山下做起了乡村医生,尽管工资不高,但也补贴,加上去看病的人给的钱,日子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老二王二妮则是十分厉害的成为了王家村第一个大学生,考到了市里面的大学去读书,听说毕业了以后就被分配到了国家单位,捧起了铁饭碗。

    至于老三王小松,虽然没有他的哥哥姐姐他们厉害,但初中毕业以后,没考上高中和中专,就在家里的安排下,跟了一个修车师傅学修车,等学会了以后,就幸运的找到了对口的工作,成为了正式工,可以说日子也是让人十分羡慕的了。

    虽然王大石和杨大妞夫妻两个一直待在村里没有出去,至少在王小草跑出去之前,那夫妻两个都还是待在村里的。

    但王大石家有了这么出息的三个孩子,日子过得一点负担都没有,三个孩子时不时还能够给点钱孝敬一下父母,这让王大石和杨大妞夫妻两个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轻松,一直都被村里的长辈视为羡慕的榜样,觉得要是自己的子女也有这么出息,那他们也能够过上像王大石夫妻两个人那样幸福轻松的日子了!

    就连王老赖和王大梅夫妻两个人,都时常在家里感叹,说人家王大石夫妻两个命实在是太好了,让王小草她们几姐妹和他们小儿子好好的跟人家学一学,等家里的孩子出息了,他们夫妻两个也就能够过上像王大石夫妻两个人那样的好生活了!

    因为被父母放在嘴边念叨了这么多年,王小草对陶长安他们一家也算是比较关注了!

    虽然王小草打听完村里的事情以后,心理十分羡慕陶长安一家,恨不得自己就是王二妮,被自己父母这么宠爱看重着长大,能够离开山村出去念书!

    但王小草到底是重活过一次的人了,羡慕归羡慕,她也知道那样的生活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精力也就放在了如何改善目前生活上面。

    不说村西这边王小草这个重生女,是怎么跟重男轻女的极品父母斗智斗勇,给自己和姐妹们争取好处待遇的了

    陶长安可不知道,王家村里,距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居然有一个人重生了!

    平时陶长安回到村里的时候,一般都是去家里的田地忙活,忙完之后就会回家休息,有时间一般也是在家里调养身体,很少到村里闲逛,自然也就没有注意到王小草这个小女孩了。

    甚至只要王小草不要做出太过异常的事情来,估计陶长安很难注意到这个不熟悉的小女孩了。

    尽管是同一个村的,但王家村里面的人至少有几百人,陶长安一个大男人,即使跟村里人有所交往,跟他接触的大多数也是大人。

    王小草跟陶长安基本没有什么接触,自然也就发现不了她的一些异常行为了。

    不过即使陶长安发现了王小草的不同,估计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对其他无辜的人没什么危害,陶长安也是不会管王小草那些事情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缘,自己能够不断穿越体验不同的生活,王小草能够重生自然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陶长安可不是那种只允许自己拥有特殊的机缘,而不允许其他人拥有同样机缘的人。

    这个世界上的好事那么多,总不可能让自己一个人占了吧!

    经历得多了,他的心胸自然也就宽广了很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嫉妒这种情绪只会影响自己的理智,容易导致让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自己拥有的已经足够好了,还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厉害,陶长安还是十分满足于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东西,不会轻易的去嫉妒其他人的机缘!

    要是见不得其他人比自己好,那经历过这么多世界,比陶长安好的人可不少,一个个去嫉妒,估计他自己就不用去做其他事情了,光是花在嫉妒别人的时间估计都不够用了。

    见得多了,只要那些人不影响到自己的任务和生活,陶长安还是能够十分平静的享受属于自己的养老日子的。

    陶长安和杨大妞夫妻两个回到村里以后,除了时不时去县城那边看一下三个孩子外,日子过得就跟村里其他人差不多。

    因为平时农忙的时候都有回来干活,去县城那边住了四年,杨大妞对家里的活计并没有生疏,很快就重新适应了在村里面的生活!

    但到底在县城那边住了四年,眼界还是比过去宽了不少,比如说在日常饮食方面,换成以前的杨大妞,肯定不会舍得三天两头吃肉吃白面的。

    可如今在县城那边见多了县城那边的人是如何过日子的,让杨大妞觉得既然家里面有这个条件,吃点肉和鸡白面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十分必要的。

    平常做饭做菜的时候手松了很多,让陶长安和三个孩子因此受益不少,觉得家里面的吃食还是不错的。

    因为家里如今就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大人,不用忙活照顾孩子们,让他们清闲了不少。

    忙完秋收以后,杨大妞想到自己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深山那边看看家里那一亩多田地了,就跟陶长安提出想要让他再带她进去住一段时间。

    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了,说起来陶长安也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的打理峡谷那边的田地了。

    听见妻子的这个要求,他十分乐意的说道:

    “行,既然孩子他娘你想过去看看,那我们明天就进山吧。

    至于家里这边,我让一山平时帮忙照看一下就可以了。”

    以前还顾忌着家里有孩子,不敢在山上呆太久,如今孩子们都去读书了,可不需要他们做父母的日日看着,他们也能够放心的在山上住一段时间了。

    跟王大娘他们说一声以后,陶长安就带着杨大妞一起进了深山峡谷这边。

    因为之前没什么时间的缘故,【同时也是陶长安自己犯懒,进山的时间不少,但他就是懒得花费时间打理峡谷这边的田地,有时间就在山里悠闲的休息了。】

    等他们两个通过绳索来到峡谷底下的时候,就发现峡谷这边的野草已经长了不少,有的甚至都有一人高了。

    以前开荒种的那一亩地上,倒是种着不少水稻玉米这些粮食,但稀稀疏疏的,一看就是随便撒了点种子过去,平常没有被人精心照顾的样子。

    因为种着的那些水稻没有及时收割的缘故,被峡谷里面养着的鸡鸭祸害了不少。

    看到妻子投过来那责怪的眼神,陶长安有点尴尬的说道:

    “那个以前一个人实在是有点忙,就干脆在这边多养了点鸡鸭,随便撒了点种子,让粮食自己生长了。

    第112章

    虽然粮食长得不怎么样, 但孩子他娘你看,有这些粮食的喂养,那些鸡鸭我养得不错吧?

    平常我不是经常带鸡鸭到县城那边,给你和孩子们补身体嘛, 用的就是山谷这边的鸡鸭!”

    其实杨大妞也知道这不能够怪孩子他爹不勤快, 自己在县城那边四年忙着照顾孩子,孩子他爹一个人家里家外的忙活, 还要想办法挣钱养家, 有些地方照顾不到那么多, 也是十分正常的。

    再说峡谷这边的事情, 孩子他爹四年前就跟自己提过了, 只是一直没有过这边来看,一时见到, 感到有点惊讶而已。

    杨大妞瞪了孩子他爹一眼, 说道:

    “我又没说怪你, 你急什么?

    以前家里确实忙不过来,随便种点就随便种点吧。

    不过如今家里那边有我帮着一起忙活, 峡谷这边这么好的田地, 继续慌着可就不大好了,以后还是得种回来才行!”

    妻子回到村里了,村里那边的事情除了一些体力活外, 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花时间忙活了, 陶长安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忙活山里这边的事情了。

    他笑着说道:

    “行, 这事听孩子他娘你的, 以后峡谷这边仍然由我来打理, 不过这些鸡鸭还是继续养着吧, 它们平时能够下不少蛋呢, 馋了还能够杀了吃肉,要不是不养着就太可惜了!”

    如今已经到了五四年,全国各处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私有制改革,推行人民公社化制度。

    尽管这种制度在陶长安的印象当中,得等到五六年底才彻底在全国施行。

    但关于私有制改革的风声,他们如今已经听过不少了。

    杨大妞在县城这四年,也听过不少这方面的传言,迟早这股风会吹到王家村。

    想到以后家里的田地都成了公家的,杨大妞就有点心疼。

    可这是花国的大事,她一个老百姓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够跟着上面走了。

    不过心底还是十分肉疼的,想到以后地里的产出都是集体的,种什么都要按照集体的规划来,杨大妞就有点发愁家里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了?

    要是以后真的一切都归集体所有的话,这峡谷里面的一亩多田地,对自己的小家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毕竟以后能不能吃好一点,肉蛋这些主要都得靠峡谷这边才行了。

    尽管家里面还有一点底子,但总不能够坐吃山空吧,能够挣到点钱,节省一点家里的开支,杨大妞还是十分乐意的!

    习惯了经常能够吃到鸡鸭肉,杨大妞也舍不得以后不吃了,所以同意道:

    “鸡鸭还是得继续养着,只是这边得种粮食了,鸡鸭的数量还是得减少一点的,毕竟没有那么粮食来喂它们了!”

    陶长安对这点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两个人说完话后,就开始收拾起峡谷这边的田地了。

    尽管田地里面散种的粮食不多,但好歹都是粮食啊,还是得收回去的。

    因为做的准备十分充足,夫妻两个在峡谷这边住了大半个月,把峡谷这边重新整理过以后,这才收拾了一下这次进山的收获,准备回村里了。

    夫妻两个回到家里以后,住在自己家里,感到还是比较舒服的,山里那边到底还是没有家里这边好,杨大妞感觉自己偶尔去一趟,就已经感到比较不适应了,亏孩子他爹经常进山,他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啊!

    陶长安如今身体也调养得不错了,家里这边也安排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没什么事情需要操心,打理家里那五亩田地,对他来说也花不了多少功夫,毕竟力气大,人家做一天的活计,自己干半天就做好了。

    他又不打算去山里再开荒种地,闲暇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家里有这么一个能干的男人,杨大妞自然也没有多忙,空余时间她可不像陶长安一样,只会闲在家里吃吃喝喝、闭目养神或者看书打发时间,她会经常带着没有纳好的鞋底,到相熟的人家里窜门,互相聊一些村里的八卦。

    这天她串门回来,做饭的时候一脸兴高采烈的跟正在煮饭的陶长安说道:

    “孩子他爹,你知道我们村最近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吗?”

    那副神秘的样子,明显是想让自己配合着问下去,满足她想要说八卦的心思嘛,陶长安配合着,装作一脸好奇的样子问道:

    “哦,没听说村里最近有发生什么大事啊,你说的是哪件大事?”

    杨大妞也不理会孩子他爹那不怎么感兴趣的表情,一脸兴奋的说道:

    “村西王老赖家你是知道的吧,他们夫妻两个之前几年不是为了生儿子,一直不停的生,在生了五朵金花以后,总算得了一个小儿子金宝嘛!”

    陶长安点了点头,从原主的记忆当中翻出来这家人,不怎么喜欢的说道:

    “王老赖家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不少,他们夫妻两个做得确实有点过分了,想生儿子这点没人会说他们什么,可也不能够一心只有儿子,不把前面五个女儿当回事,这样对待亲生女儿的人,人品有问题不值得交往!”

    尽管杨大妞自己也有点重男轻女,平时是有点偏心两个儿子,但女儿也是她生下来的亲骨肉,肯定也是疼的。

    王老赖家已经不是偏心眼的事情了,那简直是不把女儿当人看,平日里使劲使唤五个女儿把家里田地和家务活都干了,自己夫妻两个和小儿子反而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就这样还不给几个干活的女儿吃多少饭,杨大妞就经常见到王老赖家的几个女儿经常饿得手脚打晃,一个劲的喝水抵饿。

    那可怜样有时候看不过眼,杨大妞都给过几次吃的给那几个女娃,要不是确定这五朵金花是王老赖和王大梅亲生的,杨大妞都怀疑那几个女娃是王老赖他们偷偷抱回来的了!

    那王老赖不疼女儿就算了,可到底是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那王大梅怎么也跟着一起作践起自己那几个女儿了?

    这实在让同样当娘的杨大妞有点不理解,可惜他们这些村里人平日里也没有少劝着王老赖夫妻两个对女儿好点,可人家不听硬是要这样折腾,把女娃当牛马使唤,杨大妞有什么办法?

    到底是人家的女儿,村里人在说过几次没用以后,也就懒得管王老赖家的事情了。

    自己男人可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人,平日对待女儿二妮就跟对待两个儿子一样,见不得王老赖家这样对待女儿的态度,也是十分自然的。

    杨大妞十分赞同的点点头,继续说道:

    “可不是嘛,能够这么狠心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王老赖夫妻两个都是狠心的,跟这样的人来往,还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怎么在背后下狠手呢,确实不能够跟这样的人有什么交际才能够让人放心一点。

    不过我今天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听说王老赖夫妻两个总算是遭报应了,两个人晚上起夜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给摔了一跤。

    听说王老赖直接把腿给摔断了,王大梅一只手也摔折了,现在夫妻两个人到真的是患难夫妻了,去王老头那里包扎了一下,但王老头只懂得抓几副感冒发烧的药,对摔断腿和折了的手可没有什么办法。

    给王老赖他们夫妻两个包扎了一下止住血以后,就只能够让村里人帮着把他们夫妻两个送下山医治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王老赖夫妻两个这次可真是太倒霉了,夫妻两个一起受伤,这次看来是有的折腾了!”

    陶长安听到那夫妻两个倒霉,只觉得活该,倒是没有怀疑什么,毕竟是在王老赖自己家出事的,赖不到其他人身上。

    不过他还是有点奇怪的说道:

    “怎么这么凑巧,夫妻两个又不是第一次起夜,怎么就这次倒霉的受了这么重的伤?”

    “可不就这么凑巧嘛,反正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谁会管王老赖他们到底是怎么不小心摔着的啊!”

    村里人几乎都王老赖一家没什么好感,从叫王老赖这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那夫妻两人平日是怎么一个为人了。

    村里人可没少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被王老赖他们占了便宜,你跟他讲道理,那夫妻两个就说村里人欺负他们家没有儿子,所以随便冤枉他们,等他们有了儿子以后,不能够用这样的借口占便宜了,就干脆直接十分无赖的拒不承认,反正一副耍赖的模样,让人拿他们夫妻两个无可奈何!

    要不是看在都是同一个村人的份上,这次王老赖夫妻两个估计都找不到人抬他们下山治病的人了。

    即使村里人自认倒霉,费点力气和时间抬他们夫妻两个下山去医治,但有了以前无数次教训,估计这次是没人会再好心的帮忙垫付医药费了。

    那两夫妻要是想故技重施,打着让村里人帮忙垫付医药费的主意,估计要失望了。

    不得不说王小草这次下手也是十分狠,直接想让自己父母摔瘸了,免得王老赖夫妻两个以后继续以父母的名义压榨自己几姐妹。

    第113章

    这次需要人陪着一起下山的时候, 王小草跟在自己大姐身后一起下山了,毕竟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能够折腾人了,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恢复不过来,弱化他们的体力, 以后想要反抗的时候, 要是打不过父母两个人,自己还得继续被压榨!

    王小草跟着一起出来, 可不是担心自己父母的身体, 而是想要让自己父母的身体继续恶化下去, 最好救治不了, 以后一直这么瘸下去。

    她可没有大姐王招娣那样真情实感的担心, 真心想来照顾父母的意思。

    王招娣倒是没有发现自己二妹的不对劲,还以为她跟自己一样, 因为担心父母的身体, 这才这么着急的一起跟了过来呢!

    等村里一行七八个人把王老赖和王大梅送到镇上医院的时候, 医院让交押金的时候,王老赖夫妻两个果然说自己家穷, 没有钱交。

    村里人一跟他说话, 王老赖就一副十分痛苦,说不出来话来的样子。

    王大梅也一副捂着自己手臂,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老村长说道:

    “村长, 你也是知道我家没有一点家底, 这些年可攒不下什么钱来, 你们家里条件好多了, 这医药费就当是先借你们的, 等回头我们家有钱了, 我们一定还!

    大家都是同个村, 一个祖宗出来的,老村长你可不能够就这么眼睁睁打开看着我家男人和我两个人治不了腿和手臂,以后就这么瘸了吧?”

    反正那夫妻两个就一个劲的喊着疼,让他们拿钱,就一副没有,一个劲可怜喊着疼的样子,让周围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村里人是怎么欺负了他们夫妻两个人呢!

    一个村里的汉子这次本来是不想送王老赖他们夫妻两个下山来的,就怕又被这夫妻两个赖上了。

    可惜被老村长叫了过来,这才不情愿的抬着王老赖夫妻两个下山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才到医院,这夫妻两个就一副赖着他们垫付医药费的样子,实在是太可恶了!

    “村长,我出来的时候家里可是交代过了,这次可不能够白白出钱给王老赖他们夫妻治病的,而且我身上可没有带钱,想尽一点心意都不行了。”

    其他村里汉子也纷纷跟着这样说,还主动退后几步,撇清楚自己跟王老赖他们可没有什么关系!

    老村长其实也是知道这夫妻两个的德性的,可没有想到,在关系到他们夫妻两个能不能治病的情况下,这夫妻两个人还想占大家的便宜,让村长一时之间还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本来老妻就不想让自己出面送这夫妻两个下山医治的,自己看在怎么都是同一个村人的份上,这才喊了人一起费力的送这夫妻两个人下山来。

    本想着这夫妻两个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耍赖,没想到王老赖他们夫妻两个还真的敢。

    老村长这次也是生气了,在其他人不愿意借钱的情况下,他决定不能够惯着这夫妻两个了,直接说道:

    “王老赖,王大梅,你们两个人受伤跟其他人可没有关系。

    我们好心送你们下山来医院治病,你们居然还想让我们垫付医药费!

    我告诉你们这绝对不可能,你家不宽裕,难道其他人家里就宽裕了?

    你们夫妻两个要是实在不想出钱治腿和手臂了,那我干脆让人把你们两个抬回去,结果怎么样也由着你们了!”

    这次的医药费可不是小数目,老村长家里也没有余粮,即使是有,村长的妻子也不会给老村长带出来的。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替王老赖夫妻两个垫付医药费,无论那夫妻两个怎么装可怜卖惨,都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要是周围有不明情况的人过来劝说,村里人就让那些好心人自己帮着夫妻两个垫付医药费。

    这么几次下来,周围可没人再好心出来说话了。

    倒是一边的医生没耐心跟这伙人耗着了,不耐烦的说道:

    “你们要是还没有商量好,那就不要在这里挡着其他人看病了。

    我这边还有很多人要等着看病呢,可不能够耽误大家的时间!”

    眼看着要被人赶出医院了,王老赖夫妻两个就有点傻眼了。

    感觉到腿那里不断传来疼痛感,一点力也使不出来,他就有点慌了,连忙说道:

    “我交钱我交钱,医生你赶紧给我看看我的腿还能够治吗?”

    王大梅心疼的从怀里掏出所以家当,一边交钱一边心痛着,不过为了夫妻两个人的腿和手臂,她只能够把钱给交了,要不然医院真的不会给他们看病了怎么办?

    一旁的老村长和其他村里的汉子,看到刚才还在各种装可怜哭穷的夫妻两个,一听说要被赶出医院,就马上拿出钱的样子,深深的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幸好他们没有心软的帮着垫付医药费,要不然以后这些钱,就别想再收回来了!

    至于这次一同跟着出来的王招娣和王小草两个人,她们两个根没有钱了,在一众长辈面前也没有她们说话的地方,只能够缩在一边等着了。

    老村长他们见王老赖他们已经在医院里住下以后,就让王招娣和王小草姐妹两个在医院里面照顾她们爹娘以后,就带着村里人回去了。

    至于等要出院的时候,再让人带个口信回村里,村长他们再过来接王老赖他们回去。

    不过经过这一次,估计即使是老村长开口,村里人都不大愿意再帮王老赖和王大梅夫妻两个了吧!

    王招娣正是小姑娘要面子的时候,知道自己父母的行为十分惹人反感,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对的,满脸羞愧十分不好意思,低声的跟老村长和村里人道歉道:

    “村长伯伯,叔叔们,我爹娘这样做实在是不对,我在这里替他们道歉,实在是太对不起了,还有这次多谢村长伯伯和叔叔们送我爹娘到医院,非常谢谢!”

    王小草也是知道好歹的人,知道村里的人对自己家和自己几姐妹还是不错的,这些年要不是有村里人的包容和帮助,他们几姐妹估计过得更加艰难。

    “这次谢谢村长伯伯和叔叔们了,你们的心意我们几姐妹都能够感受到,也十分感激你们的帮助。

    只是我爹娘他们一直都是这个性子,我们做女儿的也管不住他们,实在是太对不起伯伯叔叔你们的心意了!”

    王小草姐妹两个的真诚道歉,倒是让本来脸色不大好看的老村长和村里人脸色好看点了,总算是有人能够体谅到他们的好意了,也不枉费他们辛苦跑了这么一趟!

    老村长看了这么懂事的两个女娃,生在王老赖家,实在是太可惜了,他只能够摆摆手道:

    “行了行了,我们知道你们爹娘一直是这个德行,也不期待他们两个感激了,能够少麻烦一点我们,就已经算好了。

    你们两个好好的在医院照顾你们爹娘吧,不要随便乱跑,我们先回去了!”

    如今外面虽然说安全多了,但两个女娃随便在外面乱晃的话,万一遇到坏人就不好了。

    即使老村长不提醒,王招娣也是不敢随便乱走的,她可是第一次来到镇上,对这边的人都不熟悉,也怕出去了就不知道回来了。

    倒是王小草到底是活过一次的人,胆子大了很多,她倒是想出去买点东西回来,可谁让她手里如今一分钱都没有,手里没钱,想再多也没用。

    因为王小草懂得比这个时候的人多一点,所以在她的有心之下,加上五四年的医术没有后世厉害精湛,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以后,王老赖和王大梅两个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后,王老赖还的腿还是没有彻底治疗好,走路变得有点瘸,走得并不快。

    王大梅的手臂倒是恢复得好一些,但以后也不能够用太大的力气干活了,本来王老赖夫妻两个就不是十分勤快的人,这下子更是不怎么干活了,全都推给家里那几个女娃干田地和家里面的活。

    他们夫妻两个除了照顾小儿子金宝,偏心他之外,就是打骂几个女儿,逼着几个女儿一天到晚不停的干活了!

    在这样的逼迫下,王小草那是根本就不能够忍了,反正王老赖也跑不快,她就专门盯上了小弟王金宝,也不天天去干活了。

    只要见到自己小弟手里有什么好吃的,她就跑过去抢了自己吃了,吃饭的时候要是王大梅分给她的分量少了,她就去抢自己小弟的。

    搞了几次,王老赖和王大梅两个人打又打不到,即使偶尔一次打到了,回头这死丫头就能够趁父母没有注意的时候,去把王金宝打一顿。

    一副除非打死她,让自己父母到警察局那边坐牢,要不然就别想让她像老黄牛一样给家里干活,还不能吃饱饭。

    只要是家里有的好东西,王小草她不仅自己要一份,有时候也会分一些给其他姐妹,反正王老赖他们两个是别想她在逆来顺受了。

    第114章

    要是惹急了, 王老赖他们发狠想要教训自己的时候,王小草也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转身就去老村长那边告状,说自己父母有封建顽固落后思想, 虐待女儿不把女娃当人看, 要去镇上派出所那边报案!

    起初村里人的大人们觉得王小草这个女娃胆子是比以前大了,知道反抗王老赖他们了, 但应该也没有胆子去镇上那么远的地方报案的, 可人家王小草偏偏还真的说到做到, 也不知道她一个人是怎么跑下山的, 去把镇上的警察和妇联的人给带了过来!

    那次警察上门警告和妇联的一次宣传妇女儿童的权益以后, 让王老赖和村里一些同样对女娃不怎么好的人家,老实了好一段时间!

    王家村这么多年来, 除了以前过来收各种苛捐杂税的人外, 这还是第一次有派出所的人过来。

    听说要是被抓进派出所的人, 可是要被判刑的。

    派出所人员的到来,联合妇联的人一起给王家村的人科普了一番, 这才让山村的人知道, 原来他们对女娃不好,也是会被抓紧监狱的。

    那些男人打女人什么的,属于家暴, 更是犯法的。

    不论是打女人还是打小孩, 派出所这边都会过来抓人的, 都属于违反花国法律的。

    要是有人报案的话, 按照法律的规定, 轻则警告拘留, 重则会被判刑, 要是杀人的话,就要被抓去枪毙了!

    警察的这一番科普和警告,不仅让王老赖和王大梅老实了很多,不敢动不动打孩子了。

    实在是怕了二女儿那动不动就去报案,让人来抓他们的举动了。

    至于以前说要打死这个女儿的话,那更是不敢说了,毕竟按照二女儿王小草的话来说,要是她以后出了什么事情,警察第一个就会怀疑王老赖夫妻两个,毕竟只有他们夫妻两个最不喜欢王小草这个女儿。

    要是王小草出了什么事情,最有可能动手的人自然就是他们夫妻两个了。

    那监狱可不是那么好呆的地方,王老赖两个以后还要等着自己小儿子长大给他们养老呢,可不想因为二女儿一个人,就赔上自己的性命!

    尽管人品不大好,但王老赖夫妻两个对自己的小命还是十分珍惜的,可不敢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了。

    陶长安也听说了王小草的壮举,可以说一下子给王家村来了一个超级地震,让村里的人都警醒了一番,知道花国还有法律管妇女儿童权益这方面的规定让一些人收敛了很多,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家暴打人了。

    对于这种改变,陶长安还是比较喜欢的,毕竟他是来自一个和平年度,男女不同也只是分工和体力方面不同而已,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山里这边对妇女儿童的观念实在是已经过时了,给村里的人醒醒脑,让大家懂一点法律,还是十分好的。

    不过村里的人很少懂得这么多的,王小草只是村里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娃,她怎么懂得被父母打了,还可以去找派出所和妇联来保护自己的?

    关键是她不仅知道要怎么保护自己,而且还敢大胆的去实施,一个人跑到山下去报案,这可不是一般人女娃能够做到的行为!

    后来听说了王小草最近一段时间的种种举动,从以前的逆来顺受,到如今种种大胆反抗。

    甚至还懂得抓住王金宝这个父母眼里的宝贝疙瘩,让王老赖夫妻两个不敢轻易动她这点,可以说在自身比较弱势的时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了!

    通过王小草的这些举动,让陶长安知道目前的王小草要不是已经换人,就是重生或者有了以后记忆了,这才让她发生了这么的改变。

    观察了一下王小草的举动,见她只是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除了对她那极品父母有点不客气外,对其他人都是挺好的,排除了是换人的选项后,陶长安得出估计是有了什么奇遇,才让王小草本人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吧!

    只要确定她对其他人没有什么危害,陶长安就不会管那么多,甚至有时候还会偷偷的帮上一把,毕竟那孩子也不容易。

    以前是王老赖自己的那几个女儿不懂得反抗,别人帮了也没用,陶长安就懒得费那力气了。

    如今既然王小草自己都已经知道反抗了,那帮她一把,让她日子好过一点,也不用担心白费力了。

    帮人家的帮,陶长安也不期望对方感激,但至少没有白费力气,能够真正帮上对方,他才会愿意顺手帮上一把,要是自己烂泥扶不上墙,就不能够人家不帮你了。

    老村长虽然生气王小草直接把派出所的人请了来,影响了村里的名声,但他其实更气王老赖夫妻两个不听他的劝阻,做得太过分,逼着几个女娃天天不停的干活,还不给吃的,这是想要饿死几个女娃吗?

    要是在自己的管理下,村里出现女娃被父母生生饿死的事情,那自己以后有什么脸面去镇上开会?去了还不得被其他村的村长笑死!

    等以后从村长位置上退下来,更会成为自己一辈子的笑话。

    为了村里的名声,也是为了不在自己任上出现这样的事情,老村长这次是下了狠心,带着村里的一些汉子到了王老赖家里,狠狠的把他们夫妻两个批评了一通,严重警告他们夫妻两个以后对家里的女娃好一点,不能够随意打骂逼着女娃天天干活。

    要是让他知道王老赖他们敢阳奉阴违,影响了村里的名声,到时候就别怪他把王老赖夫妻两个和他们的小儿子金宝一起赶出王家村。

    要是没有了王家村的庇护,看以王老赖夫妻两个到底品性,能够在外面混得怎么样?

    外面的日子可没有王家村这边好过,虽然说如今是新花国了,有国家律法管着,老村长没那么容易把人赶出去,但让村里人不在管王老赖夫妻两个这点,还是能够做到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王老赖夫妻两个的日子,估计要更加难过,毕竟很多事情可不是他们一个人就能够解决的,很多时候,还是得左邻右舍,同村的人出面一起帮忙才能够做到的。

    上次王老赖他们夫妻两个出事的时候,要不是村里人帮着送下山去,估计光靠王老赖一家子,可能只能够在家继续痛下去,没办法下山去医治了。

    在山里,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村里人的团结,你帮我我帮你,才能够把日子过好。

    王老赖夫妻两个尽管品性不大好,但也不敢真的的惹怒老村长和村里的人,要不然以后真的没有理会他们一家了,那才是真的难搞了!

    有了老村长和村里人的严重警告,王招娣和王小草她们五姐妹的日子才好过多了。

    王小草为了以后能够不被父母支配人生,更是趁着这次村里人站自己这边的机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诉了一番王老赖这对父母平日里是怎么虐待她们几个的。

    在大家面露气氛和不忍的时候,王小草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来,道:

    “村长伯伯,各位叔叔婶婶,当初国家可是给我们五姐妹按照人头划分了田地的。

    有这样的父母一直偏心小弟,要是再这样跟他们住下去,我怕以后被他们卖了给小弟换彩礼都有可能。

    我想请老村长和各位叔叔婶婶做主,把我们五姐妹的户口跟爹娘小弟他们分开,属于我们五姐妹的田地我们以后就自己种,就不跟父母凑在一起过日子了,不知道村长伯伯您觉得可以吗?”

    王老赖的五个女儿,最大的也才十五岁,最小的才七八岁,直接让几个女娃自己过,这不禁让老村长有点犹豫起来?

    “你们几个女娃还这么小,就自己分开过,这这么行?

    小草你们放心,经过这次教训以后,你父母他们以后不敢亏待你们的。

    你们还是先好好的过日子,要是你爹娘他们敢对你们不好,你再过来告诉村长伯伯,到时候我会替你们教训你们爹娘的,你们放心吧!”

    老村长可不想开这样的先例,让几个孩子撇开父母自己过自己的,先不说这样做会不会给村里其他孩子开了一个错误的范例,就单说让几个女娃自己住这点,就不大安全。

    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可承担不起,老村长是怎么都不会同意让王小草她们分开单独过的。

    陶长安也在人群当中,并不意外老村长拒绝王小草的这个要求,她提这个要求的时候只想到了自身可以借此摆脱吸血的父母弟弟,但没有想到因此会触动其他人的利益。

    谁家都会有一些糟心事,如果家里的小孩动不动就喊着要脱离父母的管控,跟父母分家,那以后村里很多工作都不好做了。

    其他人家的父母虽然没有王老赖和王大梅他们这对夫妻那么极品,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只是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王小草没有想到一直帮着自己这边的老村长,会在这个时候拒绝自己提出的分家要求,一时间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第115章

    在王小草愣住的时候, 陶长安在老村长耳边低声劝道:

    “村长你看小草她们这几个女娃平日里被家里爹娘当牛马一样使,要是你硬是逼着她们继续跟王老赖他们一起过,就王老赖他们夫妻两个的性子,以后肯定会继续压榨几个女娃, 万一把小草他们逼急了, 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就不大好了!”

    老村长想了一下王老赖夫妻两个这么多年来的德行, 尽管有自己的再三警告, 估计撑不了多久又会故态重复萌了。

    这小草也是一个倔脾气, 万一跟王老赖夫妻两个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可没人拦得住, 万一又像这次一样闹出这么大动静来,也不好收拾烂摊子啊!

    老村长还是挺看重陶长安这么一个比较有远见的后生的, 他低声问道:

    “那大石头, 你说这事应该怎么办才好, 直接让几个女娃单独分出来这肯定不行,你还有其他什么好点的办法吗?”

    看在都是拥有特殊经历的份上, 陶长安不介意顺手帮一把, 他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村长,分户口这事不好操作, 毕竟影响不太好, 但到底王老赖他们的性格放在那里,

    为了避免以后再闹出什么事情来, 防止王老赖夫妻两个克扣虐待几个女娃, 这住的地方、田地和口粮可以给他们分开。

    户口不分, 但实际上可以在王老赖家分出一个房间给几个女娃住, 让几个女娃自己种自己那份田地自己养活自己,王老赖夫妻两个就带着他们的小儿子一起过就行了。

    这样不算分家,但实际上也算把几个女娃分了出来,至少以后几个女娃只要养活自己就够了,不用再被王老赖夫妻两个天天逼着干所以的活计,还要把吃的让给弟弟了,想必到时候她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了!”

    老村长沉吟了一会儿,陶长安的这个建议,其实只是保住名义上没有分家,但实际上就跟分家让几个女娃另过一样。

    这样说起来就没那么难听了,至于王老赖他们一家实际上怎么过,可没有多少人关心。

    老村长看了一下前面那几个瘦骨嶙峋的女娃,心理也是有点可怜她们过得这么艰难,这才勉强的同意道:

    “行吧,那就按照大石你说的办法来做吧!”

    那边王小草还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够达到可以自己过的目的,可看村里叔伯他们的样子,好像没有人赞同自己几个姐妹分户另过的,这就让她有点忐忑不安起来了。

    王小草可不想过那种连对吃一口饭,都要争抢的日子了。

    正当她想要继续出声争取的时候,就看见了那一直让自己十分羡慕的王二妮的父亲,王大石这个时候正低声的跟老村长说着什么的样子。

    对于王二妮有这样一位好父亲,王小草一直都是十分羡慕的。

    有时候在村里看见了二妮的爹娘经过,王小草都忍不住想,要是自己的爹娘换成是王大石和杨大妞就好了。

    可惜这样的想法毕竟不可能,她也只能够在心里面羡慕一番,回过神来以后还得继续为自己和几个姐妹的一日三餐努力着。

    可在自己争气老村长同意的关头,二妮的父亲这么不重男轻女的人,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帮自己一把呢?

    因为这种连王小草自己都不知道的期盼,她还是决定等大石叔和老村长说完话以后,自己再跟老村长争取一下。

    等老村长改变主意,同意自己几姐妹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田产也让她们种自己名下的,以后她们几姐妹可以自己干活养活自己,不用再跟父母一起干活吃饭之后,王小草十分惊喜的抬起头来,拉着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十分感激的说道:

    “谢谢村长伯伯,您这次真的是救了我们几姐妹的性命,大恩大德我们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谢谢您谢谢您!”

    虽然老村长的话还没有完全说完,但王小草怕老村长反悔,等不及的拉着几姐妹跪下了磕头感谢着,就怕一会儿老村长又反悔了。

    老村长看到王小草她们几姐妹这个反应,在心里感叹这么好的女娃,这王老赖夫妻两个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硬是把孩子逼得跟自己离了心?

    听到能够跟父母分开过,就一副小命得救了,欣喜若狂的表情,看得实在是让人心酸。

    敛下心里的同情,老村长继续说道:

    “这些方面可以答应你们几个单过,可是户口上你们几个还小,是不可能让你们分开来的。

    这是我经过考虑能够答应你们要求的最大让步了,要是小草你们不同意,那就只能够算了,分家的事情只能够等以后你们再长大一些再说了。”

    王小草看到老村长真的不考虑直接让她们几姐妹分家的样子,想了一下,能够跟父母分开国,也差不多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反正她们几姐妹这些年都是自己干活养活自己的,如今分开另外过的话,还不用把自己的口粮让给父母和小弟,能够吃饱一点,这已经非常好了。

    至于其他的,等以后自己再长大一点,到时候再争取也是可以的。

    王小草笑容顿了顿,还是开口感谢道:

    “能够这样已经十分好了,谢谢村长伯伯您为我们几姐妹的事情操心了,这次真是麻烦村长伯伯和各位叔叔婶婶了。”

    王招娣和其他三个妹妹没有想到,经过小草这么一闹,她们居然能够单独过自己的日子,以后不用担心父母为了小弟,一直逼着她们干活让着小弟,也不用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天天挨打挨骂的日子了。

    这样的日子,是王招娣她们做梦都不敢想的,没想到今天居然就实现了,顿时忍不住高兴的哭了起来!

    这一幕看得村里人心酸,心里也不想多计较几个女娃闹着分家自己过的事情了。

    毕竟要不是王老赖夫妻两个做得太过分,逼得几个女娃活不下去,小草她们为了活命也只能够把事情闹大了。

    王老赖夫妻两个本来以为老村长是肯定不会同意几个死丫头想要分家的提议的,可没想到才一会儿老村长就改变了主意,顿时想要反对。

    可惜老村长对这对夫妻两个,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冷下来脸来,说道:

    “要是你们两个不同意,那我就只能够把你们虐待女娃的事情报到镇上,让派出所的人抓你们两个进出劳改一番了。

    到时候没有你们两个在,几个女娃也相当于能够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了。

    到时候金宝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就要看小草她们几个愿不愿意帮你们养着这个弟弟了。”

    王小草这个时候马上摆明自己的立场,说道:

    “我是姐姐,又不是金宝的爹娘,可不想白白的养着这个弟弟。

    不过要是爹娘你们真的去坐牢了,反正当初我也是五六岁开始,就要起早贪黑的起来干活的,金宝也这么大了,等你们进去了,金宝就可以自己干活养活自己了,爹娘你们不用担心!”

    反正让王小草对金宝这个弟弟,那是一点好感的都没有,想要她们帮忙养着,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既然自己几姐妹当初能够从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停干活养活自己,那金宝自然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

    王老赖夫妻两个看二女儿一点都不想管小儿子的死活,至于其他女儿也早就被二女儿给洗脑了,要是他们夫妻两个真的被抓了,估计他们的命根子金宝就真的没人管了!

    金宝可是他们夫妻两个以后的指望,王老赖他们可以对几个女儿狠心,但对这个小儿子那都是捧在手心里面,生怕有一点磕着绊着的。

    王大梅一脸愤怒的说道:

    “小草你们怎么能够这么狠心,金宝以后可是我们家的依靠,以后你们嫁人了,还得靠金宝撑腰呢。

    这个时候你们不多照顾金宝一点,小心以后金宝也不给你们撑腰,你们这几个白眼狼,老娘实在是白生养你们了!”

    王老赖要不是如今瘸了,他肯定会像以前那样,直接上手把这些不孝女打到听话为止,可惜他如今一条腿瘸了,可跑不过这几个女儿,因此他也只能够一脸怒气的说道:

    “既然你们不想跟我们过,分开就分开,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后悔,到时候即使你们几个求我,我也是不会理你们的,也不会让你们弟弟以后给你们撑腰的!”

    王老赖尽管平时比较喜欢占其他人便宜,但他也是比较会看人眼色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知道现在这个形式,自己夫妻两个人可改变不了老村长他们的主意,只能够放话吓唬几个女儿了。

    王小草一脸不屑的说道:

    “爹你们放心吧,我以后就是出去要饭,也不会来求你们的,更不用小弟给我撑腰,我还怕自己还没长大呢,就因为把口粮都让给小弟,自己先饿死了!”

    这么折腾了一通,王老赖家因为后续的一些事情又扯皮了一通,反正是各种折腾的,陶长安听过就算了,可懒得管那么多。

    第116章

    反正以王小草那特殊经历, 这些事情相信只要她愿意做,总是能够达到自己目的。

    王小草后来也从老村长那里听说了,是因为二妮他爹王大石的劝说,村长才同意自己几姐妹分开另过的, 在感谢老村长的帮助同时, 王小草对二妮他爹也是有点感激的。

    要不是二妮他爹帮着说了几句话,估计自己还在跟父母扯皮, 鸡飞狗跳的过日子呢。

    可惜好爹总是其他人的, 摊上王老赖和王大梅这样的父母, 王小草只能够通过自己努力, 靠自己双手好好的过好日子了。

    如今王小草跟自己大姐王招娣, 和三个妹妹每天干属于自己的活计,种自己名下的田地, 每天再摘一些野菜, 有什么好东西也不怕爹娘小弟他们抢走了, 也能够自己吃点好吃的了。

    终于过上了稍微好一点的日子,但王小草可一点都没干放松下去, 毕竟再过一年多, 也就是从五六年开始,村里的土地会被收归集体所有。

    到时候吃饭干活都是集体一起干的,还有几年以后的那场饥荒, 实在是让她非常的有紧迫感, 要不是她年纪小, 加上力气不大, 她都想进山里面多弄点值钱的东西, 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了。

    可惜人家二妮的爹那身本事, 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王小草只能够看着人家轻轻松松的就进山里面挖到草药和山货,换成钱以后就能够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和给家里孩子读书用。

    王小草不是不想跟着二妮的爹——也就是陶长安学一下挣钱的本事,可一来她没有太大的力气,二来人家挖草药那本事自己也不会,要是自己一个人进山的话,她也怕自己可能值钱的东西还没有找到,就已经死在山里了。

    自己好不容易重活一次,王小草对自己的小命,还是非常珍惜的,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冒险,即使二妮的爹愿意教自己怎么找草药,可自己不敢进山,那也是白瞎。

    而且这是二妮他爹吃饭的本事,谁会傻得这么轻易的就教给其他人啊?

    村里这么多人,王小草可不会觉得自己就是特殊的那一个——特殊到能够让二妮她爹愿意把谋生的本事交给自己——这不是开玩笑嘛!

    如果自己是二妮,估计还有可能,毕竟一般做爹的,还是愿意把自己吃饭的本事教给自己子女的。

    可惜自己不是二妮,跟她家也没有什么关心,王小草就只能够羡慕的畅想一番。

    畅想完了之后,还是得回归现实,王小草没有其他挣钱的办法,只能够多种点粮食,多存一点野菜做准备了。

    毕竟粮食才是这个时候的硬通货,有了粮食日子才能够继续过下去。

    时间很快就到了五六年了,这个时候村里人接到老村长通知,让大家一起到村委这边来开会。

    会上镇子上的干部也过来了,是通知让大家做好准备,等忙完夏收以后,村里所以的田地都收归村集体所有,以后大家干活一起干,吃饭的话暂时还是自己吃自己的,年底按照公分来分粮。

    至于以后会不会一起吃食堂,吃大锅饭,就要看县里什么时候下达这样的命令,让全县的人一起执行了。

    尽管村里人早就听到风声了,但当听到自家的田地被收归村集体所有的时候,还是非常心疼!

    属于自己的田地,自己想要种什么就种什么,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要交公粮的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己家的了。

    可如今田地收归集体所有,以后田地里面种出来的粮食都是集体的,自己家想要分到粮食,就得靠平日里干活得到的公分来算了。

    这么多人一起分田地里面的产出,能够分到每个人手里的肯定不会太多。

    可惜不管村里人心里面愿意不愿意,都得听上面的。

    心疼的收完第一季种下的粮食以后,全村人就开始风风火火开始整理田地了。

    每个人根据干活的多少和人数来决定公分的多少。

    这个时候陶长安的长子王树林已经中专毕业了,就分到镇上的卫生院工作,王家村也属于他管辖的村落之一。

    偶尔王树林也会回到王家村这边给人看病,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会坐在镇上的卫生院给来医院的病人看病的。

    陶长安家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孩子在,平常村里人对陶长安夫妻两个都客气了很多。

    毕竟村里人一辈子总有那么几次身体不舒服,需要到山下去看病的。

    有一个从村里出去的医生王树林在卫生院,村里人过去看病就能够方便多了。

    人家树林在卫生院随便说句话,可比他们这些人过去求半天都有用。

    不说别的,至少王树林能够帮着村里人推荐一个医术好一点的医生,能够让他们少花点钱看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一个熟人帮忙,这就已经是帮了大忙了。

    杨大妞享受到了村里人羡慕推崇的目光以后,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幸好当初孩子他爹做事果断,把家里的三个孩子都送出去读书了。

    要是没有当初的举动,今天自家老大又怎么能够过上如今不用下地,十分轻松的坐在办公室给人看病呢!

    自己的孩子能够这么出息,是杨大妞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想起以前大旱的时候,自己和三个孩子差点饿死了,那个时候想着能够继续活着,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了。

    哪里还敢想以后还会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啊。

    自从王树林有了工作以后,每个月会定期给家里五块钱,说是回报家里这些年供他读书和孝敬父母的钱。

    王树林每个月的工资如今才十几块钱,他能够拿五块钱出来给家里,陶长安好杨大妞两个人已经十分高兴了。

    尽管陶长安和杨大妞他们因为家里有金条的缘故,并不算太缺钱,但有孩子出息了孝敬他们,他们做父母的还是十分高兴的。

    至于老二王二妮,她如今才刚刚上高二,明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因此这一段时间来,二妮一直忙着在学校那边学习复习知识,为明年的高考做准备!

    尽管陶长安为了不让二妮有太大的压力,已经明确说了,即使二妮明年的高考成绩考得不理想,家里面也可以继续供她复读一年,然后再继续去考大学。

    有两次准备的机会,二妮总有一次能够考上她理想的大学了。

    至于老三王小松,如今也在读初二了,因为是五二二学习制,读完这一年,他的初中生涯也算是结束了。

    王小松努力了这么多年,才勉强让自己考上初中以他目前的成绩来看,一年以后,他考试中专或者高中的几率非常小。

    即使家里面愿意花钱让他继续复读,王小松觉得自己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因此早就跟家里说了,读完初中以后,他就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

    毕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什么效果的复读上面,还不如早点出来学点有用的东西,早早挣钱毕竟实在。

    相比起读书,王小松发现自己对那些机械类的东西更加感兴趣。

    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会专研自己买回来的那些机械类的书籍,对书上所说的原理感到十分新奇,经常忍不住沉迷其中。

    陶长安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见老三对机械这些方面感兴趣,平常也会帮他掏点机械方面的书籍回来。

    杨大妞虽然不大理解老三为什么好好的书不愿意去读了?

    但见孩子他爹都没有反对,想着自己对这些不大懂,还是听孩子他爹的,随老三高兴算了。

    孩子长大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在陶长安的影响下,杨大妞也懒得管家里的孩子想要干什么?

    反正家里已经供三个孩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孩子们已经学到不少了。

    如今已经到了明白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的年纪,孩子书比自己读得多,杨大妞还是决定跟着孩子他爹走,随孩子们高兴好了。

    反正以后做事的也是孩子自己,既然孩子们选择了以后发展的方向,那以后无论是好是坏,就只能够让他们自己承受了。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三个孩子当中,老大老二的前途要是没有出大的意外,基本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前途光明,下半辈子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了。

    可老三才初中毕业,学历虽然看着比一般人高一点,但没有继续读下去,他以后做什么都还是一个问题?

    到底是家里的老小,在杨大妞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为小儿子担心的时候,陶长安只能够无奈的坐起身,说道:

    “孩子他妈,老三如今才刚刚读初二,距离他初中毕业还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呢,你这个时候也着急得太早了吧?”

    杨大妞白了孩子他爹一眼,越是体会过村里人对读书人的推崇和羡慕,杨大妞越是发现了读书的好处,自然也就更加重视家里剩下两个孩子的读书情况。

    她不大高兴的说道:

    第117章

    “眼看明年六月,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马上就要进行高考,考大学了,一个也是初中马上要毕业了,至于毕业之后, 要怎么样, 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老二读书一直十分认真,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她。

    但是老三读书一直都是吊车尾的, 估计这次毕业考试, 还是有点悬的!

    要是老三这次没有考过, 孩子他爹你真的打算按照老三自己的主意, 让他就这么不读书了吗?”

    陶长安这还是第一次见妻子这么操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以前都是随便自己教,孩子们读得怎么样, 妻子可不是十分上心的!

    如今见妻子开始这么关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估计是从老大王树林身上, 体验到了孩子读书所带来的好处了,这才开始上心了起来。

    “关于孩子们以后想要做什么, 我当年开始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说了, 只要他们打下一定的基础,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后,我就不会再干涉他们所选择的路。

    老大的情况已经定下来了, 就不用多说了。

    老二既然愿意继续读下去, 也有能力读, 那就让她去考大学, 等大学毕业以后, 工作自然有国家分配, 不用我们操心。

    至于老三, 逼着他读了初中,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以他的资质,即使愿意复读,估计也考不上中专或者高中。

    既然老三想要学习机械有关的知识,那就让他往这方向发展。

    我想了一下,老三既然喜欢机械,那等他初中毕业以后,得让他多学一点跟机械有关的东西,说不定等以后镇上的机械厂招工,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还是有机会可以去试一下的!”

    直接给老三安排一个工作不大可能,但因为之前想要给妻子安排一个工作的经验,不好给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妻子找个工作,但给已经初中毕业小儿子找点关系,迂回着进镇上的机械厂,陶长安还是有点把握的。

    不过处于谨慎起见,在事情还没有办成的时候,陶长安可不会再夸下海口,说能够给老三安排工作了。

    已经在妻子面前丢了一回面子,没帮她在县城那边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轮到小儿子了,陶长安就比较谨慎了起来,只是安慰妻子道:

    “老三那边,等他初中毕业以后,我自然会有其他安排,孩子她娘你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

    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即使再差,也能够回到村里做一个会计,帮村里记记账什么的,你不用担心!”

    当然,说是这么说,以老三那个性格,估计要不是没有办法,他肯定是不愿意回村里干活的。

    前一段时间,通过陶长安的一次有意交好,已经跟镇上机械厂的一个修车师傅搭上了关系,在双方你情我愿,有意的来往下,以后把老三塞过去让人家师傅带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杨大妞这边听到孩子他爹这么说,觉得他说得不错,反正老三再怎么样都能混一个初中毕业的文凭,可比大多数人好多了。

    家里三个孩子都过得不错,以后的前途肯定也不会差,跟村里那些孩子比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混得十分不错了。

    不担心孩子那边的事情以后,杨大妞想到老村长开会时候说的,等收完这一季粮食之后,自己家里那五亩田地,就归村里所以了,就十分肉疼,忍不住跟陶长安说道:

    “你说以后家里的田地都没有了,那我们以后真的只能够跟村里人一起干活挣工分分粮了,田地都不是自家的了,大家干活肯定没那么上心了。

    那以后田地里收获的粮食,肯定也没有如今多,等交完公粮以后,按照公分分到我们手里那些粮食,肯定没有自己种的多了。

    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啊?”

    幸好家里在峡谷那边还有一亩多田地可以偷偷种点粮食补贴一下,要不然自己一家人以后吃什么?

    上面的政策经常变动的,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都还不知道呢?手里留点粮食,才不用担心一家人饿肚子。

    五六年上面的政策下来,还是给村里带来非常大变化的,除了家里前后院可以留下三分地做自留地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收归了集体所有。

    等到集体一起干活的时候,陶长安也没有特别表现自己,不过以他的力气,随便干一下都能够比得上那些最下功夫干活的汉子,所以他十分轻松的就能够拿到每天十个公分。

    为了不吃亏,人家十个公分能够干多少活,陶长安就干了多少活,让他多干他是不想的,反正这日子过得也没有什么压力,那么拼命挣公分,到了年底估计也比人家多分不了多少粮食,何必那么拼命呢?

    不要说他觉悟低,自己有那么大的力气,不想着帮集体多干点活。

    要是其他事情,比如说有人需要救命,自己力气大去帮一下忙他还是愿意的。

    但在这集体干活的时候,无论自己怎么拼命努力干,总有人在划水,自己这么拼命干难道是为了替那些偷懒的人把活干了吗?

    为偷懒的人做贡献这点,陶长安还是不愿意干的,反正自己已经做到十公分活了,已经算是干活最厉害的那部分人了,问心无愧就好了。

    慢慢干完自己那部分活,拿到自己的十个公分,陶长安就悠悠闲闲的回家去吃饭了。

    如今因为是农忙时间,要在村里面上工,陶长安就没那么多时间进山了,而且上面也说了山里的东西也是集体的,禁止大家天天进山去砍伐集体所有的树木或者进山去打猎什么的。

    不能够进山那就不进山了,反正陶长安小空间里面已经塞满了能够吃的粮食了,这些粮食有一部分是峡谷那边收获的,有一些是他趁着经常去镇上或者去县里的时候,提前去购买的。

    有这些存货备注,等忙完这一阵子,为了过冬,村里人肯定还是要进山捡点山货,拾一些柴火过冬用的。

    靠山吃山,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上面的政策最多只能够让村里人不能够随便砍伐山里的树木,但捡点干枯的树枝,干枯的树根草根还是可以的。

    如今已经到了秋季了,山里很多那些野果板栗核桃什么的也成熟了,这些村里人不去摘点回来补充一下口粮,难道让那些果子板栗直接烂在山里吗?

    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禁止进山在山村这边是不可能的。

    上面最多能够禁止不能够砍伐树木,即使进山打猎到了大型的猎物,那也是集体的,不能够归个人所有。

    平时村民们上进采摘一点野菜野果,老村长他们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有看到的。

    至于陶长安进山挖草药这点,考虑到上山长的草药也是属于集体的,因此平时最多只能够采摘点药材自己用,想要光明正大的挖草药出去卖,那是不可能了。

    不过若是陶长安自己有本事在山上挖了草药,不让其他人发现的话,那其他人也管不了他卖不卖草药的事情了。

    杨大妞也是听了这一系列不准禁止以后,不由得开始担心起家里以后的收入来了。

    尽管家里三个孩子只剩下两个还在读书,等老二考到大学以后,也不用家里这边再出什么钱了。

    老三读过这一年以后,也没有打算继续读书,这样算下来,家里以后的开销其实也不大,家里那点底子还撑得住。

    不过一下子少了这么大一笔收入,杨大妞还是十分心疼的跟陶长安说道:

    “这样时候你也不能够进山挖草药卖了,就连山货那些,最多也只能够捡一点回来自己吃,这下子我们家可就没了很多收入了,这可怎么办啊?”

    光靠家里这边挣的那点公分,还不知道年底能够分多少粮食呢?

    因为陶长安不舍得让杨大妞干太重的活,平时上工的时候,杨大妞一般也只能够拿六七分。

    夫妻两个一年干下来,虽然公分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了,勉强算下来应该也能够吃上几分饱饭了,加上峡谷那边种的粮食,吃饭这点,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可家里要是一点收入没有,就看年底村里分的那点钱,够干什么?

    家里三个孩子尽管读书上已经不花什么钱了,但以后老大老二老三他们结婚娶媳妇,家里这边肯定得准备不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不得杨大妞不早早开始打算了起来。

    这一笔笔账算下来,你还真别说,确实需要家里这边多攒点钱了,要不然以后老大结婚的时候,家里总不可能什么都不出吧?

    陶长安看着妻子那皱着眉头算计的样子,想着自己有小空间在,想要藏起东西不让其他人发现,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他不由得笑道:

    “我还以为孩子他娘你在发愁什么呢?

    你忘记了我们还有峡谷那边可以存放东西了吗?

    大不了以后我在山里挖到的那些草药,我就放在山里晾晒好存在在山里,等积攒得多了,再卖出去就好了。

    第118章

    家里这边没有放什么药材, 即使是村里人想要挑什么毛病,没有证据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够承认。

    反正在村里面,我们可是十分老实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办的,平常最多进山捡点柴火和野菜, 山货也是时放在家里面自己吃的, 可没有一点违背上面规定的意思哦!”

    杨大妞被孩子他爹这么一说,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毕竟深山那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去的, 村里这边可没有一个人有孩子他爹的本事, 可以自由的出入深山。

    即使偶尔有人进了深山, 但峡谷那边实在是非常隐蔽, 要不是有人带路, 即使经过那边,也很难发现峡谷底下有什么不同来。

    想通了之后, 知道家里不会减少收入以后, 杨大妞十分开心的说道:

    “行, 那我就这么办,不过到底上面已经不准个人卖这些东西了, 以后孩子他爹你挖了草药什么的, 先攒着放在峡谷那边。

    等积累多了,再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拿点出去卖,可千万不能够让其他人发现了!”

    尽管不想减少家里面的收入, 但杨大妞也不舍得让孩子他爹有什么事情, 只能够让陶长安小心点了。

    关于这点, 陶长安还是十分自信的, 反正自己可以把东西放在小空间里面, 等去了镇上或者县里, 再偷偷的把东西拿回来卖掉就可以了, 别人想要抓住自己把柄,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藏东西的本事,孩子他娘你又不是不知道?

    只要我不想其他人知道,肯定会藏好不给任何人发现端倪的,我做事一向小心,可不会干有危险的事情,你就放心吧!”

    孩子他爹从来不说大话,这点杨大妞还是相信他的。

    不说别的,就说家里的那金条,杨大妞以前回家的时候,无论她怎么找都不知道孩子他爹把金条藏在哪里了。

    可一问孩子他爹要,孩子他爹又能够很快的就把金条拿出来给自己,这藏东西的本事确实比自己厉害多了。

    杨大妞怕孩子他爹太过得意,万一让人发现了就不好了,不由得提醒道:

    “那以后进山孩子他爹你也要小心点,多注意一点还是比较安全一点的,可不能够大意!”

    陶长安一贯都是一个思虑比较周全的人,谨慎这方面他做得还是不错的,不过对于妻子的好意提醒,他还是领情道:

    “嗯,我会小心的,反正也不是天天带着药材和山货出去卖,平时存放在深山那边,倒是不怎么需要担心。

    至于积累多了需要卖的时候,我肯定会十分谨慎的选一个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卖的,几个月才去一次,加上足够小心,孩子他娘你就放心吧!”

    既然不让经常进山,在上工的时候陶长安就跟着去干活,下工之后就回到家里面跟妻子一起做做饭喂喂鸡什么的。

    尽管村里很多人家为了能够多点收入,在家里喂了两头猪,一头是公家的一头是自己的,到了年底可以杀猪卖肉或者送到收购站去,多少能够有一些收入。

    如今每家每户按照两个人养一只鸡来算,一户人家最多不能够超过五只鸡,陶长安家有五个人,折合一些最多也只能够养三只鸡。

    养猪太过辛苦了,陶长安没同意妻子想要跟村里其他人一样养两头猪的打算,反正家里不缺这点钱,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呢?

    回到家的时候,只需要忙活一下吃饭的问题,顺便喂三鸡,偶尔侍弄一下家里院子这边的三份自留地,种点青菜和粮食,也能解决家里平时吃菜的问题。

    这点活计两个人顺手就干完了,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中午晚上没事的时候,就有点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杨大妞忙完家里的活计,就喜欢跟村里的妇女扎堆闲聊,顺便纳鞋底,陶长安则喜欢躺在自己用竹子做的躺椅上,悠闲的喝着花茶,吃家里各种炒的山货,顺便从自己小空间里面拿出以前收集好的各种书籍打发时间。

    反正妻子又不识字,可看不懂陶长安看的是什么书?

    每次看完之后,陶长安就会放到自己专门存放书籍的箱子里面锁起来,实际上却是把书籍放到自己小空间里面了,箱子里面放着的只有各种样式版本的伟人的语录。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看书还是得小心点比较好,不然万一让人看到了自己看不该看的书,闹起来也不好收拾,还不如自己平时注意一点。

    这个时候各地都在搞发展,工人农民们也在积极的发展生产,除了干活,其他的娱乐基本没有,在这样有点枯燥无聊的情况下,陶长安就只能够让自己继续去学习中医和对功法的修改上花费时间和心思了。

    反正日子无聊,用这些来打发一下时间,偶尔借口进山拾柴火,去山里散散心给自己开开小灶什么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时间一下子又过了三年,二妮这个时候已经考到市里面的大学去读书了,老三小松也跟着镇上的修车师傅学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后,也成为了镇上机械厂的一名正式工。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路走以后,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平常住在村里干些农活,要是想出去走走了,就找老村长开个证明,就到县里买的小院去住几天。

    这些年,因为老大老三都在镇上干活,老二又去了市里,县里这边的小院就没什么人过来住了。

    本来妻子觉得没人过来住了,小院闲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就想卖了换钱的,还是被陶长安给劝住了。

    毕竟孩子们现在暂时用不到,不代表着以后就用不上,如今想要再买这样一套小院子,价钱可是当初陶长安买的三倍多了。

    要是这个时候卖了,以后想要再买,估计价钱会更加贵,遇到这种合适的小院也不容易,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住筒子楼,那一层层的,住得也太过拥挤了。

    老大王树林因为在镇上工作了几年,住的宿舍就是这样子的筒子楼,那住宿面积也太过拥挤了,厨房和厕所还是公用的,一点都没有家里住小院子舒服。

    反正去过一次,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都不想再去了,实在要过去的话,最多也是坐一会儿放下东西,就回家了。

    提到万一以后几个孩子结婚了,孙子外孙他们要是需要到县城这边读书的话,可不得有一个地方住这点以后,杨大妞想到以后的孙子孙女外孙这些小乖乖,顿时就不再提卖小院的事情了,反而时常跟着陶长安一起到县城这边打扫一下院子,到处走走买买东西什么的。

    至于去县里的时候,对外就说是去看完的儿子,顺便去县里看看朋友什么的,家里在县城这边买了房子的事情,并没有对外说,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等以后孩子他们结婚的时候,家里这边在县城那边买了小院的事情倒是可以透露一二,就说是家里面孩子工作以后上交的那部分工资,和家里的钱一起凑起来,才买的小院子好了。

    外人总不可能一个一个询问家里是怎么攒到这么些钱,孩子们每个月交了多少钱给家里吧?

    反正对外的说法,只要过得去,不会引起其他人怀疑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老大王树林已经二十多岁了,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了,可惜家里这边帮不了他什么,只能看他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了?

    这几年不少人给介绍,可惜老大王树林一直不愿意,说想等几年再说,如今一拖就拖到了二十多岁,要不是他有正式工作,不怕女方嫌弃,放在村里估计就是大龄青年了。

    在陶长安看来,二十岁根本就不算大,先好好干几年,等自己的工作稳定了,也攒了点钱以后,再成家也不迟。

    杨大妞催不懂大儿子,加上确实不怕老大年龄拖大了以后不好找老婆,最多也就平时见面了念叨念叨,倒是没有在行动上进行逼婚。

    如今才是五九年春天,可是如今这个天气,让王家村里面的老人,都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四□□七年干旱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情景。

    上次饥荒才过去十来年,村里年龄稍微大点,已经能够记事的人,都对十年前那场饥荒印象非常深刻。

    在发现今天春天雨水明显减少,有点缺水以后,大家在干活的时候,都忍不住有点怕今年收成不好。

    王小草对五九六零这两年的饥荒印象也是非常深刻,当年她就有一个妹妹没有熬过这一场饥荒,直接饿死的。

    她们几姐妹更是在这次饥荒当中,饿伤了底子,后面才会陆陆续续早早过世的。

    如今王小草好不容易过上一点正常的日子,让几姐妹稍微养好了一点身子,她可不想因为马上就要到来的饥荒,就把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上辈子这场饥荒之所以饿死了那么多人,主要是跟村里没有提前预料到,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有很大的关系,

    第119章

    加上老村长拗不过其他人, 跟风的虚报了一部分产量,这才导致后面村里的粮食交完公粮以后,就没有多少了。

    没有粮食,加上也没有发现什么新的能够吃的树根草根, 在山林再一起秃了之后, 村里不少人可不就被饿死了嘛!

    为了能够让自己过得稍微好一点,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村里人少饿死一点, 王小草开始有意无意的在村里说着似是而非的话——说这次天气的情况怎么跟十年前那场饥荒那么像会不会是干旱再一次要来了吧这些话语。

    这么传来传去, 加上村里的老人这么一观察, 相信的人不由得多了起来。

    陶长安还没有想到办法, 应该怎么提醒老村长的时候, 就先听到了这样的流言。

    稍微这么一打听流言的起源,就不难发现里面有王小草的身影出现。

    村里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王小草在这里面的作用, 但同样作为知道接下来又要经历饥荒的人, 陶长安还是十分容易就能够发现了她的小动作。

    既然王小草已经提醒了村里人, 那自己就不用再想办法提醒村里人了。

    不得不说,王小草的存在, 还是给陶长安省了不少心的, 这让陶长安对她的印象非常不错。

    如今因为家里的三个孩子非常出息,让老村长不由得开始重视起陶长安这个后辈来。

    村里的流言老村长其实而已听说了,作为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人, 通过观察天气的情况, 其实他也有了一点不好的预感。

    “大石, 你经常去县里和镇上, 看着天气的情况, 你觉得今年会不会跟四六年的情况一样, 老天爷又要让我们经历一场长久的干旱啊?”

    其实这个问题, 老村长不是第一次问了,可是其他人并不敢给老村长一个十分肯定的答复,只是有点不大确定的猜测而已,并不能够让老村长下定决心为可能到来的干旱做点什么来。

    陶长安也不能够说自己能够确定接下来从今年开始,大家又要经历的干旱的吧。

    他只能够十分谨慎的建议道:

    “关于今年可能又要干旱的说法,我其实也听说过了。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对比,我觉得这个流言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趁着开春粮食还没有种下去,不如我们保守起见,种一部分水稻保证可以交得上公粮,剩下的部分我们可以种上一些比较耐旱、需要时间比较短的作物。

    这样不管今年会不会有干旱,我们都不怕。

    最多只是大家少吃一点大米,饭桌上多吃一点粗粮而已。

    但要是今年真的有干旱,我们这样做,可就算是立了大功了,至少不用担心村里人因为干旱收不到粮食而饿肚子了,老村长您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老村长到处跟人询问干旱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心里其实也偏向相信今年可能会来干旱的猜测。

    要是不相信的话,老村长估计早就让村里人开始准备春耕了吧!

    老村长觉得陶长安说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关系到大家今年饿不饿肚子的大事,肯定是要谨慎一点比较好的。

    他点了点头,说道:

    “连大石你都这么说了,看来也是相信今年干可能会来吧。

    这事我再回去好好思量思量,再跟村里人商量商量,看看大家的意见是怎么样的吧?”

    老村长一家老了,改变村里春耕这样的大事,他可不想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还是打算把村里有点威望的人家都一起拉下水才行。

    看老村长这么说了,陶长安就知道他这事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陶长安笑着说道:

    “这样的大事,确实应该多跟村里人商量一下,不然万一后面没有发生干旱,村里人肯定又会有些怨言的,还不如现在大家一起商量好接下来怎么做,至少以后不用担心村里人有意见了。”

    老村长十分欣慰的看了陶长安这个后生一眼,觉得这个后生还是十分聪明有眼光的,知道子这么做的目的。

    有王小草一早推动那些流言做铺垫,这次老村长召集各家当家人过来商议春耕的事情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还是采用了陶长安那个比较谨慎的意见进行耕种。

    毕竟十年前的那场干旱,村里的当家人都是经历过的,有的人还差点带着一家老小饿死。

    今年的天气跟十年前这么相似,由不得大家不忧心忡忡,宁愿吃一年的粗粮,也不想再经历一次饿得恨不得吃观音土填饱肚子了。

    王家村这边的做法传出去以后,周围一些村子也跟风做了同样的决定。

    毕竟王家村十年前那场饥荒再怎么惨,也没有饿死过多少人,但他们这些村里里面可是饿死过不少人的。

    这样饥荒一辈子经历一次就够了,他们可不想因为心怀侥幸,万一真的又来一次干旱,那就是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了。

    有的村子跟风做出同样的决定,自然也有的村子不信邪,嘲笑王家村这些人胆子太小

    这个时候陶长安也在峡谷那边种了一些红薯土豆木薯这些比较耐旱的农作物,毕竟真到了地里收不了什么粮食的时候,这些能够吃的东西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尽管小空间里面已经存放了吃的,但能够多种一点就多种一点,到时候肯定用得上的。

    王小草这边在干农活之余,几姐妹又开始不停的摘起各种野菜,挖起草根晒干了存放着了。

    毕竟接下来又是一场持续两年的饥荒,现在能够多存一点吃的,以后没有吃的时候,这些东西多少还是能够充饥的。

    看到王小草他们这样赶,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由得跟着开始不停的往家里面存放各种能够吃的东西了。

    管那些东西好不好吃,只要能够吃,放在那里看着,心里就踏实不少啊!

    看到村里人这样忙碌起来,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多少也会摘点野菜挖点草根树根回家放着。

    毕竟以后的情况大家心里都不清楚,但这天气越来干,太阳越来越大的情况,让王家村的人见了,心里实在是有点不安。

    果然等到六月份收割的时候,村里人种的那些水稻因为缺水,都是一副干煸干煸的样子,能够吃的没有多少,产量只是常年的三分之一。

    幸好其他田地种上了耐旱的红薯土豆,尽管因为缺水产量并不怎么好,但总比种水稻的产量高,这已经非常好了!

    六月份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雨下的,只是明显没有正常天气那个时下得多罢了,要是没有王家村这边早早改种了耐旱作物进行对比,周围那些村子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以为天气偶尔不好,他们运气不好才导致的上半年减产的。

    可人家就能够早早预见到干旱,及时的改变了耕种计划,就他们这个村还在嘲笑人家胆小,如今打脸了吧?

    在饿肚子面前,那些本来还在嘲笑王家村的村子跟风做出了更改耕种秋季粮食的计划,毕竟第一季收成已经不好了,要是第二季收成再不好那真的要让全村老小跟着一起饿肚子吗?

    这样大的责任那些村长可不敢担,只能够采取最谨慎的办法,尽量种点耐旱生长期比较短的农作物,争取多收点粮食回来了。

    那些村长想到年前在镇上开会的时候,他们为了争面子,往高里面虚报的产量,要是今年风调雨顺,大家勒紧裤子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可如今居然又遇上干旱,收成本来就不好,又要多交那么多公粮,村里的日子可要怎么熬啊?

    要是能够时间倒流,那些村长恨不得让当初在大会上争面子的自己闭嘴,老老实实的报产量不好吗,为了在领导面前争那点面子,就让村里老少一起饿死,这结果他们可承担不起!

    等这些村长纷纷到镇上哭诉今年干旱缺水,天气不好想求领导能不能让村里少交一点公粮的时候,镇上的领导一脸为难的说年初的时候已经把各村的产量报到上面去了。

    中途想改,镇上这边也没有办法,公粮那是一定要足额交的,但镇上也知道今年干旱挺严重的,就说帮着向上面争取一下,看能不能争取一点救助粮回来了!

    能不能申请到救助粮还是一个未知数呢,今年这么多地方干旱,向上面申请救助粮的地方肯定也多,轮到他们镇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不过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强,那些村长只能够边走必看,希望第二季的时候,老天爷能够开开眼,天气能够变得好一点,多点收成了他们也不用这么为难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下半年雨水更加少了,即使村里人种下种子以后,不停的挑水浇田地,也赶不上田地蒸发的速度,那些秧苗长得并不好,下半年的收入眼看着肯定不大好,这让种地的人都开始发愁起来了。

    第120章

    王家村这边的人在给地理浇完水之后, 也不急着回家休息了,而是到田间地头山上林子那边去挖各种能够入口的东西,眼看收成不好了,再不抓紧时间多挖点野菜树根回来, 就要真的饿肚子了。

    因为家里的粮食还够, 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虽然也挖了不少的野菜树根回来,但倒是不怎么担心会饿肚子, 所以并不怎么慌。

    外面的雨水少, 可深山峡谷那边因为地势比较低, 潭水里面还是有不少水的, 峡谷那边不缺水, 种下去的粮食自然就能够正常生长了。

    趁着没有那么忙的时候,陶长安偶尔请假一两天不去上工, 或者借口说要去县里那边两三天, 转头再回深山那边去打理一下峡谷里面的粮食, 这么断断续续的打理,一亩多还是能够收获不少粮食的。

    有了这些粮食打底, 加上一些野菜树根草根, 杨大妞也有把握能够让自己一家人平安的渡过这才饥荒了。

    整个县城,都因为这场一直得不到办法解决的干旱引起的粮食恐慌感到忧心。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他们在单位上班的时候, 还是能够有基本的粮食供应给他们, 不能够说吃饱, 但能够吃上四五分饱还是可以的。

    因为担心家里, 三个孩子当中, 二妮因为不方便回来, 因为担心家里吃不饱, 还把自己在大学那边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那点粮票给寄了回来。

    老大老三两个因为距离家里比较近,特地抽空回了一趟家,见家里确实还有粮食可以吃,加上陶长安这个当爹的人,还能够经常的从山里带一些吃的回来,王树林和王小松他们两个这才放下心来。

    回一趟家,他们两个觉得自己在单位吃的那些,还没意见家里有油水呢!

    杨大妞见孩子们难得回来一趟,还特地割了肉回来给他们做了几顿好的,顺便准备了不少吃的,让他们两个带回单位吃,可不能够饿着自己了。

    这个时候到处都缺粮食,单位那边吃的,估计也不大好,杨大妞只能够趁家里这边有条件,给他们两个多补补了。

    至于二妮那边,因为是在市里,一时半会他们也去不了那么远,只能够写信让她不必节省着吃,家里的粮食够他们两个老的吃了,不用担心家里。

    顺便还给二妮寄了些吃的,让她在学校那边好好学习,家里背靠大山,怎么也饿不着的。

    如今饥荒才刚刚开始,大家尽管担心,但家里基本还是有一点存粮的,熬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怕就怕像十年前一样,这样的干旱明年还得持续,一直收获不了粮食,那才是最难办的!

    等到五九年九月多的时候,天气还是这么干旱,看到地里能够收获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多少,大家伙这才彻底死心,做好了饥荒已经来了的心里准备。

    好在王家村这边一早就已经开始收集各种山上能够吃的东西,年底村里公分一计算,扣除交公粮的那部分以后,每个人基本就只能够分到一百斤的粮食,这还是粗粮!

    别小看着一百斤粗粮,那些家里人口多的人,一人一百斤,几口人人怎么说也能够分到几百斤粗粮了。

    这些粗粮拌着野菜树根草根慢慢吃,还是能够熬上不短一段时间呢。

    至少熬过这个冬天还是可以的,等到明年春天,地里的野菜也会发芽了,到时候要是家里没有粮食的话,多进山去挖点树根草根,怎么也能够对付一段时间。

    说不定明年就开始风调雨顺起来,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够有粮食收获了呢!

    最差就是明年还是一个灾年,像十年前那场饥荒一样,有后面的大山在,他们再熬一熬,应该能够等到救济粮下来的吧!

    对于自己的国家,老百姓他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相信国家到那个时候不会不管大家的。

    有这样的信心撑着,王家村的人精神面貌还是非常不错的。

    六零年初的时候,听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水,粮食欠收的地方非常多,很多地方饿死了不少人

    鉴于全国各地都这么困难的情况,王家村所在的溧水县这边好歹还能够交得上公粮,老百姓尽管也面临饥荒的威胁,但跟其他困难地区比起来,溧水县的情况还算过得去,不是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等县里各个村子过去申请救济粮的时候,县里那边把情况这说,上面说了其他地方更需要救济粮,我们溧水县还可以自己想办法克服一下,即使吃草根,也比其他连草根都吃不上的地方强多了吧!

    至少溧水县这样山林比较多,从牙缝里面挤一挤,总还是能够熬过这一段时间的。

    那些村长申请救济粮失败,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去跟村里父老乡亲他们交代,等到马上就要饿死人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打死当初为了面子,虚报那么多粮食产量,那都是从父老乡亲活命的口粮里面掏出来的啊!

    等那些村长回到村里,面对一张张期盼渴望的面孔,他们只能够把县里面说的那些话复述一遍,让大家发挥爱国精神,忍一忍抗一抗,帮帮其他饥荒更加严重的地方,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等着救济粮回来救命,可我们花国才刚刚成立,底子薄,受灾的其他地方比我们溧水县更加严重。

    为了发扬全国兄弟姐妹一家亲的精神,我们大家伙可以去田间地头去挖能吃的,亲戚朋友那里去借,到山林里面扒点树皮,等花国撑腰这一次,我们以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把大家说得热血沸腾,让大家觉得如今正是国家困难的时候,应该发挥自己的一份贡献,不要在这个时候给国家添麻烦,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帮助了。

    在这么大的事情面前,个人的困难就只能够暂时放到一边,克服克服了,这样的说法一出来,大家只能够捂住肚子,继续回家想办法看能够弄点什么东西垫垫咕噜噜响的肚子了?

    溧水县这边的老百姓没有办法,就只能够想尽办法多弄点可以吃的东西了,为了活命大家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深山危不危险了,准备组织人手一起进深山里面找可以吃的东西。

    一个村的人太少了,不够安全,周围一些村子就喜欢联合起来,一两百人一起进深山山,其他的老弱妇孺就跟在队伍后面,在外围找一些吃的就可以了。

    有前面的队伍开路,万一遇到危险的时候,好歹也能够也能够反应过来,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啊。

    因为陶长安经常进出山里,加上他的力气比一般人都大一些,在王家村跟周围其他一些村子一起联合起来准备一起进深山找吃的时候,老村长第一个就让他来带路。

    幸好在去年秋天,眼见村里第二季收成并不好的时候,村里已经组织大家进了一次深山,其他很多时候村里人也在外围弄了不少山货回去。

    如今是六零年刚刚结束春耕,春末其实现在并不是进山的好时候,不过如今大家家里都没有存粮了,为了填饱肚子,也只能够选择这个时候进山了。

    见到这么多人进山,杨大妞虽然不担心有人会发现峡谷那边,但还是有点担心陶长安带着这么多人进去,肯定有人会遇到危险的。

    要是因此连累到陶长安就不好了。

    这次进山杨大妞是跟着村里那些妇女老人孩子一起在深山外围,已经清理过一遍的地方找吃的,并不跟着陶长安他们一起进入深山。

    她有点不大放心的叮嘱道:

    “孩子他爹,等到了山里的时候,要是遇到你也没有把握能够赢的危险,你可不能够逞强,只顾着帮助别人,反而让自己受伤啊!”

    陶长安这辈子还没有活够呢,可不想还没有开始享福,就为了其他人受伤什么的。

    “孩子他娘你就放心吧,要真的遇到了太过危险的事情,我肯定不会逞强的。

    倒是你和王大娘他们在外围挖野菜的时候,记得拿着棍子先敲打过一遍,确定没有什么虫蛇之后,再慢慢挖,同时也要注意一下周围,万一遇到危险就赶紧跑!”

    妻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遇到危险的事情还是跑快点比较好。

    杨大妞可不傻,其他人的命哪里有自己的命重要啊。

    “我们在外围这么多人,哪里可能遇到什么危险?

    即使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村里不是留了一些人在外面守着嘛。

    有那些人在,一般的危险可伤不到我们,孩子他爹你照顾好自己就可以了,我这边你不用担心!”

    这次大家一起进山几天,可没有打算马上就回来。

    进山以后可不方便煮东西吃,得自带干粮才行。

    杨大妞特地用年底发的那些红薯,掺了点白面玉米面做了红薯饼,烤得香香脆脆的,一口咬下去满口清甜,十分的好吃,可以放好几天,正好方便带进山里做干粮吃。